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的習俗有哪些
處暑的習俗有哪些
1、處暑的時候會有出游迎秋的習俗:處暑之后,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說,其間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2、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3、開漁節:對于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后是漁業收獲的時節。
4、煲藥茶:處暑時節,我國兩廣地區有煲藥茶的習俗,人們去藥店配制藥方然后在家煲藥茶,這樣對自身的健康也會有所幫助。
處暑的意思是什么
二十四節氣的十四個節氣就是處暑。斗指戊;太陽黃經為150°;公歷8月22-24日交節。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這時三伏已過或近尾聲,白天熱,早晚涼,晝夜溫差較大,不時有秋雨降臨。處暑這一節氣意味著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節氣正值農作物收成時刻,古時人們舉行各種儀式來祭祖以及拜謝土地爺。處暑之后,秋意漸濃,秋高氣爽,適宜郊野游玩迎秋賞景。處暑過,暑氣止。中國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說,其間就有“出游迎秋”之意。處暑節氣前后的習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人們重視的節日有七夕節、中元節,在這些節日中有許許多多的民俗活動一直流傳至今。
處暑是秋天還是夏天
處暑節氣是屬于在秋季的節氣,處暑節氣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農歷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處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處暑在立秋的后面,過了立秋就算秋季了,所以處暑是在秋季的節氣。
關于處暑的知識
一、處暑微涼
有一些人認為,處暑就是仍在夏天, 但其實處暑是在立秋節氣之后,按說應該先處暑再立秋的,這先立秋再處暑,怎么看都有點先結婚后戀愛的味道。但處暑的處字是隱蔽、躲藏的意思。
二 、脾胃防護與飲食養生
處暑節氣過后,天氣漸涼,人們也開始從防暑降溫逐漸過渡到防寒保暖上來。大家都知道寒從腳下生、養生先養腳的道理,卻較少注意到肚臍也很容易受寒。肚臍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沒有脂肪組織,但有豐富的神經末梢和神經叢,因此對外部刺激特別敏感,并且很容易穿透消散。
處暑時節種什么好
1、韭菜:韭菜又名懶人菜,其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在我國南北各地廣泛栽培。提起種植韭菜,可能很多人會想到“春天播種,到了夏天再移栽”,但是韭菜除了可以用種子繁殖外,還可以用根來進行無性繁殖。
2、菠菜:菠菜又名“波斯菜”,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在我國各地都有種植。菠菜不耐熱,是一種典型的喜涼蔬菜,其生長期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當溫度超過25℃時就會生長不良,高溫天氣下很容易抽苔開花。
3、生菜:生菜是一種維生素含量豐富、熱量很低的蔬菜,在餐桌上也很受人歡迎。生菜不耐熱,喜歡冷涼的氣候,溫度高生菜的葉片會比較粗老、口感也會發苦,每年處暑過后是秋生菜的適宜播種期。
4、蘿卜:“冬吃蘿卜,夏吃姜”,蘿卜也是很多人都喜歡種植的蔬菜。蘿卜種得過早容易遭受蟲害、且容易糠心,播種過晚肉質根不能充分膨大,每年的8月底至9月中旬都是蘿卜的適播期,因此到了處暑節氣我們可以播種蘿卜了。
5、白菜:白菜是秋季是人們最喜歡種植的蔬菜,又稱為“百姓之菜”,在農村幾乎家家都會種植。白菜在我國北方在8月初就可以播種,但是在我國南方,白菜從8月底一直到9月中旬都可以播種。像我家在云南曲靖,我一般都是在9月初播種育苗,10月初移栽,11月中旬到來年的2月一直可以采摘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