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1%年輕人月收入超過5萬
僅1%年輕人月收入超過5萬
近日, 對生活在一線與二線城市年齡在20~30歲之間的年輕人,進行了一次儲蓄調查。在2035份有效問卷中,從受訪者月收入來看,接近7成的年輕人表示自己的月收入在1萬元以下。整體來看,這些年輕人月收入水平集中在5千~8千以及8千~1萬這兩個收入區間。表示自己平均月收入可超過5萬的,只有1%。總的來說,大部分年輕人收入都在5千~1萬之間;每個月收入能超過1.5萬的年輕人,不到20%。
年輕人的消費觀如何
根據調查結果12,對于現有存款的來源,大部分年輕人表示存款主要來自自己的工資收入。此外,也有部分年輕人靠著兼職副業、獎金、父母家人支持等方式,攢下了部分錢。對于現有存款的用途,大部分年輕人表示會用于日常消費、應急備用、投資理財等方面。也有部分年輕人表示會用于買房買車、結婚生子、旅游興趣等方面。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年輕人的消費觀并不完全是隨心所欲、不計后果的。相反,他們也有著一定的理性和規劃,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目標,合理安排自己的支出和儲蓄。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沒有享受生活的欲望和權利。在滿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他們也會為自己喜歡的事物和體驗花錢,只是可能不會過度追求奢侈品或者盲目跟風。
年輕人對于存錢的態度是怎樣的呢?
根據調查結果,對于現有存款的金額,30歲以下年輕人中有7成表示自己存款不足10萬元。其中有3成表示自己沒有存款或者存款少于1萬元。而擁有超過50萬元存款的年輕人僅占2%。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年輕人并沒有積累起很多財富。這可能與他們較低的收入水平、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缺乏有效的理財方式有關。
根據調查結果12,對于存錢的目的,大部分年輕人表示是為了應對突發事件、實現個人目標、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也有部分年輕人表示是為了養老、給家人買禮物、給自己買獎勵等方面。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年輕人的存錢觀并不完全是消極的。相反,他們也有著一定的積極性和遠見,會為自己和家人的未來做一些準備。當然,這并不意味著他們就沒有面臨困難和壓力。在收入有限、物價上漲、社會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他們也會感到存錢的難度和不足。
年輕人的消費與存錢觀念如何改善
提高收入水平。這是最根本和最直接的方法。只有提高收入水平,才能增加可支配收入,才能滿足更多的需求和愿望,才能積累更多的財富。為此,年輕人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尋找更好的工作機會和發展空間,爭取更多的薪酬和福利。同時,也需要政府和社會給予年輕人更多的支持和鼓勵,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和創業平臺,提供更多的稅收優惠和補貼政策。
降低生活成本。這是最現實和最必要的方法。只有降低生活成本,才能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才能節省更多的資金,才能釋放更多的消費潛力。為此,年輕人需要合理規劃自己的生活預算和消費計劃,避免浪費和奢侈,選擇適合自己的居住和交通方式,享受合理的社會保障和醫療服務。同時,也需要政府和社會給予年輕人更多的關懷和幫助,控制房價和物價的過快上漲,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和公益活動。
增強理財意識。這是最有效和最長遠的方法。只有增強理財意識,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資金資源,才能實現資金的保值增值,才能應對各種風險和機遇。為此,年輕人需要學習基本的理財知識和技巧,了解各種理財產品和渠道,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收益期望,制定合適的方案。
年輕人如何存錢?
1.存銀行:最保守的存錢方式,也是最安全的,適合一些不想有風險而且追求穩定性高的年輕人。但收益低,如果定期提前拿出來還會有所損失。
2.買債劵:對比銀行來說,利息比銀行高一些,還免利息稅,也是相對于保守的理財。
3.貨幣基金:比如余額寶、零錢通等這種都是貨幣基金,貨幣基金風險低,收益穩定性高,存得多賺得多,而且靈活性高,隨存隨取。
4.基金定投:每月固定日期,由銀行代扣固定的資金投到投資人事先選定的基金里,門檻很低,每個月強制定投,并通過不斷購買增加持有份額,去平攤持倉成本,分散風險。
5.黃金:買黃金本身不是增值,是保值,當年輕人購買欲望很強的時候可以去購買黃金手鐲、黃金項鏈等黃金飾品使用而且還可以此后出售換取資金。
6.國債:國債以國家為主體發行的債劵,信用很高,也是最安全的投資,風險低收益穩定性高。
7.股票:如果想要高收益的,而且承擔風險能力強的年輕人也可以選擇購買股票這類高收益也高風險的方式,但一定要做好風險的管控。
8.收入三分法:年輕人可以將收入劃分為日常開支、歸還負債資金和儲蓄資金,然后把儲蓄部分的資金用于投資去賺錢。
9.保險:保險真正意義上不屬于理財產品,是一種保障,在意外來臨的時候獲取一份賠償金來讓自己渡過難關。
總之,年輕人如何選擇存錢的方式,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去做選擇,正確地去評估自己承擔風險的能力,做出適合自己的存錢方式的選擇,這樣才能更好地存錢。
年輕人消費觀念轉變的原因
時代進步,消費迭代,新一代年輕人日漸成為市場的消費主力,從儲蓄率世界最高到有下降趨勢,年輕人的消費觀念正在發生轉變。百度發布的2020年輕人消費搜索大數據顯示,2020年年輕人消費相關趨勢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直播購物和儲蓄理財的搜索數據分別上漲了167%、46%,而逛街購物則下降了33%。從整體來看,促使年輕消費者消費變化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受新冠感染疫情影響,疫情使得年輕消費者的認知和觀念也同樣發生了變化。
當前,年輕人消費觀念轉變的表現及原因
年輕人更喜歡享受生活和注重生活品質的提高,與老一代人相比,其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均發生了變化。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收入水平逐漸提高,家庭更關注子女生活質量,力求為其提供豐厚的物質生活保障。這使得部分年輕人缺乏勤儉節約意識,面對喜歡的東西往往會缺少考慮而沖動消費。另一方面,年輕人更加果斷,預防不確定性和儲蓄的動力減小。隨著國家社會保障水平的提高,義務教育不斷普及、醫保制度不斷完善,未來的教育、醫療不確定性逐漸降低。此外,一些城市房價上漲的幅度遠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上漲幅度,年輕人的剛性支出增加。目前很多年輕人每個月都要償還數額不低的房貸、車貸,這成為其當期消費的組成部分之一,并占據收入的一定比例。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電商平臺的普及,消費更加便捷,年輕人足不出戶就可下單,快遞可以送到家門口,極大程度上滿足了其“宅”在家的生活消費需求。電商平臺的產品數量更加豐富、選擇性更多,各電商平臺競爭激烈,豐富多樣的線上線下促銷活動也在誘惑著年輕人消費。以“雙十一”為例,各類滿減活動、優惠券令人眼花繚亂,豐富的促銷活動激發了消費者的消費欲望。2020年天貓“雙十一”全天成交額超過4982億元,交易額再創歷史新高。更新換代十分迅速的電子產品,日新月異的新產品,捆綁銷售、周邊產品銷售等多樣的銷售形式,以及商家通過廣告、代言、直播等方式不斷向年輕人傳播著消費提高生活質量的觀念,這些都在時時刻刻影響著年輕人的消費。
網絡借貸變得更加普及和便利,金融體系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以螞蟻花唄、螞蟻借唄、京東白條等為代表的金融借貸產品,已經廣泛地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消費習慣。與傳統的信用卡業務不同的是,這些互聯網借貸平臺審核門檻變低,甚至不需要確定申請對象的工作、固定收入情況,在校大學生都可以申請。互聯網借貸平臺到賬速度較快,尤其在關聯平臺進行消費時,這些借貸方式經常成為首推的付款方式。這對于手頭不寬裕的年輕人來說,往往成為其付款時的首選。分期付款的出現更是讓很多年輕人不可企及的產品變得唾手可得。長此以往,年輕人逐漸習慣于“這月花,下月還”的提前消費模式。另外,由于線上支付業務的發展,人們手中的貨幣由看得見、摸得著的紙質貨幣逐漸轉變成微信支付、支付寶中的數字余額。電子支付的形式帶給人們的沖擊遠遠小于紙質版貨幣,這讓人們的消費在不知不覺中增加。電子支付和可以輕易提高的信用額度,會給年輕人一種“富有”的錯覺,進而滋長消費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