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70城房價
國家統計局網站6月15日公布2023年5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70大中城市中有46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最新出爐5月份70城房價,歡迎大家來閱讀。
5月份70城房價最新出爐
從新建商品住宅看,5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和廣州環比分別上漲0.2%、0.3%和0.1%,深圳下降0.2%;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2%,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0.2%轉為持平。從二手住宅看,5月份,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上漲0.2%轉為下降0.4%,其中,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環比分別下降0.6%、0.8%、0.2%和0.1%;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持平分別轉為下降0.3%和0.2%。
房價的構成是什么
決定商品房價格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費用和拆遷安置費用、房屋開發費用、市政公用設施費用以及各種稅費和開發商的利潤。
一般來說,建房成本中土地費用約占20%,拆遷安置費用約占10%~20%,房屋建筑安裝費用約占20%~30%,市政設施費用占10%左右,各項稅費約占20%。在此基礎上,還要加上20%左右的開發商利潤,從而構成商品房的售價。一些大城市市中心的高房價還來源于高昂的征地拆遷安置費用。同時一些開發商的高額利潤也是造成高房價原因之一。
總體來說,房價大致可分為四大部分:
1、土價成本:包括土地出讓金以及相關費用,如郊區的耕地補償、勞動力安置、城區的拆遷周轉費等;
2、建筑安裝費:如設計、招標、監理、材料施工等。廣義地可包括前期工程費、基礎設施費(七通一平費),甚至大市政費、四源費、用電權費等也可折算在建安裝費里;
3、開發商經營費用:包括辦公管理費、銷售經營費及融資利息等;
4、開發商經營利潤。
房價上漲的根本原因
1.經濟高速發展,享受意識增加,導致房屋居住時限短而加大市場需求空間根據有關部門調查研究,發現一套房子,通過在住了七至八年后便會換新房,這也就是說,一個人(家庭)在買了一套新房子后,七八年后,又成了業主,這其中還附開不說。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經濟快速發展,百姓的享受意識得到加強,住了七八年后,新房就成舊房了,人們便再次換新房。
2.中國的城市水平只有百分之四十多此,而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是70%以上,中國離這個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這就意味著還有大量的農民要進城,這些進城的農民需要住房,住房需求空間龐大。
3.前些時間,盛傳中國富豪在美國大把大把燒錢消費,“哥什么都沒有,就是有錢”,這與剛改革開放那陣,靠著幾份膽量而一夜暴富的洗腳上田的農民在夜總會“燒錢”比闊如出一轍。受女性的“房壓”中國男人會拚命去賺錢買房女人的這種思想,無疑成了推高房價的幫兇,如果女人不要求男方一定要有房才戀愛結婚,那么,會有許多人不會加入到置業大軍中去,至少會延緩。
4.通脹預期加大,帶動房價上揚:CPI在不斷上升,農產品價格屢創新高,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食品價格指數將直接反射到房價上。看看油價這幾年攀升有多快,像滾雪球似膨脹。物價指數的走高,必然帶動房價上揚,連白菜蘿卜的價格都在上漲,房價沒有不漲的理由。不可能其他物價上漲,而獨讓房價下跌吧?要控制房價,就必須先穩定CPI,否則控制房價只是一廂情愿罷了。
5.開發商不可能降房價:只會走高不會下跌其實道理淺顯,如果開發商,就更沒人會買,因為買家看到開發商,心里就想打起算盤,終于降了,這一降可能就會降很多,并且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有可能起不來。買房也和買股一樣,是買漲不買落的。
6.有房百姓支持房價上漲:雖然在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上,叫得響的聲音,是想買房置業的一部分百姓,整天在高喊房價太高,以至讓媒體也跟著“發喊”,從而影響到了政府,所以政府就出來進行干預。但是,另一個群體也是不容忽視的,盡管聲音叫得不響亮,但所起的作用卻不小,這個群體就是已經買了房的有房一族。除土地價格外,房地產的其他方面的成本也在不斷上升,鋼材、水泥等建材價格的上漲,成了房價上漲的一個隱形幕后推手,成本增加,房屋售價無疑是會跟著增加的,并且房價的增加比成本增加的系數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