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為什么這么熱
三伏天為什么這么熱
三伏天,是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叭臁钡摹胺本褪侵浮胺啊?,即所謂的“六邪”中的暑邪。
入伏后,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進入三伏,地面積之夏霸累熱量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重要原因。
地球被濃密的大氣層所包裹。太陽光并不直接加熱靠近地面的空氣,而是先加熱地面。地面再通過紅外輻射、空氣對流和水分蒸發把熱帶給空氣。每平方米的地表上面,有大約10噸的空氣,可以儲存大量的熱。這就使地表的溫度不會太高。到了晚上,這些熱量又使地表的溫度不致過低。這樣,地球上的晝夜溫差只有幾攝氏度到十幾攝氏度?;鹦巧峡諝庀”。瑫円箿夭罹涂梢猿^100攝氏度。在太空中運行的人造衛星,被太陽照射到的地方溫度可達100到200攝氏度,而照射不到的部分溫度又可以低到零下100到200攝氏度,就是因為周圍沒有空氣的緩沖作用的緣故。
三伏天主要吹來自太平洋的東南風,海風造成三伏天期間濕度大,而水的比熱容大,潮濕的空氣時能吸收大量的熱量,因此三伏天往往會感到非常悶熱,極易發生中暑現象。我國地形雖然多變,但三伏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有利于陽光照射,地面輻射增溫,從而導致三伏天期間天氣變熱。
入伏有什么傳統習俗
1、吃面條:由于面條的湯吃了可以出汗,所以有祛暑的作用。而南朝梁宗驚《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笨梢娙藗兂悦鏃l也有驅邪納吉的寓意。
2、祭夏:很多地區進入頭伏后,會有祭祀夏日的傳統,希望風調雨順,秋季能夠有好收成,而且用羊肉等肉類當作供品,儀式完畢后,與眾人分享,吃了可以降暑氣.
3、種植蘿卜:俗語有言“頭伏蘿卜二伏菜”,意思是進入初伏是種植蘿下的好時段,而十天以后就可以中白菜了,因此各地的人們會根據氣候的變化,才決定栽種何種蔬菜。
入伏前熱還是入伏后熱
天氣一般是在入伏后熱。在入伏后,地表的溫度會變大,進而導致每天吸收的熱量也會增多,而散發的熱量卻在減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所以一天比一天熱,一般在進入三伏后,地面積累熱量會達到最高峰,天氣就最熱。
三伏天怎么降溫
首先,我們知道,三伏天的氣候特點是氣溫高、濕度大、風速小。這種天氣很容易讓人出現中暑的癥狀。所以,在戶外運動時我們一定要注意防曬和補水,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如果你一定要出門,請務必涂抹上防曬霜,并隨身攜帶一瓶飲用水,及時補充水分,預防中暑。同時,當然還要穿著寬松、透氣、輕便的衣服,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舒適度。
其次,在室內也要注意降溫。這個時候可以使用隔熱窗簾,并開啟空調降溫。如果沒有空調,可以使用電風扇等電器透風降溫。除此之外,多喝菊花茶等涼茶,可以幫助我們降溫,并帶來舒適感。
最后,不管是在室內還是室外,我們都需要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一旦感覺不適立刻停止運動或活動,并求助醫生進行診治。相信只要我們注意這些小細節,就能在三伏天里輕松度過,保持健康舒適的狀態。
三伏天要注意哪些事項
1、不能沖涼水澡
在三伏天內,氣溫比較高,人體的毛孔也容易舒張,而沖涼水澡會導致毛孔出現閉合現象,不利于汗腺中的代謝物排出,同時還容易導致出現感冒等疾病。
2、適當運動
如果想要在三伏天內進行運動,那么建議選擇一些低強度的運動,比如太極拳、散步等,這些運動不僅能夠鍛煉身體,也不會因為高溫帶來身體不適,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在運動以后需要及時補水。
3、注意避暑
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候,因此需要盡量避免太陽直曬,以防出現中暑的現象。
4、注意補充水分
三伏天人體出汗比較多,因此需要適當補充水分,多喝白開水,少喝奶茶、汽水等飲料,這些飲料中含有比較多的糖分,容易影響脾胃消化,還會導致血糖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