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工地實習心得體會
關于工地實習心得體會篇1
這是第三次參加這樣的培訓,記得第一次是剛進公司時,副總經理鄭輝單獨給我們幾個新入職的員工上的一堂關于消防知識的培訓課。那時候就很感激,因為覺得他是領導工作多能空出的時間又少,能親自給我們培訓又教會我們真的是很不容易。第二次北大青鳥給我們培訓其廠家產品的相關知識,對我們算量工作也有一定的幫助,當時說的很多專業術語當時真的聽不太懂,可是這一次相對之前就感覺有些不一樣,隨著自己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這次培訓不會再像以前一樣聽不懂他在說什么了。這幾次的培訓很感恩,也挺享受培訓的過程,對我來說每次培訓都是一個提升自己的好機會,也是一個可以和同事們相互學習探討的好機會。
通過這次關于施工組織設計的培訓,讓我對技術部的工作更加熟悉,對標書的制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培訓的后半部分副總經理鄭輝給我們講解了一些現場的施工工藝,擴寬了我的知識面。
施工組織設計指的是對工程項目施工行為和實施科學管理的重要方式,提供了各階段施工準備的工作內容。施工組織設計不能按照模板去生搬硬套,一定要與現場的實際情況相符,因為會影響到工程的造價,而且若施工組織設計不符合要求,也會導致廢標。做施工組織設計前我們要熟悉招標文件,也要熟悉圖紙,其中的項目規模、施工范圍、質量要求等都是可以從其中提取出來的,填寫質量要求時,可以把招標文件的要求摘抄進去,不能填寫合格或者不合格等。
副總經理鄭輝以一個項目的施工組織設計為例,為我們講解了施工組織設計應當如何去做,包括哪些內容,使我們可以理論結合實際,更直觀的進行學習。對我們的實際操作也起到很大的幫助。一個好的施工組織設計應當包括工藝及工程項目實施的重點、難點和解決方案,主要是施工方案及關鍵施工技術,質量保證體系及措施,施工進度計劃和保證措施等。所以這對我們本身的素質也是要求非常高的,因為我們也需要對這有一定的了解,從另一方面來講,這樣更督促了我們去成長。
對我來說最感興趣的還是副總經理鄭輝后面給我們講解的一些現場的施工工藝,如氣體滅火系統的施工及現場調試,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施工,光是做這些的筆記我都快寫滿好幾頁紙了。這些也讓我對消防的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水系統的調試、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試等。列如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試:消控室的一臺主機可能有8—10個回路,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調試前,要對不同回路的每個現場設備進行編碼,廣播模塊、聲光、手報等,要保證回路里不能有重碼,進行一次編碼后要進行二次編碼,編碼完之后進行聯動編程,編碼完之后再進行調試。
這次培訓收獲挺大,可惜由于時間關系,副總經理鄭輝沒有全部給我們講解完,希望有機會能夠參加更多這樣可以提高自己專業知識的培訓,擴寬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個人能力,實現我們每個員工應有的良知和責任,并做到知行結合,為公司今后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關于工地實習心得體會篇2
不實習很多問題都考慮不到,實習后才知道什么情況都可能遇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像剛剛走出校門的實習生實踐經驗還很不豐富,但理論中的東西要是也什么都不會,那在實習過程中就吃不開了。到了施工現場經過一個月時間的&39;實習,雖然不長,但體會到并不是課本中學的東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會不會用,懂不懂得變通和舉一反三的道理。本次實習中比較嚴重的問題有以下幾個:
1、對理論知識掌握不夠扎實,例如:混凝土、砂漿試塊的養護時間,做試塊時應該振搗到什么程度,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養護溫度、養護時間,另外對混凝土出現裂縫分析不出原因等等。
2、熟悉圖紙的能力差,對平面的圖形想象不出立體的樣子。致使不能明確的判斷出施工的對錯。
3、對于最新的施工規范不知道,致使不能很快的判斷出施工的對錯。
4、對于一些施工順序還不太明了,對每一個施工過程的操作不了解。
5、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差。對于建筑方面的一些出新了解太少。
關于工地實習心得體會篇3
首先要在這里感謝X老師以及我們班長及團支書為我們爭取、聯系到這樣一次額外的實習機會。以下是通過這次實習本人從所獲得的一些收獲及些許體會。
我們小組三人是在卓老師介紹的一工地施工隊上參加實習的,在一個多月的日子里我們幾乎每天都和施工隊形影不離。從一開始的陌生人到隨意閑談的朋友,我們學著一點一點主動的去與人相處,交流。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不管是為了更好的學習,還是僅僅為了能與他人友好和諧相處,主動,禮貌的交流都應該是很必要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交流能力、交流技巧,氛圍和諧了很多事情協調起來就簡單得多了,畢竟任何一個工程都不是某一個人之力建起來的。建筑工業是一個跨多個專業領域的行業。尤其是當你是一位管理層人員或即將往該方向發展,交流,協調就變成了工作的重點。在這一點上我們表現都還不錯,以一個施工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身體里充滿了那份應有的激情與責任感,切切實實的融入到施工隊中,成為其中的一分子。
房屋建筑工程是我們專業的方向,所以建筑工地是此次實習的重點。在此次實習中,我們了解了商品住宅房屋建筑工程的功能布局、造型美觀等設計理念和施工務實的方法與工藝。由于我們加入時工程已經建到十三層,所以錯過了很重要的那部分基礎工程。每天我們都是站在施工員的角度,做著一些施工員該做的事,放線,打標高,檢查模板、鋼筋,澆筑混凝土,驗收砌體……
給我體會特別深刻的是:
建筑工程一般都存在分包現象。由于這個工地上的管理模式稍有一點兒不同,工人拿錢與施工隊簽字沒什么聯系,所以存在一些素質較差的班組對施工員的話經常是愛聽不聽。不按要求施工或要求整改的不按期進行,這就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一些細部工程的進度及質量,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如有一樓層的陽臺裝飾柱澆筑完了一復核,垂直度都跑得沒邊了,最后不得不全部打掉重做。下面是我日常工作中注意到的在工程中比較常見都很重要,應該加以注意的幾個方面。
1、最常見的蜂窩麻面現象。
像這樣的蜂窩麻面現象一般都會在拆模不久就被泥水工用水泥砂漿給抹平了。
然而當大蜂窩出現在關鍵受力點時就不是能隨便抹平掩蓋的,它往往可能引發結構上的破壞,后果將極為嚴重。
幾乎所有的蜂窩麻面現象都是由于澆筑時振搗不夠密實引起的。
2、爆模、擴模
構件的尺寸標準很大程度依賴于木工的技術水平及工作態度。素質差的木工班組往往會出現尺寸偏離甚至擴模、爆模的現象。
3、預留孔洞的施工。
預留孔洞施工在建筑工地施工中常會出現忘留,留置錯位等通病,在建筑工地屢見不鮮,也是我此次實習所見到的施工敗筆之一。對此,我決定作為一個工程技術人員必須熟讀圖紙,把握細節,并加強與個施工班組之間的協調與交流,是孔洞預留等細部構造處理完美。
以及其他有先后施工順序的梁柱對應該關系。
這兩根梁可是對不上柱子了……
一些剛砌的墻體,由于泥水工忘留槎,
或是沒插拉筋,
結果……
全被推倒了……
那里原本該有個方形孔洞的,現在只能另請鉆工了……
4、防水、防滲問題
廚房、衛生間
防水、防滲問題
永遠是個重點……
5、施工工藝
這就是傳說中的電渣壓力焊……
我當時在工地上看到了很多已吊送到現場的電焊設備,把玩了幾下就是沒弄懂它們是用來干嘛的,隊長又不在旁邊。于是我等了好一會,直到焊工完完整整的在我眼前操作完一連串動作……
從它的施工工藝上才使我回想起課本上的那個名詞——電渣壓力焊。
天泵
不算密的鋼筋網架
關于工地實習心得體會篇4
首先本此實習最大的收獲就是學會了適應環境。未去工地之前我從沒想象過九禮拜的實習我能堅持下來。但是通過這次實習我適應了這種工地生活。雖說以后不一定去工地工作,但有了這段時間的鍛煉,不論以后做什么工作心中都有了一種吃苦耐勞的毅力,也學會了適應環境。另外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一些與學校不同的問題,就是在工地上知道了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應該怎樣去和工人交流等。
其次,通過這次實習使我對工程方面的有關知識在實際上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應該說在學校學習再多的專業知識也只是理論上的,與實際還是有點差別的。這次實習對我的識圖及作圖能力都有一定的幫助,識圖時知道哪些地方該注意、須細心計算。在結構上哪些地方須考慮施工時的安全問題,在繪圖時哪些地方該考慮實際施工中的問題。到即能施工又符合規范要求,達到設計、施工標準化。沒有這次實習也許繪圖只是用書本上的照搬照畫,不會考慮太多的問題,更不可能想到自己的設計是否能施工。
工地雖苦,但能學的是一些現實東西,鍛煉的是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另外,通過幫助資料員填寫部分資料,使我對填寫施工資料也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什么時候該填什么資料,需什么人簽字等,這些是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
最后一點就是:這次實習我見到了只有在課本中才見過的打樁機械,了解了它的工作程序與原理。
實習結束后有必要好好一下,首先,通過九禮拜的實習,通過實踐,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知識。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旁站,使我近距離的觀察了整個道路的構造過程,學到了很多很適用的具體施工知識,這些知識往往是我在學校很少接觸,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礎的知識。
大學生活是緊張而又充滿期望的日子,學習的閑暇時總是憧憬著背起行囊,遠離親人朋友以及師長護佑,去走真正屬于自己的路。然而當我們終于可以像剛剛長滿羽毛的雛鷹般離開長者們搭建好的巢穴,獨自一人走上社會工作這個大舞臺時,卻發現人生的道路原來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經歷一番狂風暴雨的。
短短九禮拜的實習生活中,讓我學會了不少東西,會對我以后工作有很大幫助的,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走入社會,第一次走向工作,感覺生活真的很不容易。
實習實質是畢業前的模擬演練,在即將走向社會,踏上工作崗位之即,這樣的磨礪很重要。希望人生能由此延展開來,真正使所學所想有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