2023年大暑是幾月幾號幾點開始
2023年大暑是幾月幾號幾點開始
2023年大暑開始時間:7月23日09:50:15
2023年大暑結束時間:8月08日02:22:41
大暑吃什么好
苦味菜
俗話說:天熱食“苦”,勝似進補。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苦味素、生物堿等,具有抗菌消炎、解熱祛暑、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多種功效。
西瓜
西瓜味甘甜、性寒,民間又叫“寒瓜”,是瓜類中清暑解渴的首選。民間有“每天半個瓜,酷暑能算啥”的說法。夏天出現中暑、發熱、心煩、口渴或其他急性熱病時,均宜用西瓜進行輔助治療。
綠豆粥
夏天多吃粥類食品,是我國傳統的保健方法,對身體大有好處。喝粥最好喝綠豆粥,綠豆性涼,有清熱解暑的功效。用于防暑的粥還有荷葉粥、鮮藕粥、生蘆根粥等。
西紅柿
德國和荷蘭兩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多吃西紅柿可防曬。如果每天食用40克西紅柿醬,被太陽曬傷的風險將減少40%。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番茄紅素在起著主要的作用。
鴨肉
鴨肉味甘、咸、性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特別適合體內有熱的人食用,如低燒、虛弱、食少、大便干燥等病癥。
大暑節氣適宜吃什么水果
西瓜
西瓜是夏季最主要的水果,含有大量的水分,被喻為“天然的飲料”,而且營養豐富,成為很多人消暑的首選水果。西瓜味甘性寒,有消暑除煩、止渴利尿之效,有“天然白虎湯”之稱。
買瓜時如果遇到外觀呈“葫蘆”狀,扁平瓜、扁頭瓜、尖嘴瓜、大肚瓜等都屬于畸形果,畸形果多是敗育或者受粉不良或者其他原因所致,因此遇到畸形瓜最好不要購買。如果實在挑選不好,最好要求當場開瓜、驗瓜。
水蜜桃
桃子果肉內富含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及果酸,其中所含的鐵元素更是占據水果中的前位。女性很多都有缺鐵性貧血,經常吃桃子有助于補充身體里的鐵元素,改善貧血癥狀。桃子里的果膠可幫助女性改善因腸胃不適引起的便秘癥狀。
最簡單的做法是先捏一捏,桃子軟成熟度就高,汁水豐富;其次果香濃郁的肯定比沒有香味的靠譜。如果要充分地將桃子的香味、甘味發揮出來,就不要把它放在冰箱中保存。正確的做法是把桃子存放在室溫中即可。
甜瓜
天氣越來越熱,甜瓜等水分較多的水果,因其香甜的口感與生津止渴的功效,在夏季特別受歡迎。香瓜又稱甜瓜,是夏季時令水果,口感清香爽脆,營養豐富,除了水分和蛋白質的含量低于西瓜外,其他營養成分均不少于西瓜,而芳香物質、礦物質、糖分和維生素C的含量則明顯高于西瓜。
在不同品種的香瓜挑選中,白色的要挑皮毛好的,果皮光滑的,色澤越白越好,豐田要挑小的,色澤黃的,聞著有香味的,黃皮香瓜也是挑果皮色澤鮮艷,黃得發紅、發紫的最好,伊麗莎白瓜要聞著有香味的,色澤黃的;有臍的伊莉莎白要挑臍大的買,臍部按起來軟軟的,聞聞香瓜屁股,有香味的就是好吃的伊麗莎白。
黃皮
黃皮含有18種氨基酸、有機酸、膳食纖維、維生素和鉀、鎂、錳、硒等微量元素,還含有多酚類、黃酮苷等具保健功能的成分,具有開胃、消食、解油膩、松弛肌肉緊張、化解咳嗽、化痰平喘、預防感冒等功能,對人體血液、中樞神經、免疫系統等都很有益。
夏天吃黃皮時,可以將果肉、果皮和果核一起放在嘴里嚼碎,連渣帶汁一并吞下,味道雖有點苦,但可以起到降火強心的作用。海南當地人認為,黃皮尤其是那些帶點苦味的,還有消暑、生津的功效,夏季戶外活動時如果感到口渴或頭暈不適,不妨嚼幾個黃皮,不但生津止渴,而且可以有效預防中暑。
哈密瓜
哈密瓜素有“瓜中之王”的美譽。哈密瓜中含有一定的葉酸成分,它能緩解保水,幫助身體排除多余的鈉。還可預防小兒神經管畸形,因此孕婦可以適量的食用哈密瓜,可有效的提高身體健康質量。
哈密瓜多為橢圓形或橄欖形。它的顏色為果綠色帶網紋的,金黃色的,花青色的等等。用鼻子去聞瓜,一般有香味的,成熟度適中。沒有香味或香味淡泊的,是成熟度較差的,可以放些時候再吃。
大暑有什么講究
迎來最熱節氣大暑。大暑正值“三伏天”內,是一年中氣溫最高,并且潮濕悶熱的日子,民間百姓說的“苦夏”就在此時。為了安然度過這段“苦夏”時期,在生活起居上要有所講究。
大暑期間,日光中紫外線的含量較高,尤其是中午日光直射,且室外氣溫較高時,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暴露于室外,以免受到紫外線的傷害和中暑。“而且,日曬過多還是皮膚癌、白內障、青光眼發病的原因,也會增加患淋巴癌、血液病的危險。如果一定要外出,需戴遮陽帽或打遮陽傘,戴太陽鏡,并適當使用防曬霜。”
大暑時節,炎熱的程度達到高峰。在日常起居上,睡眠要充足,不可在過于困乏時才睡,應當在微感乏累時便開始入睡,并且睡眠前不可做劇烈的運動。睡時要先睡眼,再睡心,逐漸進入深層睡眠。不可露宿,室溫要適宜,不可過涼或過熱,房中也不可有對流的空氣,即所謂的“穿堂風”。早晨醒來,要先醒心,再醒眼,并在床上先做一些保健的氣功,如熨眼、叩齒等,再下床。
一般來說,身體健康的人,在做一些較大的運動后,大量出汗會使身體有一種舒服的暢快感,運動量應該以此為度。值得注意的是,停止運動后,不可用冷水給身體降溫,也不能過量地喝冷飲,最好喝些熱茶或綠豆湯等防暑飲品。
此外,在安排勞動或體育鍛煉時,要避開烈日,并注意加強防護,尤其是老年人,其臟器功能減退,體內含水量比年輕人少,所以,高溫天氣對老年人危害更大。
大暑時節,很多人喜歡光著上身,誤以為這樣會涼快,其實這是錯誤的。當氣溫升高到28度到30度人體皮膚水分蒸發會加快,并隨著氣溫的升高而增加。當氣溫高于皮膚溫度時,人就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如果此時光著上身,皮膚吸收的熱量會更多,而皮膚排出的汗水也會迅速流失掉,起不到通過汗液蒸發散熱的作用。“夏日里睡覺最好穿上睡衣,這樣既可以很好地吸汗,同時還可以防止受涼。”
大暑的養生妙招
1、巧用芳香植物消暑化濕。
比如新鮮的藿香葉、薄荷葉、佩蘭等,用來煮湯或熬粥。但要注意不能過度,也不能將其作為治療疾病的方法。
2、趁暑化濕解冬病
不是所有慢性病都能利用暑天來治療,還得依個人體質。比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腹瀉、風濕等陽虛癥疾病,有上述慢性病的人可以利用好大暑這個時節治病,若是一些體質熱的慢性病人就不適合用這種方式來治療了。
3、多飲暖水益消暑
需要提醒的是,為了解渴有人一次性飲水過多,殊不知這樣會增加心臟負擔,使血液濃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現心慌、氣短、出虛汗等現象。所以,炎熱季節,渴極了應先喝少量的水,停一會兒再喝。
4、藥食同粥補氣清暑
在大暑節氣,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選擇綠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這些食材都具有補氣清暑、健脾養胃的功效,可以幫助市民安度盛夏。
5、消暑切莫動“肝火”
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氣、著急等極端情緒,應盡量做到“心靜自然涼”。
6、“桑拿天”健身宜散步
大暑養生首先要避開“桑拿天”,悶熱天氣盡量少出門、少活動,即使出門也不能長時間暴露在露天環境中。為了讓體內的濕氣散發出來,應盡量在早晚溫度稍低時進行散步等強度不大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