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疫情實踐報告范文
有一件事,各個新聞媒體政治報道,朋友微信朋友圈里將它刷爆,它就是:“新型冠狀肺炎”。小編整理了抗擊新冠疫情實踐報告范文,希望能幫助到您。
抗擊新冠疫情實踐報告范文一
疫情防控要精準研判疫情、分清輕重緩急、辨明主要矛盾,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把工作抓實抓細盡快找差距、補短板,讓疫情防控工作不斷精準化、精細化,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武漢的會展場館被改造為方艙醫院,集中收治輕癥患者;工信部與科技企業聯動,運用大數據研判疫情趨勢;上海浦東運用無人機遠程測量體溫,助力社區疫情防控……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全國各地紛紛出臺舉措,體現出一個共同特點:精準施策,根據疫情防控的不同特點因地制宜、對癥下藥。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十六字要求中,“精準施策”是一個重要方法論。不同地方、不同環節的疫情擴散風險不同、易感人群各異,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自然各不相同;同時,疫情會隨時間變化不斷呈現新的特點和趨勢,也會對其他領域帶來次生影響,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根據疫情變化而靈活調整。這都說明,疫情防控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要精準研判疫情、分清輕重緩急、辨明主要矛盾,根據不同地點、不同時點的不同情況精準施策,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把工作抓實抓細。
精準施策,就要根據各個省份、各個地方的不同情況采取分類施策的方法。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仍然是全國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只有集中力量把重點地區的疫情控制住了,才能從根本上盡快扭轉全國疫情蔓延局面。這就要求湖北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頭等大事,采取更嚴格的措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出;與此同時,伴隨春節返城潮,其他所有省份要加強對流動人員的疫情監測和防控。隨著疫情形勢發展變化,中小城市和農村的疫情防控任務不斷加重。農村人口居住分散,教育水平和健康素養相對偏低,更需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動員能力,做好疫情防控向農村下沉的各項工作。全國各地把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當地實際結合起來,就能提高疫情防控效率,形成區域聯動、分工協作的全國一盤棋格局。
根據感染人群的不同情況進行精準施治,也是精準施策的重要內容。中央指導組緊急抽調20個省份大型三級綜合醫院的醫學救援隊,并在武漢建設“方艙醫院”;武漢確定5家定點醫院專門收治危重病人,還建設了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這些舉措,就是根據病毒感染程度不同,對重癥、輕癥患者分類施治,盡早實現“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精準施治,不僅能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也能更好提高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緩解醫療資源緊缺問題。同時,不僅要“治已病”,更要“治未病”,對所有密切接觸人員采取居家醫學觀察,才能嚴格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措施,遏制疫情蔓延。
現在,春節返城的人數越來越多,一線城市作為主要的人口流入地,更應提前做好疫情監測、排查、預警等工作,加強源頭控制、防止疫情擴散。除了有針對性地對車站、機場等重點場所采取必要措施之外,還可以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人臉識別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更精準、全面地掌握人口流動。把精準施策的要求落實落細,我們就能有效遏制疫情蔓延。
這次疫情是對我國治理體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提升治理能力的一個契機。盡快找差距、補短板,讓疫情防控工作不斷精準化、精細化,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抗擊新冠疫情實踐報告范文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防控阻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全國上下,猶如戰場。這是一場“人民戰爭”,是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而戰的嚴峻斗爭。黨的初心、使命和宗旨決定了,只要人民需要,黨員干部就應當沖在最前面,顯出真本事,展現好作風。
在此緊要關頭,方顯擔當本色。不久前,從中央到地方,剛剛對持續半年多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行總結。初心使命,不是口號,不是空話,是每一個黨員干部融匯于日常的自覺,是關鍵時刻隨時能經受歷練、接受檢驗的品質。如今,考驗來了,每一名黨員,都沒有理由退縮,沒有理由懈怠。
風雨如磐的黨史無數次證明,無論何時何地,只要人民被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黨就能贏得民心,享有威望。而人民對黨的理解與認同、親近與擁護,往往來自點滴之間的尊重與關愛,來自特別關頭的守護與擔當。
這些天,我看到無數身穿白大褂的“逆行者”從全國各地奔赴一線,他們中有很多是共產黨員,他們不計回報、不計報酬的自愿投入一線,不就是為了早日讓人民群眾的生活回歸正軌,不就是為了在這緊要關頭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嗎。
作為一名學生黨員,雖然我還沒有步入工作崗位,但我也愿意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此我鄭重承諾承諾:
1.招必來,來必戰,戰必勝
2.勇于沖鋒在前,當好疫情的“排頭兵”
3.處處正待表率,當好疫情防控“急先鋒”
4.及時報告情況,當好疫情防控的“守門者”
5.引導發動群眾,當好疫情防控“宣傳員”
6.積極志愿服務,當好疫情防控“搬磚人”
抗擊新冠疫情實踐報告范文三
提升村民的防護意識,干部的為民服務意識強不強、綜合治理能力好不好至關重要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農村也不例外。特別是隨著城鎮化不斷推進,農村各家各戶幾乎都有人在外上學或務工。農村疫情防控,必須嚴陣以待、不留死角。
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農村的信息傳播渠道大為拓寬。筆者所在的河北省灤平縣平坊滿族鄉于營村,從1月20日開始,村兩委就通過300多人的村務群,每天及時發布消息;同時,用好村內大喇叭、移動音箱等設備,定時播放縣鄉有關公告,提醒村民做好個人防護。“信息緊跟形勢走,專家說啥我都有”,對所有村民更好了解疫情、掌握科學防護手段起到了積極作用。
提升村民的防護意識,干部的為民服務意識強不強、綜合治理能力好不好至關重要。考慮到農村還有不少行動不便、信息接收能力有限的群體,類似上門排查等一對一的提醒方式,也很有必要。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主動作為,為村民提供體溫測量、口罩配備、房屋消毒等服務。這些舉措,讓村民感到溫暖和貼心。通過這個過程,村民對為什么要防控疫情,如何做好個人防護,會有新的認識。
需要注意的是,受限于知識水平、健康素養,對于村里反復強調的防護常識,并不是所有村民都能立刻接受的。有人就表示不解,覺得過年串門是傳統,“沒啥大不了的事”。另外,由于鑒別能力有限,面對網上紛繁復雜的信息,一個不注意順手轉發,就有可能“好心辦壞事”,以訛傳訛造成不良影響。這說明,農村的疫情防控工作,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結合地區實際情況,把疫情防控宣傳引導工作往深處想、向實里做,才有可能真正保障好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這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一次對農村基層組織、群眾基礎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檢驗。村干部輪流值班、黨員分片包保、志愿者站崗排查、村里能人積極倡導、在村村民互相監督等舉措多管齊下,有效減少了人員流動性,程度實現了對病毒的物理隔離。春節期間,村民普遍較為空閑,在一些地方,村兩委、駐村干部通過打油詩等形式做防護提醒,不僅普及了醫學常識,也有利于消除村民心理恐慌、增強村莊凝聚力。
為了更好應對疫情,于營村在縣鄉黨委、政府指導下,村兩委聯合黨員、村醫、駐村干部、志愿者等不同群體,全面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一些農村干部每天在群里總結防控經驗,討論下一步的防控工作。以敬業的工作態度,迅速掌握專業的工作方法,正是當前全國廣大黨員干部都在做的一件事。中國基層的疫情防控網,正是靠千萬基層干部“一針一線”織起來的。
不管是值班站崗,還是宣傳引導,疫情防控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自覺做好防控,正是基層干部群眾為疫情防控做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