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天津市高齡老人補貼標準
2023年最新天津市高齡老人補貼標準
相較于其它省份,天津市目前并沒有全面建立80周歲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方案。根據方案要求,只為80歲以上困難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補貼,以及為百歲老年人發放營養補貼。
不過像濱海新區新城鎮則有建立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健康關愛金,必須具有本區戶籍滿1年(百歲老人戶籍滿10年)的城鄉老年人。
濱海區新城鎮高齡補貼標準:
80-89周歲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135元;
90-94周歲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500元;
95-99周歲老年人,每人每月發放1000元;
10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每年每月發放3500元;
濱海區的80歲老人相比起另外幾個區的老人,要幸福很多,可以享受到高齡老人關愛金,并且補貼額度也比較高。
天津市困難老年人補助及百歲老人補貼標準
為具有天津市戶籍且年滿80周歲及以上的,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市級勞動模范、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并且家庭年收入低于我市最低工資標準同時需要照料的老年人,發放困難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補貼。
補助標準:根據居家養老服務的補貼條件,經過等級評估之后,按輕、中、重的等級分別給予每月200元、400元、600元的補貼。
百歲老人補貼則是根據各區經濟水平有略微不同。比如:海濱區是每人每月3500元;和平區每人每月1000元;河西區每人每月2000元。
綜上所述
天津市,并沒有全面建立80周歲以上老年人高齡津貼方案。只有困難老人養老補貼和百歲老人補貼,且困難補貼領取條件比較嚴苛。
一般退休金多少錢一個月
退休后退休金一個月能領2000到8000不等。退休領取,有這樣計算養老金公式:社平工資__20%
個人帳戶__1/120之和,顯然跟社平和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系。針對交納時間段和檔次,每個地區的具體條例不同,一般為當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
況且,個人養老金還要逐年根據社會在崗職工的月平均工資的增加而增長。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領取得越多,相對于交費來說,肯定更加劃算。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領取養老金條件
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所謂法定退休年齡,就是指職工退出工作崗位并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致殘,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是這樣的,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現在的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性55歲。當然從事高風險工種,失去勞動能力等特殊情況可以申請提前退休并領取養老金待遇。
退休領取,有這樣計算養老金公式:社平工資__20%
個人帳戶__1/120之和,顯然跟社平和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系。針對交納時間段和檔次,一般為當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
另外,畢竟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決將來的養老,醫療問題,體現社會主義的均化原則,而不是拉大差距,進而制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規定了上限。
退休金如何計算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于(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于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退休金簡介
養老金是根據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額度,個人帳戶內有余額,上一年平均工資等數據綜合計算出來的。
養老金是根據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額度,個人帳戶內有余額,上一年平均工資等數據綜合計算出來的。
養老金(pension)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后,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職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于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于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