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節氣有什么禁忌
處暑節氣有什么禁忌
01、俗話說“春捂秋凍”,隨著天氣的轉涼,要適時增加衣物,不可一蹴而就,要讓自己的身體適應逐漸降低的溫度。
02、處暑節氣要注意休息,俗話說“春困秋乏”,要注意膳食的均衡,多補充水分,并且每日午后要多休息一會。
03、處暑忌吃蘿卜和西瓜,處暑飲食應以溫補、壯陽、滋陰的食物為主。西瓜是涼性食物不易多吃,同時蘿卜主下氣,此時人的中氣不足,吃蘿卜易傷中氣。
04、處暑節氣時,室內忌閉門干燥,應盡量多開窗,使空氣流動,讓秋殺之氣蕩滌暑期熱潮留在房內的濕濁之氣。室內養些植物如盆栽吊蘭、文竹等綠色植物,可以調節室內空氣,增加氧含量。
05、處暑忌過早過晚運動,因為秋季天氣轉涼,早晚溫差大,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適合過早過晚運動。且秋季主收斂,不適合做激烈的對抗性的運動,運動時情緒要慢慢收斂。
處暑節氣的習俗
一、放河燈: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據說放河燈這個習俗可以追溯到漁獵時代。那時人們駕舟出海下湖,為免風暴肆虐,在過危礁險灘或遇到風大浪高時,用木板編竹做小船,放入祭品,點上蠟燭,彩紙作帆,放水中任其飄流,向海神祈保平安。
二、開漁節:百舸競發,捕獲海鮮
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駕船出海。石浦漁民素來有“三月三,踏沙灘”以及“祭海”等習俗,其中“祭海”是漁民出海捕魚時,為求平安、豐收而舉行的一種儀式。
三、吃鴨肉:潤肺健脾,無病各家
“處暑”到來意味著炎熱的夏天逐步開始轉為涼秋了。天氣溫差增大、晝暖夜涼,此時飲食應遵照潤肺健脾的原則,常吃些清熱、生津、養陰的食物。
四、臉覷厝:打道回府,龍眼稀飯
福州人有句俗語,叫作“處暑一過臉覷厝”。“厝”指有錢人在城里的大房子,“臉覷厝”就是臉要朝著自己在城里的家看,意思是外出避暑的人要打道回府了。這句話折射出老福州人過去的生活方式,“處暑”到了,“避暑”也就結束了。過了處暑這個節氣,人們的飲食起居就要有所變化。
處暑節氣的特點
01、秋老虎
處暑雖然在立秋之后,但在處暑尾聲的時候,人們通常會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樣的天氣被稱為“秋老虎”。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后,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
02、氣溫下降
每年8月底到9月初,氣溫走低是處暑節氣其中一個現象。而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在于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同時也受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的影響。
03、秋高氣爽
處暑之后,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有可能出現較大的降水過程,因此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由于氣溫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是很適應,很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說。
04、雷暴活動
處暑節氣里,雷暴活動不及炎夏那般活躍,但華南、西南和華西地區雷暴活動仍較多。我國大部開始進入少雨期,而華西地區秋雨偏多,且以綿綿細雨為主。
處暑之后天氣還熱嗎
處暑之后氣溫下降。處暑期間,真正進入秋季的只是東北和西北地區。但每當冷空氣影響我國時,若空氣干燥,往往帶來刮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濕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每每風雨過后,特別是下雨過后,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故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
夏季稱雄的副熱帶高壓,雖說大步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輕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區,剛剛感受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長江中下游地區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束后,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后了。在此期間,全國各地的暴雨總趨勢是減弱的。進入處暑節氣后,晝夜溫差將漸漸拉大。一般要到白露節氣氣溫開始轉涼,民間流傳“白露身不露,赤膊當豬玀”的說法,說明在白露日以后還有人赤膊。
北方氣溫下降明顯
月底到9月初的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溫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溫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產生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首先應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出拳出腳,小露鋒芒。
但每當冷空氣影響我國時,若空氣干燥,往往帶來刮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濕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區,還有可能出現較大的降水過程。氣溫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雨后艷陽當空,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很適應,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說。
南方感受“秋老虎”
夏季稱雄的副熱帶高壓,雖說大步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輕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區,剛剛感受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如果“出伏”以后繼續出現“秋老虎”,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
秋老虎是我國民間指立秋以后短期回熱天氣。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持續日數約7-15天。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我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該高壓控制下晴朗少云,日射強烈,氣溫回升。這種回熱天氣歐洲稱之為“老婦夏”天氣,北美人稱之為“印第安夏”天氣。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秋老虎”的表現略有所不同,如華南的秋老虎要比長江流域的來得遲,一般推遲2-4個節令。另外,每年秋老虎控制的時間有長有短,半個月至二個月不等;有時秋老虎來了去,去了又回頭。“秋老虎”天氣,雖然氣溫較高,但總的來說空氣干燥,陽光充足,早晚不是很熱,不至于熱得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