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的特點有哪些危害
臺風的特點有哪些危害
一是有季節性。
臺風(包括熱帶風暴)一般發生在夏秋之間。
二是臺風中心登陸地點難準確預報。
臺風的風向時有變化,常出人預料,臺風中心登陸地點往往與預報相左。
三是臺風具有旋轉性。
其登陸時的風向一般先北后南。
四是損毀性嚴重。
對不堅固的建筑物、架空的各種線路、樹木、海上船只,海上網箱養魚、海邊農作物等破壞性很大。
五是強臺風發生常伴有大暴雨、大海潮、大海嘯。
六是強臺風發生時,人力不可抗拒,易造成人員傷亡
臺風的名字由來
《科技術語研究》2006年第8卷第2期刊登了王存忠《臺風名詞探源及其命名原則》一文,文中論及“臺風一詞的歷史沿革”。作者認為:在古代,人們把臺風叫颶風,到了明末清初才開始使用“臺風”這一名稱,作為寒潮大風或非臺風性大風的統稱。
關于“臺風”的來歷,有兩類說法。第一類是“轉音說”,包括三種:一是由廣東話“大風”演變而來;二是由閩南話“風臺”演變而來;三是荷蘭人占侵占臺灣期間根據希臘史詩《神權史》中的人物泰豐Typhoon命名。第二類是“源地說”,由于臺灣位于太平洋和南海大部分臺風北上的路徑要沖,很多臺風都是穿過臺灣海峽進入大陸的,所以稱為臺風。“臺風”是音譯詞,英文中typhoon是根據中文粵語發音toi fong音譯至英文,再進入普通話詞匯中的。
typhoon在美語中指發生在西太平洋或印度洋的熱帶暴風。若追溯其語源,也許很少有單詞能像typhoon 一樣表明漢語、阿拉伯語、東印度語和希臘語的多國語言背景。希臘單詞typhon 既是風神的姓名又是意為“旋風,臺風”的普通名詞,被借入到阿拉伯語(就象在中世紀時許多希臘語單詞進入阿拉伯語一樣,那時,阿拉伯人的學問保存了古典的風格,同時在把它傳向歐洲時又有所擴充)。Tufan,希臘語的阿拉伯語形式,傳入到了印度人使用的語言,11世紀時講阿拉伯語的穆斯林入侵者在印度定居下來。這樣,阿拉伯語單詞的衍生,從印度語言進入英語(最早記載于1588年),并以如touffon和 tufan的形式出現于英語中,最先特指印度的猛烈風暴。在中國,給了熱帶風暴的另一個單詞—臺風。漢語單詞的廣東語形式toi fung同我們的阿拉伯語借用詞相近,最早以tuffoon 的形式于1699年載入英語,各種形式合并在一起最后變成了typhoon。
臺風實際上是一種熱帶氣旋。
臺風和颶風都是一種熱帶氣旋,只是發生地點不同,叫法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稱作臺風;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也就是說在美國一帶稱颶風,在菲律賓、中國、日本一帶叫臺風;如果在南半球,就叫作旋風。
(1)指亞洲太平洋及南中國海海域的熱帶氣旋。
(2)臺風是產生于熱帶洋面上的一種強烈熱帶氣旋。
(3)隨著發生地點、時間和叫法不同。
①在西北太平洋(日界線以西)包括南中國海范圍內發生的熱帶氣旋稱為“臺風”;比如在東亞、東南亞一帶就稱為“臺風”。
②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颶風”。也就是說,臺風在歐洲、北美一帶稱“颶風”。
③在菲律賓被稱作“碧瑤風”。
④在孟加拉灣地區被稱作“氣旋性風暴”。
⑤在印度半島被稱作“熱帶氣旋”。
⑥在澳洲被稱作“畏來風”。
⑦在墨西哥人則稱之為“鞭打”。
⑧在南半球則稱“旋風”。
(4)臺風過境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風向在北半球地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為順時針方向)。在天氣圖上,臺風的等壓線和等溫線近似為一組同心圓。臺風中心為低壓中心,以氣流的垂直運動為主,風平浪靜,天氣晴朗;臺風眼附近為漩渦風雨區,風大雨大。
有史以來強度最高、中心附近氣壓值最低的臺風,是超強臺風泰培(英語:Typhoon Tip,臺灣譯名:狄普),日本1979年的大范圍洪災就是由這個臺風造成的。
臺風的成因是地面溫度高,氣流上升,海面風和水蒸氣由于比重大,沿地面補充地面空氣,海面溫度低吸收地面上升的空氣、水蒸氣補充空間,由于海面大,溫差小,海面上空聚集水蒸氣多,降雨范圍廣,水蒸氣結水時體積縮小,周圍水蒸氣補充便形成大風。
臺風來臨前準備要點有哪些
1、及時收聽、收看或上網查閱臺風預警信息,了解政府的防臺行動對策。
2、關緊門窗,緊固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在臺風來臨之前要固定好花盆、空調室外機、雨篷等室外物品,檢查一下門和窗是否關緊,如果發現有松脫的門窗務必將它們釘牢。另外,不要把家電這些貴重物品放在迎風的窗口下面。
3、及時做好日常生活的儲備工作,準備好手電筒、蠟燭,儲存飲水、食物,以防斷電停水。
4、處于可能受淹的低洼地區的人要及時轉移。
5、從危舊房屋中轉移至安全處。
6、幼兒園、學校應采取暫避措施,必要時停課。
7、露天集體活動或室內大型集會應及時取消,并做好人員疏散工作。
8、不要到臺風經過的地區旅游或到海灘游泳,更不要乘船出海。
臺風安全防范知識
1、臺風引發的風暴潮容易沖毀海塘、涵閘、碼頭、護岸等設施,甚至可能直接沖走附近的人。臺風來臨前,海涂養殖人員、病險水庫下游的人員、臨時工棚等危險地段的人員都應及時轉移。
2、沿海鄉鎮在臺風來臨前要加固各類危舊住房、廠房、工棚、臨時建筑、在建工程、市政公用設施(如路燈等)、吊機、施工電梯、腳手架、電線桿、樹木、廣告牌、鐵塔等,千萬不要在以上地方躲風避雨。
3、臺風來臨時,千萬不要在河、湖、海的路堤或橋上行走,不要在強風影響區域開車。
4、臺風帶來的暴雨容易引發洪水、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大家心里要有這根弦,發現危險征兆應及早轉移。
臺風形成的條件
1、要有廣闊的高溫、高濕的大氣。熱帶洋面上的底層大氣的溫度和濕度主要決定于海面水溫,臺風只能形成于海溫高于26℃-27℃的暖洋面上。
2、要有一個原始渦旋。這樣在臺風形成初期不致因四周氣流直接流入低渦中心,使之迅速填塞而消失。還有,在臺風生成區高低空風向風速差別要小,這就是20°緯度以上不易生成臺風的主要原因。
3、垂直方向風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層空氣相對運動很小,才能使初始擾動中水汽凝結所釋放的潛熱能集中保存在臺風眼區的空氣柱中,形成并加強臺風暖中心結構。
4、要有足夠大的地轉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轉作臺風結構用有利于氣旋性渦旋的生成。地轉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兩極增大,臺風基本發生在大約離赤道5個緯度以上的洋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