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的來歷及含義是什么
白露的由來
白露節氣由于晝夜溫差較大,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而凝結成的水珠,人們稱其為“露”,又因其呈現白色而稱“白露”。秋季的前兩個節氣均悶熱,秋季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后,自白露節氣起漸漸趨向涼爽、干燥。隨著進入深秋,氣候由熱轉涼,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
白露節氣的含義是什么
白露節氣的含義是表示孟秋的結束,仲秋的開始,夏日殘留的暑氣逐漸消失,天地的陰氣上升擴散,夜晚漸涼,晝夜溫差拉大,寒生露凝,這是“白露”名由之一。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白露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天氣漸漸轉涼,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白露的氣象變化
“白露”代表暑熱的結束。進入白露節氣后,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南下逐漸頻繁,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云,地面輻射散熱快,因此溫度下降也逐漸加速,有“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一說。
白露后,晝夜溫差漸漸拉大,白天中午氣溫雖較高,但早晨與夜間已有絲絲的涼意。從白露節氣開始,按氣候學劃分四季的標準,各地陸續開始進入到秋天。這時,中國各地晝夜溫差可達8℃—16℃,所以白露是一年中溫差較大的節氣。
白露三候是什么
一候鴻雁來。鴻為大,雁為小,是不同的兩種。鴻雁二月北飛,八月南飛。
二候玄鳥歸。玄鳥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來,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鳥,南飛帶來生機。如今北飛為歸,紅花半落燕歸去,秋風蕭瑟,要白露滿山葉飛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玄鳥解見春分(春分初候,玄鳥至;燕來也),此時自北而往南遷也,燕乃南方之鳥,故曰歸。”
三候群鳥養羞。這個“羞”同“饈”,是美食。“玄武藏木蔭,丹鳥還養羞”,養羞是指諸鳥感知到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如藏珍饌。《逸周書·時訓》:“白露之日鴻雁來,又五日玄鳥歸,又五日羣鳥養羞。”
白露節氣吃什么傳統美食
白露吃白露茶、番薯、米酒、龍眼、烏骨白毛雞或鴨子、石榴、鰻魚等傳統食物。
1、飲白露茶: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時節采摘的茶葉,民間有“春茶苦,夏茶澀,要喝茶,秋白露”的說法,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個生長佳期。輕輕呷一口,唇齒之間滿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歡。
2、吃番薯:過去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飯后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為習。而紅薯富含蛋白質、淀粉、果膠、纖維素、氨基酸、維生素及多種礦物質,有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等功效。
3、啜米酒:湖南資興的興寧、三都、蓼江一帶有釀酒習俗,每年白露節一到,家家釀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溫中含熱,略帶甜味,稱“白露米酒”。江蘇和浙江也有自釀白露米酒的習俗。
4、吃龍眼: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龍眼的傳統習俗,民間認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龍眼本身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大味甜口感好。
5、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浙江一帶人們會在白露日采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后可滋補身體,去風氣(關節炎)。“十樣白”是10種帶“白”字的草藥,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與“白露”字面上相應。
6、石榴、鰻魚:老蘇州白露時節會吃些石榴、白果、梨等,以此養陰潤肺,還會吃些鰻魚,這時鰻魚最為肥美,是品嘗的最佳時節,因此蘇州有“白露鰻鱺霜降蟹”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