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檔案不能拆封的原因及影響是什么
個人檔案的管理需要高度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應妥善防范信息泄露和濫用,確保個人隱私不受侵犯。那么個人檔案不能拆封的原因及影響是什么呢?下面小編就來解答一下大家的疑問。
個人檔案不能拆封的原因及影響是什么
近日,一則視頻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關注和熱議,視頻中一位媽媽私自拆開了檔案,導致女兒被氣哭。那么,為什么檔案不能隨意拆封呢?首先,根據相關規定,個人檔案屬于機密文件,只有擁有檔案管理權限的單位才能拆開查驗和審核密封。沒有檔案保管權限的個人或單位是不被允許拆封檔案的。如果個人或單位不遵守相關規定,那么擁有檔案管理權限的單位有權拒收相關檔案。其次,一旦檔案被拆封后,如果相關單位拒收,那么該檔案就會變成“廢”檔或者“死”檔。而重建檔案的流程十分復雜和繁瑣,所以大家不要好奇去拆封檔案。此外,如果檔案被私自拆開,人才市場將會拒收該檔案。拒收后,會導致考研、考公務員等方面受到影響。因此,拆開檔案會給自己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個人檔案怎么處理
個人檔案大部分時間是自己看不到的,都是由相關部門來進行托管。檔案對于工作的人來說,是計算工齡的一個重要憑證。學生要處理好自己的檔案,因為檔案的用途很多,一旦沒有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檔案,會有很多影響。
對于有工作單位的人,檔案一般也就會存放在自己的工作單位。如果工作單位規模較小,沒有存放檔案的條件,員工檔案則會由單位寄存在當地的人才市場。而學生的檔案則是存放在學校的學籍科。學生在畢業后,如果有工作會由單位接收,如果沒有找到工作的學生,會把檔案放在人才市場中,或是派遣回生源地。
所以,如果應屆畢業生畢業后如果沒有找到工作,或是自由職業者。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檔案拿回家,這樣對以后的就業和升職會有很大的影響。
個人檔案有什么作用
檔案的作用是很大的,真正能證明個人學習經歷的就是檔案。檔案里面有一個人各個時期的學籍卡、成績單、各方面的評語、獲獎證明、還有黨團材料。而且這些材料都是原始材料,不可復制。
它是個人身份、學歷、資歷等方面的證據,與個人工資待遇、社會勞動保障、組織關系緊密掛鉤,具有法律效用,是記載人生軌跡的重要依據。
高校學生檔案則是國家人事檔案的組成部分,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學習及各種社會實踐的真實歷史記錄,是大學生就業及其今后各單位選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據。目前出境、計算工齡、工作流動、考研、考公務員、轉正定級、職稱申報、辦理各種社會保險以及升學等都需要個人檔案,特別是在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事檔案相當重要。
有些畢業生工作幾年后忽然發現自己無法按期轉正定級、申請職稱,在辦理養老保險手續時也遇到麻煩,經咨詢才知道是因為自己大學畢業時疏忽了檔案的存放問題,追悔莫及。
什么是個人檔案
在工作之前,檔案中一般包括:履歷表;自傳材料;初、高中、大學、各類業余考試、技能考試的成績單和等級證明;在校期間的鑒定表、體檢表;中、高考報考表,志愿表,有的還有高考試卷;畢業生登記表,論文評語,分配工作表;入團、入黨申請書,政審表;獲獎材料,處分材料。
工作后的情況就不一定了,有的公司會調檔,有的不會,所以情況不一。
學生的個人檔案在哪里存放
你可以這樣來查自己的檔案在哪里,先問當初公司檔案管理人員,公司有人事管理權限那就是放在公司,如果沒有那就是可能放在人事代理機構。如果沒有明確答案,那就問你畢業后戶籍所在地的檔案管理部門(或者有的地方稱人才市場或人力資源中心的檔案室),再有就是學校當地的大中專畢業生檔案管理部門。
檔案的查找,就是從源頭。你到人才中心,有經驗的工作人員也會給你查找的指引的。
在原單位的話,你首先要找到你戶口所在地可以接收你檔案的地方,開具調檔函,然后到原單位提走你的檔案。具體的操作,還要看檔案管理部門的規定,有的可以讓本人提走,有的需要按規定人員來提走,不能自己私自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