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的特點和風俗有什么
白露節氣有什么特點
白露的節氣特點是天氣逐漸轉涼,晝夜溫差大,寒生露凝。白露是熱與涼分水嶺,白露代表暑熱的結束。白露白天中午氣溫雖較高,但早晨與夜間已有絲絲的涼意。白露是一年中溫差較大的節氣。
白露時節夏季風逐漸為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加上太陽直射點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光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云,地面輻射散熱快,所以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
白露傳統習俗介紹
1、吃鰻魚:在白露這個節氣,老蘇州會吃些石榴、白果、梨等,以此養陰潤肺;還會吃些鰻魚(鰻鱺),這時鰻魚最為肥美,是品嘗的最佳時節,因此蘇州有“白露鰻鱺霜降蟹”之說。在甌江口外的洞頭島,照例要吃鮮鰻魚熬白蘿卜,鰻魚營養豐富,而白蘿卜有“消谷和中,去邪熱氣”的作用,二者同煮,相得益彰。
2、吃龍眼:福州有“白露必吃龍眼”習俗。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等多種功效,而白露之前的龍眼個大味甜石感好,所以白露吃龍眼是再好不過的了。吃龍眼最好剝殼后浸泡在煮好的稀粥或米湯內,早餐時吃,健脾,補充水分,不易上火。
3、推燕車:在民間有“白露到,娃娃推著燕車跑”的傳統習俗,家家制作能發出悅耳聲響的小燕車,孩子們推著燕午跑步御寒,可增強體質。
4、吃番薯:在文成,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絲和番薯絲飯后,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為習。
5、喝白露酒:蘇南和浙江有自釀白露酒的習俗,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釀成,略帶甜味,用以待客,又稱“白露米酒”。這種酒溫中含熱,有利于寒氣的散發。直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還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來逐漸消失。
白露指什么意思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第3個節氣,干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白露實際上是天氣轉涼的象征。白露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 白露時節天氣轉涼,溫度降低后水汽在地面或者是近地物體上凝結而形成的水珠,比如說花草樹木上的露水。
白露吃什么食物
白露節氣吃的傳統食物有:白露米酒、龍眼、烏骨白毛雞或鴨子、石榴、鰻魚、白露茶、紅薯等。梨:白露之后,自然界中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空氣變得干燥起來,容易出現秋燥的癥狀,比如口干舌燥、大便干結、咳嗽有痰、皮膚干裂等,因此白露節氣適合吃梨,可以很好的滋陰潤肺、緩解秋燥。在白露期間可以適當的吃花菜,百合,南瓜,或者是蓮藕、芋頭之類的食物。
白露是什么季節的節氣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秋季第3個節氣,干支歷申月的結束與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陽達黃經165度;于公歷9月7-9日交節。“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氣增長的重要節氣。白露是秋天的節氣 每個節氣都有屬于自己的季節,一年一共分為四個季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