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實習的心得與收獲
寫心得可以記錄下個人的故事和情感,留住生活的印記和回憶,也可以為將來的生活提供借鑒和啟示。工地實習的心得與收獲應該寫成什么樣的?快來看看工地實習的心得與收獲,本文為你提供工地實習的心得與收獲寫作技巧和示例!
工地實習的心得與收獲篇1
實習對于我們將要走入社會的學生來說是一次熟悉社會,了解社會的好機會.實習是我們了解社會的第一站,通過本次實習,我對建筑工程的現場施工和管理有了直觀地認識,增強了對所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的感性認識,并且在本次實習中,我對建筑工程的各方責任和角色有了更切實際的了解,深刻體會到工程建設中所包含的種種矛盾、種種限制、種種實際問題;親眼所見了建筑工人的辛苦,以及他們在實際施工中各種手法的巧妙性和實用性。
在工地上所見所聞,更加激發了我對本專業的熱愛和憧憬,也深深體會到要在建筑這個行業上有所作為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不僅僅是在理論上,更是在實際的應用中。與此同時,我也深深的體會到一份責任,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祖國的大建設添磚增瓦,實現自身的價值。下面我就本次實習的過程內容作報告如下:
實習簡況
實習目的:
1.通過兩周的認識實習,簡單的了解施工現場的一些基本概況,將從課本上所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結合
2.認識建筑物的一些常用結構,格局構成,施工材料和建筑裝修方法以及措施等
3.通過實習讓自己對建筑施工和自己專業有更深的了解
實習內容:
實習第一天:今天的目的地在邢莊家園小區---開發區西區邢莊安置房,此建筑為磚混結構,建筑層數為6f+1,全高18.9m。由于為安置房所以空間較狹窄,且凈空高度不大。進入施工工地前我們全建筑系的同學都帶上了安全帽,這可是我以前沒有的概念。在施工工地上首先得有安全意識,在建筑施工工地上施工人員多為露天作業,工地上不安全因素較多,安全帽能有效的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后來又了解了一些墻的保溫措施,東西山墻為9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20厚聚氨酯泡沫塑料。南北墻用9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樓梯間隔墻采用5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由于樓已經完型所以沒能見到具體施工…就這樣實習的第一次結束。
實習第二天:這一次來到了燕大港城創業中心一期工程施工現場,我們參觀的建筑物是集合辦公和廠房一起的建筑,為鋼筋砼框架結構,建筑面積33784.14㎡,踏著成型的現澆樓梯我們來到二層和三層參觀,樓也已經成型,在還沒有堵死的送料口處我們見到了用來砌墻的砌塊—陶粒空心磚,還有兩墻處留的伸縮縫。這個建筑采用集中供暖和空調的措施,為現在建筑常用手段。后來在工程辦公室看了一下這些建筑的圖集,對真正的建筑圖集有了更深的了解。
實習第三天第四天:第三天來到了豪華的金海灣森林逸城熱浪島16—21號公寓,高度17m,層數5;第四天來的是廣順現代城工程二期居住小區項目,建筑面積108116.5㎡。把這兩天的實習結合在一起寫因為這兩個建筑都為框剪結構,即框架和剪力墻結構結合的施工方法,框剪結構是框架結構和剪力墻結構兩種體系的結合,既能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較大的使用空間,又具有良好的抗側力性能。框剪結構中的剪力墻可以單獨設置,也可以利用電梯井、樓梯間、管道井等墻體。
因此這種結構已被廣泛地應用于各類房屋建筑。在金海灣我們除了比較深刻和蟄伏的了解了建筑的格局和設計外,還看到了洗手間的防水和在地下室做的保暖措施,憎水材料用于防水,泡沫材料用于保暖。還有這建筑的地下停車場,是在片筏式基礎的格局上設計的,靈活的運用了建筑物的空間。在廣順的施工現場這里到處是鋼筋和模板,我們小心的向上看到工人們正在支撐剪力墻模板,在這里沒有想象中的柱子,取而代之的是現澆混凝土墻。腳下都是正在捆綁的鋼筋。
現澆混凝土施工是我們常見的施工方法,它包括模板的選材選型,設計,制作和安裝,拆除和周轉等過程。其中又以模板的要求極高。模板及其支架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別、施工設備和材料供應等條件進行設計。而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模板的制作與安裝質量對于保證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結構與構件的外觀和幾何尺寸準確以及結構的強度和剛度等起著重要的作用。
為了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對模板工程提出以下幾點措施:1采用對拉夾片減少支撐。2明確模板內外連桿的受力作用及受力分工。3保證混凝土施工質量。4嚴格控制預埋件的位置。5按規則振搗混凝土。這樣才能有效的對混凝土的質量進行控制。
實習第五天第六天:第五天來到了省三混凝土攪拌站的辦公樓施工現場,第六天來到了秦皇島一中拆遷工程圖書館,行政樓和科技實驗樓。這兩個建筑的相同點在于它們同樣采用框架機構。整棟建筑全由混凝土澆筑而成。進入建筑物內,室內的大混凝土柱子和一個一個縱橫交錯卻有規律的腳手架成了我們眼中的焦點。
其特點是水平方向仍然是樓板,然后樓板應該搭在這個梁上,梁支撐在兩邊的柱子上,這就把重量遞給了柱子,沿著高度方向傳到基礎的部分,即梁、板、柱構成的承重體系。框架結構的特點非常突出:所有的墻都不承重跟廠房的承重沒有關系,那個承重,是板搭在梁上,梁傳給了柱子,墻都是后坐上去的用于其他的輕質材料,墻都不會承重,應用的時候都很靈活,如想要大房間不要墻,就要大房間,不想要大房間,想要小的,就可以在其中用其它的輕質材料來進行房間的劃分,房間劃分成若干個小房間,因此它的墻不承重,及起著一個劃分空間的作用,僅起著一個保溫,隔熱,隔聲的部分。
實習總結:這次的施工實習讓我意識到,一個建筑的設計和施工絕對不是流于表面的華麗和簡單,更離不開的是內部的施工設計,還有參加工程的每一個人的付出和謹慎。我堅信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實習,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對我終身受益,在我畢業后的實際工作中將不斷的得到驗證,我會不斷的理解和體會實習中所學到的知識,在未來的工作中我將把我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來,充分展示自我的個人價值和人生價值。為實現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工地實習的心得與收獲篇2
首先要在這里感謝史書記、卓老師以及我們班長及團支書為我們爭取、聯系到這樣一次額外的實習機會。以下是通過這次實習本人從所獲得的一些收獲及些許體會。
我們小組三人是在卓老師介紹的一工地施工隊上參加實習的,在一個多月的日子里我們幾乎每天都和施工隊形影不離。從一開始的陌生人到隨意閑談的朋友,我們學著一點一點主動的去與人相處,交流。我覺得這一點很重要,不管是為了更好的學習,還是僅僅為了能與他人友好和諧相處,主動,禮貌的交流都應該是很必要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交流能力、交流技巧,氛圍和諧了很多事情協調起來就簡單得多了,畢竟任何一個工程都不是某一個人之力建起來的。建筑工業是一個跨多個專業領域的行業。尤其是當你是一位管理層人員或即將往該方向發展,交流,協調就變成了工作的重點。在這一點上我們表現都還不錯,以一個施工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身體里充滿了那份應有的激情與責任感,切切實實的融入到施工隊中,成為其中的一分子。
房屋建筑工程是我們專業的方向,所以建筑工地是此次實習的重點。在此次實習中,我們了解了商品住宅房屋建筑工程的功能布局、造型美觀等設計理念和施工務實的方法與工藝。由于我們加入時工程已經建到十三層,所以錯過了很重要的那部分基礎工程。每天我們都是站在施工員的角度,做著一些施工員該做的事,放線,打標高,檢查模板、鋼筋,澆筑混凝土,驗收砌體……
給我體會特別深刻的是:
建筑工程一般都存在分包現象。由于這個工地上的管理模式稍有一點兒不同,工人拿錢與施工隊簽字沒什么聯系,所以存在一些素質較差的班組對施工員的話經常是愛聽不聽。不按要求施工或要求整改的不按期進行,這就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一些細部工程的進度及質量,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如有一樓層的陽臺裝飾柱澆筑完了一復核,垂直度都跑得沒邊了,最后不得不全部打掉重做。
工地實習的心得與收獲篇3
實習期間,我還深深體會到應該如何做人與講話.
一、待人真誠友好.不要陽奉陰違、虛假做作,跟社會上每個人打交道都要有一顆熱忱的心.
二、虛心學習.不論是項目經理、施工員還是普通工人,我們都要虛心請教,要不卑不亢、沉著細致,不要自以為是、自高自大.
三、積極主動.不要怕丟面子,不懂就要問,而且要不恥下問,心里有什么話不要藏著掖著,不要怕出錯,一定要說出來.
四、說話的分寸與技巧.說話要大方得體,遇著什么樣的人說什么樣的話,輕重適宜、恰當合理、兼顧多方.要達到“雙贏”甚至“多贏”的目的.
五、細致深入.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浮于表面,不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明其事更應該明其理.不要半懂不懂,一定要深入的了解.
工地實習的心得與收獲篇4
我感覺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平時工作中要善于總結,并且還有善于利用相應的知識及經驗,勇于求教,勤于鉆研。
2、增強責任心,細心細心再細心,考慮周到,對自己作品負責。
3、與現場經常溝通,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及時彌補,及時解決問題。
上學期間作課程設計的時候,老師總是提倡我們搭模型,以便直觀地得到體量關系。但是那時候的作品都沒應用到實際當中,也不知道自己定的東西,究竟現實中是什么樣子,當真正走進還在施工中的建筑,有一種走進了模型的感覺。可是當真的置身于這個模型當中卻發現自己的尺度感竟然那么差,才發現一直以來的設計真的只是紙上談兵。對照著圖紙,回想剛剛走過的那些空間,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做模型只能得到一種相對的尺度感,工地實習卻可以給我們一種絕對的尺度感。這是在設計中永遠不能體會到的尺度感。也是成為一名合格的建筑師必不可少的尺度感。
不會畫圖成不了建筑師,只會畫圖也成不了建筑師。一個工程包括了太多內容,要完成一部完整的作品,需要各種專業人員通力合作。而建筑師是其中的靈魂人物,只有對每一部門都有清晰的概念,才能有效地進行組織協調。.責任越大,也要求我們要培養自己有更高的能力。今天我們還在為成為建筑師而努力,希望從工地里走出的我們可以用纖弱的翅膀,在未來制造令人贊嘆的暴風雨。
工地實習的心得與收獲篇5
不實習很多問題都考慮不到,實習后才知道什么情況都可能遇到,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像剛剛走出校門的實習生實踐經驗還很不豐富,但理論中的東西要是也什么都不會,那在實習過程中就吃不開了。到了施工現場經過一個月時間的&39;實習,雖然不長,但體會到并不是課本中學的東西用不上,而是要看你會不會用,懂不懂得變通和舉一反三的道理。本次實習中比較嚴重的問題有以下幾個:
1、對理論知識掌握不夠扎實,例如:混凝土、砂漿試塊的養護時間,做試塊時應該振搗到什么程度,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養護溫度、養護時間,另外對混凝土出現裂縫分析不出原因等等。
2、熟悉圖紙的能力差,對平面的圖形想象不出立體的樣子。致使不能明確的判斷出施工的對錯。
3、對于最新的施工規范不知道,致使不能很快的判斷出施工的對錯。
4、對于一些施工順序還不太明了,對每一個施工過程的操作不了解。
5、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差。對于建筑方面的一些出新了解太少。
工地實習的心得與收獲篇6
一、實習時間
20--年x月x日至20--年x月x日。
二、實習地點
__建筑公司。
三、實習內容
首先,要對工地環境有所了解,包括工作環境和人際環境,接著就是看,來到工地看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感覺每個地方都值得你好好的看看,老師也說了要“三看”,圖紙是必不可少的,拿了一本一期5棟樓的施工圖翻開看了起來,師父叫我先重點看建筑設計施工說明和結構說明,確實里面有很多的東西需要你記住的,特別是結構說明里面,建筑構造做法表、鋼筋的使用,錨固等等。而后看平、立、剖圖對房間的開間,進深,高度有所了解,在大腦里形成立體圖。
二看資料,要說資料工地上實在是太多了,工作聯系單:里面有變更、具體做法、通知等;會議記要:監理月報、工地例會、專題會議、項目監理機構內部會議等;關于會所樁基工程問監理拿個份文件,了解了樁基部分的有關知識,如樁徑尺寸、長度、持力層、單樁豎向承載力,采用110振動沉管灌注樁,打樁時可能發生“瓶頸”樁、“大肚子”樁等。
三看施工工藝,如何施工放線及監理復線,什么是“五零線”;看鋼筋工程中鋼筋的接頭和斷點焊接及鋼筋間距是否滿足要求。剪力墻豎向分布鋼筋和約束邊緣柱的連接構造,箍筋和拉筋彎鉤和間距的構造,拉筋采用梅花型布置,墊塊的使用。看模板支撐體系,對拉螺栓的布置,嚴禁使用廢機油滿涂等;砼工程中采用一次支模一次澆注,砼的測溫等等;止水帶,后澆帶的做法;伸縮縫的留法和做法;地下室外墻須做防水處理涂兩層瀝青而后砌一皮磚做保護層最后才能回土;會所打沉管灌注樁的施工過程,鋼筋籠是否合格,拔樁速度的控制,樁機移位等。
這也是我實習期間的主要工作,和師父去工地每棟樓看看,主體結束的看裝飾工程,涂料是否涂到位,門窗打密封膠,窗臺、陰角部位滲水現象,外墻貼磚,和監理乙方一起拿著激光測距儀測房間凈高偏差是否在2公分內,進深開間是否也滿足要求。墻面有沒有空鼓,有沒有裂縫,特別是門洞和梁下部位容易出現裂縫,需要鋪貼鋼絲網。窗戶裝好后四周是否粉好、樓梯休息平臺陰陽角是否粉平粉直等等,每天都能發現不少的問題。
四、實習不足
專業知識掌握的不夠全面。盡管在學校認真學習了專業知識,但是當前所掌握的知識面不夠廣,尚不能輕松勝任建筑工程工作,因此,盡管在不久的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但我應該將所從事的工作看作是新的學習的開始,只是在實踐中學習,才會掌握更多專業知識和技能。
專業實踐閱歷遠不夠豐富。由于專業實習時間較少,因此很難將所學知識運用與實踐中去,通過實踐所獲取的閱歷更是很短缺。所以,今后我們在工作崗位上,一定要抓住機會,多向從事水利工程的前輩學習,同時要轉換學習方法和態度,改變以往過于依賴老師的被動吸收學習方式,應主動積極向他人學習和請教,同時加強自學能力和駕馭解決難題的本領。
專業知識在工程中運用不夠靈活。通過這次畢業實習,我切實感受到以前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欠靈活。這主要是對所學的知識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這些零散的知識點運用起來很困難,因此,今后在學習和實踐中應該重視積累和運用,使所學的知識由量變到質變,發揮更大的指導作用。
對理論只是的掌握不夠扎實,實習時用到了才知道自己沒學好。在學校時只是為了應付考試過關,才在考試的時候隨便看一下,等考試過后就是腦子里一片空白,不管以后要用與否就都在記憶里消失了。熟悉圖紙的能力差,對平面的圖形想象不出立體的樣子。對于最新的施工規范不知道,致使不能很快地判斷出施工的對錯。對于一些施工順序還不太明了,對每一個施工過程的操作不了解。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差,對于建筑方面的最新動態了解太少。
五、實習體會
待人真誠友好,不要陽奉陰違、虛假做作,跟社會上每個人打交道都要有一顆熱忱的心。虛心學習,不論是項目經理、施工員還是普通工人,我們都要虛心請教,要不卑不亢、沉著細致,不要自以為是、自高自大。積極主動,不要怕丟面子,不懂就要問,而且要不恥下問,心里有什么話不要藏著掖著,不要怕出錯,一定要說出來。
說話的分寸與技巧,說話要大方得體,遇著什么樣的人說什么樣的話,輕重適宜、恰當合理、兼顧多方。要達到“雙贏”甚至“多贏”的目的。細致深入,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浮于表面,不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明其事更應該明其理。不要半懂不懂,一定要深入的了解。
工地實習的心得與收獲篇7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來工地實習幾個月了,伴隨著工地建筑像孩子一樣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自己施工方面的知識、經驗也在漸漸增長,生活也充實了不少。初到工地時,人人都是師傅,人人都是學長。看到偌大一個基坑,心情是緊張而又激動的。在這半年的學習實踐中,漸漸熟悉了測量,學會了放樣,慢慢開始接觸相關的規范,明顯的進步是對圖紙、對房屋的功能結構、梁板柱的配筋、對各工種的職能及相互間的協同工作的認知程度都有了質的飛躍,對房屋建造過程中各道工序流程、施工工藝、施工經驗、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以下總結零零碎碎的幾方面:
1、基礎大基坑的維護和降水,工地的東南面圍護是樁基帷幕,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場地空間,而西南面采用土釘墻,是因為場地空間比較充足,成本也低。降水采用的是井點降水,值得一提的是在撤去水泵時,最穩妥的方法是停用水泵抽水,觀察一兩天基礎無異常后再撤去降水設備;
2、基礎工程的施工流程:
打樁破樁———墊層—砌磚臺模—做防水—扎鋼筋(承臺、基礎梁板柱、剪力墻)——澆注底板—地下室。
3、測量放線,這可以說是我們做得最熟悉的工作了。經過千錘百煉后已非常熟練的掌握了相關的儀器、技巧和經驗。我們前期在放樣中出現了偏差的問題,原因在于后視取得太近了。有個原則叫“長邊定短邊”,做到這點后放樣一直非常精準。可以說測量放樣是很能體現一個人責任心、細心、耐心的。思想上的粗心大意是很容易出錯的;
4、對樁偏位的處理:簡單的說就是相應的加大承臺,要是偏位較大可能得讓設計院研究處理;
5、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工地基礎有多處屬于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澆筑和養護過程中要是處理不好,由于內外溫差,混凝土容易出現溫差裂縫和收縮裂縫。措施有: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用分層澆筑法澆筑;摻和緩凝的外加劑;養護時多灑水注意人工降溫;在混凝土不同深度預埋鋼管注入水后用于降溫和監測溫度;
6、對后澆帶、加強帶、止水帶,施工縫、沉降縫、伸縮縫有了全新的認識。像后澆帶在澆筑前得清理、除銹、挫毛、濕潤。在辦公樓與裙樓間的伸縮縫在澆筑時用泡沫板隔開;
7、基礎底板防水:基礎雖然做了防水,但更主要的還是得靠混凝土結構本身防水。這就取決于抗摻混凝土本身的密實度。所以在澆筑時一定得注意振搗要充分,更不能出現漏振現象。否則基礎容易出來摻水、冒泡現象;
8、主樓與裙樓間的連接:辦公樓與裙樓、酒店與裙樓間的連接是不同的,前者是有伸縮縫隔開的,各有獨立的柱“生根”;后者是通過梁連接的,后澆的裙樓需要在梁口預留鋼筋。此外還有種連接方式就是做“牛腳”像單層廠房、工地酒店泳池邊也有;
9、圖紙上易出問題的幾種形式:主次梁梁高出錯;在標高比較復雜的`部位標高出錯;建筑圖與結構圖對不上出錯;鋼筋標注出錯等等;
10、冬季的澆筑:澆筑前就得留意天氣的變化趨式,要是未來幾天天氣不好那搶澆一層是一層啊,同時澆筑前得注意不得有冰凍;澆筑后注意養護,及時蓋好塑料膜保溫,防止內部水分結冰。要是雪后澆筑得留意柱底是否有積雪。
其實工地上還是很多很多東西值得自己去學習總結:像施工組織設計、高支撐、外挑腳手架、塔吊基礎,全站儀測土方量等等。
除了施工技術外。對施工管理感觸也是很深的。要做好施工管理,對人的要求是全面性的。就施工管理要接觸的人而言,外有各部門領導、交警、城管,內有各代班、民工。就管理內容而言,包括經濟的,技術的,氣象的。就用人而言,工地上什么人都有,有君子也有小人,如何為我所用,用人之長避人之短也是一問。施工和管理是一個團隊的工作,一個人的人力量是微小的,一項工作個人來完成是寸步難行的,而一個團隊來完成就簡單易行多了,所以工作中要最大化的發揮團隊的作用。這些都是一個慢慢勵練的過程。總之能做好施工就能做好很多事。呵呵
自己親身參與一幢高樓的建設,看著它平地而起,非常有成就感。非常感激__工地這個平臺給我一個鍛煉提高的機會。也感謝各位前輩給新人的幫助指導。工地是一個起點。走出工地我會更自信。謝謝!
工地實習的心得與收獲篇8
寒冬臘月,天寒地凍,我們的工地認識實習圓滿結束了。在老師的帶領下,在工地師傅的講解下,在同學們的幫助和共同努力下,我在實習過程中還是有不小的收獲,在整個實踐過程中我受益匪淺,體會到很多東西值得一輩子受用珍藏。作為一名剛剛接觸專業知識的大學生,如果在學習專業之前直接就接觸深奧的專業知識是不科學的。為此,學院組織我們到工地實踐,讓我們在實踐中體驗生活的點滴,在實踐中對這門自己即將從事的專業獲得一個感性的認識,為今后專業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第一天的實習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在我們即將完工的校醫院,同學們都戴起了安全帽準備進入,在外面我們可以很醒目的看到一些標語,同時工地的生活區與施工區的門上也寫著:不戴安全帽者不得進如施工現場;當然在校醫院樓結構主體外面的防護網上也寫著標語: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見在建筑施工當中首先要注意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過去由于生產企業不重視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傷和死亡事故,這些事故給工人家屬和企業都帶來了很大的損害!同時,為了確保施工能順利進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磚墻或鐵板圍起來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種車輛和內部人員才可以出入。
進到施工區,我們一眼就看到了校醫院樓的結構主體,當時結構主體給我的感覺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這個可能是因為它和我所看到過的已經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樓不同。主體旁邊有個很大的場地,這個場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鋼筋,沒有水泥、砂、石之類的建材,經我詢問后才知道這是因為現在已經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來澆筑結構了,這樣可以保證混凝土的質量,減少施工浪費和降低生產成本。在整個施工場地,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整個施工平面布置。
在工地師傅的講解下,我們知道了許多建筑材料實習中我們看到的墻體大部分都是用空心砌塊砌成的,推行使用空心磚是國家的方針政策,也是工程中的需要,空心磚有隔熱、隔聲、質量輕、可以節省材料等優點。還有好多建筑材料,親自在工地上認識學習,我們都充滿了好奇心,對不懂的,可以及時問老師,問工地上師傅,晚上回到宿舍,對今天看到的和不懂的我會在網上及時的搜集學習,是今天學到的看到的在我們心中更為堅實牢固。同時我們看見工地上的施工機械極為感興趣,在工地上師傅的講解下,我們恍然大悟。例如,常見的塔吊、龍門架等等總之,通過第一天的認識學習,我對建筑及建筑施工、監理的整個過程有了初步的認識了解。
第二天,我們去了太陽城施工工地,當我們到達了施工地點,我們跟著現場管理員上了樓,我們踏上用鋼管和鐵網搭接成的梯子,開始覺得很危險,四周都有伸出來的鋼管或鐵條。整個樓層的模板和支架已經拆了,只有外部的裝飾腳手架,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撐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們都覺得層高變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構造柱,它們是用來加大墻的強度的,以避免因墻身過長導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們看到上面幾層樓外面還有工人師傅在修飾外墻。我們的現場參觀時間很有限,只看到了工人師傅簡單的修補與裝飾,沒能看見具體的裝飾工程以及其它的施工情景,所以認識也是很片面的,這個只能作為我們對施工的感性認識吧!
在工地管理人員的領導下,我們參觀了整個施工現場,他向我們講述了建筑施工中注意的問題和面對施工中出現的問題采取的措施。在這個過程中我認識到了在建筑行業,還有許多等待我們去學習的。下午,我們在售樓中心觀看了建筑沙盤,在戰爭中使用的沙盤是根據地形圖或實地地形,按一定的比例用泥沙、石土等材料堆制而成的一種模型,供指揮者研究地形、敵情、作戰方案、組織協調和實施訓練時使用。
同樣,在建筑中,企業也用沙盤形象的向人們介紹樓層的又關知識,在樓盤還沒有建成之前,企業在競爭激烈的房地產行業中通過沙盤可提前銷售樓盤,已取得企業資金的流動,從而使企業獲取最大的利益,也是消費者能從中受益。通過今天的參觀,和老師的講解,是我對這“沙盤”模糊的詞的理解有了質的飛躍。也是我們以后學習工程項目管理能有更好的開始。
第三天,我們去了濱江小學的教學樓施工現場,這天上午,我們主要認識了腳手架的一些知識。腳手架是砌筑過程中堆放材料和工人進行操作的臨時施工設施。當建筑物達到一定高度時,砌筑質量和效率將受到影響,此時就需要搭設腳手架。工人師傅的講解下,我們還知道了腳手架分為內腳手架和外腳手架,其構造形式有門型、多立柱型、懸挑式及吊腳手架。我們還親眼目睹工人師傅搭設腳手架的整個過程,晚上回到宿舍,我在網上搜了關于腳手架的視頻,看完之后,我感慨萬分,感覺自己一下對建筑的認識有了質的飛躍。
下午在九洲躍進路工地,我們在工人師傅的帶領下認識了混凝土中鋼筋的布置,我們到達工地時,正在修筑地基,地基中都是混泥土結構。在地集中有好幾排柱子。地基底座和柱子的鋼筋連成一個整體,這樣使得柱頭的鋼筋十分密集,同時澆筑混凝土時也要注意密實。地基底座是混泥土板結構,板的配筋一般有受力筋和架力筋,受力筋在下方,分縱橫兩路;架力筋在上方,也是縱橫兩路放著。擺好的鋼筋就要用鐵絲綁扎好,為了保證面筋不被踩低下去,還要用馬蹄筋將其抬高。
同時我們認識了地下防水層的做法,據我所知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和冷底子油這些材料的氣味很難聞,剛走進時看見工人師傅正在鋪貼防水卷材,他們一邊鋪貼一邊抹水泥,這樣的話可以達到雙層防水的作用。我之前曾看過有關做防水的視頻,用火烘烤卷材可以使卷材與樓面緊密結合,防止卷材鼓脹影響防水效果。但至今在實踐過程中還沒看到過用烘烤的這種方法。在臨走時,我們看到工人師傅在使用測量儀器檢測建筑物的施工誤差,在工人師傅的講解下,我對測量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回顧以前課堂上學的知識,現在在施工場地目睹整個過程,我對測量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第四天,我們來到了南山中學正在建筑的圖書館繼續進行實習,進入施工現場后開始覺得很危險,四周都有伸出來的鋼管或鐵條。二三樓的模板和支架已經拆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撐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們都覺得層高變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構造柱,它們是用來加大墻的強度的&39;,以避免因墻身過長導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們看到上面幾層樓板的支架還沒有拆,這些支架是用鋼管和模板組成的,鋼管很密,可見要承受完全沒有強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撐力。上到最高層,我們看到工人們還在綁扎鋼筋,柱和梁的鋼筋已經綁扎好并放到了模板預留的槽里。
最后一天,我們來到朝陽中學施工工地,這里是由中國臺灣人援建,進入到教室后,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地方不同于我們的教室,后來聽老師講到:臺式建筑的許多方面比較人性化的,在他們的設計和一些想法都可以看出來的。在我們所從事的行業的建筑行業中,它絕大部分與民族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一個地方,從街道建筑就可看出一個地方的文化涵養。從今天的認識實習中,讓我清楚地知道我們不光注重專業知識,利用課余時間我們還得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內涵。這樣,才能使我們成為建筑行業的頂尖人才。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學校學習的只是理論知識,而真正實踐才能得出心知,人的一生中,學校并不是真正永遠的學校,而真正的學校只有一個,那就是社會,學校讓我們更好的適應社會,而社會才是真正磨練我們的地方。在工地,沒有人會吝嗇自己的汗水,沒有人會在乎自己的勞動力,看著工人們被風吹日曬,想想父母的體弱年邁,在思索自己的揮霍浪費,愧疚之感有心而發,通過這短短五天的工地實踐,不僅自己的身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鍛煉,自己的身心也得到了空前絕后的發展。
實踐是大學生活的第二課堂,是知識常新和發展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試金石,也是大學生鍛煉成長的有效途徑,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大學生成長就要勤于實踐,將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繼續學習,不斷總結,逐步完善,有所創新,并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由知識、能力、智慧融合成的中和素質和能力,為自己事業的成功,畢業后的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