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各地區高齡補貼發放標準
2023年湖南省各地區高齡補貼發放標準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數據顯示,湖南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占全省總人口19.88%,超出了全國平均水平。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則是超193.4萬人,占總人口14.64%,老齡化趨勢愈發嚴重。
據社保網小編了解,因此根據湖南省要求,建立高齡津貼補助方案:向80-99歲的老年人發放高齡津貼,這個年齡段的老年人的高齡補貼標準,省級沒有標準,由省級以下各地市自制標準。關于百歲及以上老人,要求發放不低于200元每月的長壽保健補助費,全年不低于2400元。
各地發放標準如何?
1.長沙市
擁有長沙市戶籍的老年人:80~89歲老人,每人每月100元;90~99歲老人,每人每月200元;100歲及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500元。
2.株洲市
擁有株洲市戶籍的老年人:80~89歲老人,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90~99歲老人,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100歲及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500元。
3.湘潭市
擁有湘潭市市戶籍的老年人:80~89歲老人,每人每月50元;90~99歲老人,每人每月100元;100歲及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
4.邵陽市
擁有邵陽市戶籍的老年人:80~89歲老人,沒有標準;90~99歲老人,每人每月100元;100歲及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500元。
5.衡陽市
擁有衡陽市戶籍的老年人:80~89歲老人,沒有標準;90~99歲老人,每人每月100元;100歲及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10000元。
6.岳陽市
擁有岳陽市戶籍的老年人:80~89歲老人,每人每月50元;90~99歲老人,每人每月100元;100歲及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不低于200元。
補貼如何領取?
只要是符合高齡補貼領取條件的老人,可以攜帶個人身份證、戶口本、銀行卡,到社區(村委會)填寫高齡補貼申領表格,填寫完畢上交后,由社區(村委會)、有關部門進行層層審核,審核合格后,就會發放高齡補貼。
個人退休金怎樣計算公式方法
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退休年齡和當時的人口平均壽命來確定。計發月數略等于(人口平均壽命-退休年齡)X12。目前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不再統一是120了)
基礎養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于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企業職工退休手續辦理流程
1、首先我們在退休的前一個月需要向用人單位或者檔案管理部門提出退休的書面申請;
2、提出申請之后,我們需要向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結算管理中心、企保中心繳納社會化管理服務費;每個服務費都會有所不同,具體還是需要根據當地的來確定;
3、提交申請通過之后,我們根據要求填寫相關的資料;
4、填寫完整之后,工作人員會進行審核,審核通過之后,為我們發放退休證。
怎樣才能領退休金
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二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所謂法定退休年齡,就是指職工退出工作崗位并有資格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致殘,由醫院證明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
是這樣的,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時間,可以多交,到時就可以多領取。同時,養老保險可以累計計算交納年限,即斷斷續續交納是允許的。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現在的退休年齡為:男性60歲,女性55歲。當然從事高風險工種,失去勞動能力等特殊情況可以申請提前退休并領取養老金待遇。
退休領取,有這樣計算養老金公式:社平工資__20%
個人帳戶__1/120之和,顯然跟社平和個人交納金額有直接關系。針對交納時間段和檔次,一般為當地最低生活水平左右。
另外,畢竟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家推出社保的目的是解決將來的養老,醫療問題,體現社會主義的均化原則,而不是拉大差距,進而制造矛盾,所以就算交得再多,都規定了上限。
什么是退休金
養老金是根據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額度,個人帳戶內有余額,上一年平均工資等數據綜合計算出來的。
養老金是根據繳費年限,繳費基數,額度,個人帳戶內有余額,上一年平均工資等數據綜合計算出來的。
養老金(pension)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后,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職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于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
職工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的本人工資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記入個人賬戶。
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應當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分別記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于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