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退休年齡2023年新規是幾歲
浙江退休 年齡2023年新規是幾歲
2023年浙江退休 年齡新規暫未公布,以下是2022年浙江退休 年齡新規,僅供參考。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并且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
(三)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準予退休。
1、退休請求書(A4白紙手寫,并在姓名處按手印);
2、申報人身份證復印件一份(原件驗訖),如屬代理還需代理人身份證復印件一份(原件驗訖);
3、申報人戶口復印件一份(原件驗訖);(包含戶主頁面和自己信息頁)
4、申報人在當地國有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或交通銀行、郵儲開立的個人存折(不受理銀行卡)的原件及復印件;
5、一張近期一寸免冠證件相片(用于處理享用基本養老保險待遇資格證);
6、養老保險手冊(如屬一次性在我中心補繳完養老保險的可不必);
7、養老保險需交至申報退休的當月;
8、活動人員人事關系(檔案)處理手冊;
9、申報人填寫《員工退休核準(批閱)表》。(在人才大廈一樓社保窗口收取)
10、有副高級其以上職稱的退休人員,需供給職稱證書及批文的原件及復印件。
11、軍轉干部需供給轉業證明及轉業批閱表原件及復印件。
退休 年齡
根據1978年6月國務院頒發的《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和《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國發[1978]104號)規定,下列幾種情況可以辦理退休:
(1)男性干部、工人年滿6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2)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繁重體力勞動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種的職工,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的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
(3)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或工作年限滿10年的,經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職工。
(4)因工致殘,經醫院證明(工人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自20__年1月1日起施行)規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按月享受傷殘津貼;工傷職工達到退休 年齡并辦理退休手續后,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于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辦理退休的流程
一、流程:
(一)有工齡參保人員(每月1-15日辦理)
1、攜帶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戶口簿及復印件、職工養老保險手冊至養老待遇審核窗口(二樓)填寫相關表格
2、每月15日后由經辦機構工作人員調取相關檔案進行審批,并于下月5日前完成審批工作,在此期間,退休人員務必保持電話暢通
3、下月25日后,按通知到相關銀行領取退休待遇相關手續
(二)靈活就業人員(每月20日-30日辦理)
1、攜帶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戶口簿及復印件、職工養老保險手冊到養老待遇審核窗口(3號窗口)填寫《領取基本養老金申請表》
2、到養老保險征繳窗口(6號窗)辦理在職轉退休業務
3、到待遇審核窗口(3號窗)辦理待遇計算手續
4、下月25號后到相關銀行領取退休待遇相關手續
二、所需材料
1、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2張復印件)
2、職工養老保險手冊及相關發票
3、一寸彩色證件照
4、其他證明材料
2023退休 年齡最新政策
退休 年齡除了有性別區分,不同的職業、身份、崗位,退休 年齡也有所不同。目前我國法律規定的退休 年齡如下:
一、干部的退休 年齡(黨政機關、群眾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干部)
1,普通男干部,年滿60周歲;
2,普通女干部,年滿55周歲;
3,因病或非因公致殘,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男干部,年滿50周歲(病退);
4,因病或非因公致殘,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女干部,年滿45周歲(病退);
5,因公致殘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男、女干部,經醫院證明后退休。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于安置老弱病殘干部的暫行辦法》第四條、《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機關事業單位縣處級女干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退休 年齡問題的通知》(組通字〔2015〕14號)
很多用人單位尤其企業用人單位很糾結如何認定女員工的女干部身份?很簡單:看人社部門出具的人事檔案證明。若檔案顯示身份為女干部,則法定退休 年齡應當為55周歲,否則即為50周歲。
二、工人的退休 年齡
1,普通男職工,年滿60周歲;
2,普通女職工,年滿50周歲;
3,特殊工種,男職工年滿55周歲,女職工年滿45周歲(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干部同樣適用);
4,因病或非因工致殘,經鑒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男職工年滿50周歲,女職工年滿45周歲,即所謂的病退。
5,因公致殘,完全喪失工作能力的男、女職工,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后退休。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
三、個體工商戶等自謀職業者以及靈活就業人員
城鎮個體工商戶等自謀職業者以及采取各種靈活方式就業的人員,在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時,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可按規定領取基本養老金。
注意,只是可以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并非法定退休 年齡。
法律依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 》(勞社部發〔2001〕20號)第三條。
四、參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享受居民養老金待遇年齡
繳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人員,男女達到60周歲以后,可以領取基本養老金。
需要說明的是,根據國發(2009)32號文件規定,如果參保人員在當地實施新農保或城居保制度時已年滿60周歲,可以不用繳費,便可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
依據:《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
五、特殊規定
(一)高級專家延長離退休 年齡
高級專家離休退休 年齡,一般應按國家統一規定執行。對其中少數高級專家,確因工作需要,身體能夠堅持正常工作,征得本人同意,經下述機關批準,其離休退休 年齡可以適當延長:
副教授、副研究員以及相當這一級職稱的高級專家,經所在單位報請上一級主管機關批準,可以適當延長離休退休 年齡,但最長不超過65周歲;
教授、研究員以及相當這一級職稱的高級專家,經所在單位報請省、市、自治區人民政府或中央、國家機關的部委批準,可以延長離休退休 年齡,但最長不超過70周歲;
學術上造詣高深、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杰出高級專家,經國務院批準,可以暫緩離休退休,繼續從事研究或著述工作。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于高級專家離休退休若干問題的暫行規定》(國發[1983]141號),第一條、第二天。
(二)骨干教師、醫生、科技人員延長退休 年齡
骨干教師、醫生、科技人員確因工作需要,身體能夠堅持正常工作,有較強的業務能力,本人又愿意繼續工作的,經所在單位報請縣一級以上主管機關嚴格審查批準,可將他們的退休 年齡延長一至五年。
延長后的退休 年齡,女同志最長不得超過60周歲,男同志最長不得超過65周歲。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于延長部分骨干教師、醫生、科技人員退休 年齡的通知》(國發(1983)142號)
(三)女干部延長離退休 年齡
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中的正、副縣處級及相應職務層次的女干部,事業單位中擔任黨務、行政管理工作的相當于正、副處級的女干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年滿60周歲退休。如本人申請,可以在年滿55周歲時自愿退休。
法律依據:《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機關事業單位縣處級女干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退休 年齡問題的通知》組通字〔2015〕14號、《中共中央組織部、勞動人事部關于女干部離休退休 年齡問題的通知》(勞人老[1987]2號)
最后提示:隨著國家延遲 退休政策的實施,在未來,法定退休 年齡不再只是一個固定的數值,它將可能變成一個可變的數值,需要進行計算方可確定。
如何理解漸進式退休 年齡
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這一不爭事實,研討會上,不少專家再次建議應逐步延長退休 年齡以減緩勞動力總量減少速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發言時談到,國外老齡化國家多是采取利用外部機制引導勞動者自覺延長退休 年齡的方式應對老齡化。他建議我國從2016年實行延長退休 年齡的政策,并每兩年延長1歲退休 年齡。到2045年不論男女,退休 年齡均為65歲。
這一目的并不是在于促進增長,而是緩解勞動力總量減少的速度,減弱對勞動力成本提高的預期。但他指出,退休時間點是非常重要的,在決策方面需要慎重。
這份報告認為,中國目前存在大量低齡退休人員,開發其潛力是今后的主要方向。鑒于中國退休 年齡規定始于幾十年前,已經顯得過低,建議按照并軌先行、漸進實施和彈性機制的原則逐步延遲 退休 年齡。
報告指出,首先,實現養老金制度并軌,將退休 年齡歸為兩類:
職工養老保險領取年齡和居民養老保險領取年齡。
對于職工養老保險的退休 年齡改革方案,報告建議分兩步走:
1、第一步,2017年完成養老金制度并軌時,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區別,將職工養老保險的女性退休 年齡統一規定為55歲。
2、第二步,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 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 年齡每6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同時達到65歲。
相信退休 年齡最新規定已經把大家嚇到了,大家不妨參照一下,實際上我們國家也算有比較完善的退休保險制度,因此比起部分國家還是比價好大。而退休 年齡最新規定也不算很坑爹。以上就是華律網為您整理的退休 年齡的最新規定的相關知識,延遲 退休方案影響較大的是70后和80后,根據人社部方案將實行“漸進式”延遲 退休:每年延長幾個月退休 年齡,知道經過相當長時間達到新擬定的法定退休 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