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實習心得體會范文
心得體會可以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整個事件,突出自己的感受和收獲,例如:“這次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學會了如何更好地與人溝通。”怎樣寫教師實習心得體會范文?這里提供教師實習心得體會范文分享,供大家參考。
教師實習心得體會范文篇1
初中畢業后,我沒有讀高中,而是直接選擇了就讀師范學院,我想要成為一名老師,這是我很小的時候就有的夢想,為此我也一直在努力。五年的學習,讓我懂得了如何去做一名老師,如何去教導學生,但我還是不了解一樣東西,就是如何去做一名真正的教師。所以在畢業之后,我來到了__小學,做一名教師。
__小學是一間山間小學,我的實習,不如說是支教了。其實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我也曾有過掙扎,父母、同學們都有曾勸過我,不希望我來這邊支教,因為這里的條件實在是太苦了。但我最終還是下了決心,來到了這里。
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在這個小村莊里,住著一百多戶人家,離這里最近的城鎮在二十公里外,我也是經過一番跋涉,沿著一條小小的山間小路,才來到了這里。學校的校長校長對我的到來很是歡迎。在來到這里的時候,我有想過這里的情景,卻沒有想到,這所學校會是如此的破舊。僅僅只是在一片空地上建立了幾棟小房屋,一百多戶村民,幾十位孩子就在這里讀書,周圍是用木柵欄圍起來的校園“圍墻”,屋子的墻也黑漆漆的,孩子們的臉上、衣服上也是臟兮兮。他們對我的到來感到新奇,沒有對陌生人的害怕,而是懷抱著憧憬的看著我。和校長的聊天后,我得知上一位這里的上一位老師在一年前就走了,這期間一直都是他一個人在教導著幾十名學生,我不禁有些心酸。看著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下還想著學習,而我們在千里之外的過的又是另一種生活。這樣的對比和反差,讓我有些淚目。
這里的孩子們學習是很刻苦的,我從沒有見過像他們這樣渴求著知識的孩子,幾十名孩子就在這小小的白熾燈下讀書。一個班里幾十名孩子,大的9歲、10歲,小的不過6歲,都在一起學習。除了上課,他們還要幫家里做農活,這也是為什么第一次見到他們的時候,臉會是臟兮兮的了。
來到這里教學,雖然這里的環境并不好,總是會停水,也總是會停電,出行也不方便,但我卻一點也不后悔,我在這里找到了我作為教師的職責,肩負起了我的責任。我為能夠在這當教師而自豪,也為這些孩子們好學努力的精神而驕傲。我想要繼續下去,繼續在這里教導他們,讓他們能夠學習更多的知識,更好的成長。
教師實習心得體會范文篇2
到二中中已經兩個多月了,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這兩月之間,雖然現在回望像是一晃而過,但也的確是相當充實、相當豐富,每天有一群活力滿滿的孩子們相伴,有頂崗的同伴分享實習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情緒。
這其中,不僅僅是學生們在進步改變,我們也在一點點成長,我們從初登講臺的緊張不安到掌控全場的漸漸從容,從教學上的毫無法到有個人風格的試探摸索,從無暇顧及的關注個人到著眼群體的顧全大局。成長是在每一次的嘗試中,成長在每一次目光的碰撞中,成長在每一次言語的交鋒中,明顯地感受到自己的或多或少的變化,也欣喜地看到孩子們的一點一滴的進步,這些都是實習兩個月以,累積的最最珍貴也最最值得再去回味的東西。
在語教學上,從起初的模仿后再加工,到現在逐步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一直都在思考的問題是,如何讓語學習有趣起。學習本不應該是一枯燥無味的事情啊,更不應該成為學生肩上的負擔,那么在新改的大背景下,如何讓學科教學有趣起就成了許多老師要思考的問題和要努力的方向。梁啟超先生曾在《趣味教育與教育趣味》一中提到“趣味教育”,強調的是“拿趣味當目的”,趣味教育必須是以趣味為目的而不是以趣味當手段。誠然,增強堂的趣味性,而不是簡單的去迎合,樂學語是學生與教師都追求的一個目標。那么,該如何一步步提升語教學的趣味性呢。
首先,創設良好的情境,是學生能夠身臨其境,才可以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引起情感乃至心靈深處的共鳴;其次,教師要在研讀本的基礎之上,深入挖掘,在其中引導學生尋味樂趣,比如古詩可以讓學生在理解意思之上自己對古進行續寫和改寫,編寫成一個小故事,最后再以本劇呈現出,這樣不僅可以牢牢掌握知識,還鍛煉了寫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最后,在生活中學語,在語中感悟生活,要在教學上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堂的外延與外的外延相等,以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堂訓練與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教學的整體效益。
有老師告訴我們:“堂不是布道者的講壇,講臺不是表演者的舞臺,優秀的教學應是一種沉淀生活感悟的深厚,是一種播撒知識甘霖的自如,是一份激發創新思維的精妙。”要努力工作,盡己所能,用語言和字給學生以詩歌的陽光、小說的空氣、戲劇的雨露、散的土壤,以思想點燃思想,以自由引領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讓每一節都成為關照孩子心靈原鄉的啟迪時光。讓語學習變得有趣起,讓語教學變得有趣起!
教師實習心得體會范文篇3
隨著實習步伐的臨近,我對于這四個多月的教學工作有了一些認識。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的基本技能體現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鐘,精心的準備一堂課對于教學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對年輕老師的一種磨練。這幾個月以來,我感覺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不僅是在教學方面,在其他方面,例如:師生關系、同事關系、上下級關系以及人際交往的諸多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實踐出真知,更出能力,我的從教能力在頂崗實習中得到進一步提高。
想起幾個月前剛來到實習學校,滿懷著一腔熱血和激情,渴望創建一番新景象,可實際卻與我所想象的有很大差距。所以我首先就學會了面對現實,放低理想,尋求實際的目標。在期間,我深深感受到,僅僅憑一己之力是難以使自己成長的,一個人埋頭苦干并沒有什么實際意義,教學,是教和學的統一。要想使自己提高,就必須了解學生,尋求學生的配合,這樣,教學工作才能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幾個月的實習生涯,不僅使我的教學技能得到提高,而且我的生活能力也在加強。我們實習三人自己做飯、洗衣服、買菜,不斷摸索,也不斷的獨立。
特別感謝學校能提供這樣的機會給我,也特別感謝實習學校和老師們對我的幫助,我的成長離不開你們的照顧。通過實習,我也真正地明白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再迷茫。
教師實習心得體會范文篇4
光陰似箭,我走上三尺講臺已經有兩個月的時間了,在這段的時間里,在與學生接觸中,我揮灑了汗水,收獲了感動,也體驗到了教書育人的快樂。作為一個實習教師,我在茁壯成長,有一些心得體會和成長感悟。
1.言傳身教。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身教重于言教,一個好的教師應有健康的價值觀,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影響學生,點燃學生心靈中那支待燃的火把。
2.在教學實踐中培養自己處理偶發事件的智慧和能力。
由于實習教師教育教學經驗不足,一些課堂偶發事件會讓新教師陷于窘境。所以我們要在實踐中培養自己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偶發事件的智慧和能力。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預見到課堂的所有細節,而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作出相應的變動。”
課堂中學生的心理活動是千變萬化的,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難以預料的、但又必須特殊對待的問題,關鍵在于教師是否能準確迅速地判斷其性質,細致地觀察課堂中出現的任何變化,抓住教育契機,因勢利導,則可以將之轉化為有價值的課堂教學資源。
3.轉換角色,教學相長。
實習教師在完成由學生向教師的角色轉變過程中存在許多障礙,因而有不小的壓力,面對壓力,邊教邊學,教學相長。納爾遜·曼德拉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可怕的事情不是你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是沒有看到自身所具有的巨大潛能。”所以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
4.上進心,讓我們在成長路上走得更遠。
上進心是教師工作的內驅動力,實習教師要具有不斷追求博學的信念,保持上進的心態。“學不難,不厭卻難”,我們應在教學實踐中不厭其煩、不斷完善,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并時刻做好準備迎接挑戰,這樣,才能由合格走向優秀,最終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5.態度決定高度。
實習老師要備好課,把教學內容熟記于心,對學生要做到循循善誘。另外要積極聽優秀教師的課,不斷吸取其他老師經驗,并且要不斷的進行教學反思,不斷提高!
年輕是我們的優點,也是我們的缺點,因為年輕,我們擁有希望,因為年輕,我們缺乏經驗,這就需要在時間、空間上不斷地積累。對于教學我們有很長的路要走,任重而道遠。
教師實習心得體會范文篇5
在曲周實習已經兩個月了,一個學期的實習時間已然過去了一半。和孩子們相處的這一段時間,我看到了很多我之前完全忽略的教育細節,從各位老師那里學到了不少教學經驗,也從孩子們身上找到了很多教學靈感。
首先,面對孩子們,無論他們的求知欲是否強烈,我們都應該懷著滿腔熱血地去良心教學。最近,我感覺班上有部分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他們覺得自己學習不好,對考大學不抱任何希望,而且感覺學習枯燥無聊,在學校的生活很沒意思,只想著把初中念完就出去打工,完全找不到學習的動力和意義。所以,平時在堂上并不認真聽講,作業也不按時完成,交上也是馬馬虎虎應付了事,有一次竟然出現了三分之二的雷同作業,這讓我非常生氣,甚至產生了懈怠教學的情緒。但是慢慢冷靜下,我想,教學中的這些不如意,我們不僅僅要從孩子們身上尋找原因,更要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在引導孩子們樹立正確學習觀的同時,還應采取更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一點點喚醒他們心中的求知欲。
其次,若想把一個班級管理好,一定要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作為教師,不僅僅是單純地傳授知識那么簡單,班級管理也尤為重要。作為實習生的我們驚嘆老教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素養,他們在學生面前很有威信。而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卻羨慕我們的年輕,他們說我們跟學生的年紀相仿,和學生的關系更好。確實,孩子們更愿意跟我們玩,有什么心里話也喜歡找我們聊,一開始我覺得這樣也不錯,能夠更了解孩子們的真實想法。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后,我意識到老師和學生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師生之間也要遵循“刺猬法則”。當一個老師跟學生玩熟以后,學生會覺得這個老師很好說話,不會真的懲罰自己,所以在堂上也敢搗亂了,作業也不好好寫了,老師的話也不聽了,總之,老師在學生面前毫無威信可言。這樣不僅擾亂了班級管理秩序,同時也會使教學成績急速下降。年級校長跟我們說過,能讓學生既敬畏又喜歡的,才算一個優秀的教師,如果還不能同時做到這兩點,那么首先得讓學生敬你畏你,這樣教學才會有成果。我覺得這話很有道理,在師生關系上,可以跟學生做朋友,但前提是老師得在學生面前有威嚴,而且一定要保持距離。這樣既不會使老師高高在上,也不會使老師和學生互相混淆身份,這是班級管理中的一種最佳狀態。
最后,在教學中我們要合理安排教學進度,幫助孩子們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每個學校或者班級的學生基礎都不一樣,這就需要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去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目前我教的班雖然是學校的實驗班,但由于是鄉鎮初中,孩子們的學習基礎不太好,所以講的時候得放慢速度,重點講解基礎知識。另外我們要引導孩子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各階段的學習目標,而且在他們實現目標的過程中加以幫助和督促,對他們的成績給予肯定和獎勵,讓他們的成就感化作繼續學習的動力,使他們慢慢的真正喜歡上學習。
教育之路很漫長,我的所想所感還很青澀,甚至膚淺。不過我覺得,先做好想到的,才會看到更多,才能不斷地進步。也許這個時間很漫長,做起也很難,但我相信,我會和孩子們一起努力,一路前行。
教師實習心得體會范文篇6
已經開學一個星期,和學生們也相處了一個星期,不知道自己的課在同學們的心理留下了什么印象,于是在周一上完課后便讓同學們寫下他們對歷史課的建議和想法,以及對歷史課的期待。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了解學情的機會,在收到學生們的建議之前我也想了很多,他們心中的歷史課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他們對歷史課又有什么樣的想法呢?在收上來這些建議和想法后,才猛然發現,自己處于老師的位置上,用的是自己的想法在給他們講授歷史課程。自己認為有的知識比較簡單便很快就講過,但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是第一次學,很多知識還不知道,他們需要老師去充實他們的知識面,而不是很快就講過去。
這些建議中有的學生說,老師您講課很負責任,但是有的時候說的比較快;有的說,老師您上課有時聲音有點小,后面聽不清;還有的說,老師我的歷史成績不太好,我想好好學習提高一點成績等等,很多的建議和想法,每一個字我都認認真真的看過,因為我知道這都是同學們真誠地寫給我這個老師的,自己既然站在講臺上就要對他們負起責任,不能辜負學生們每一個求知的眼神。看著這些同學們的反饋,我及時地進行思考,回想自己在班上上課時的表現,便決定慢慢調整授課的方法,希望能讓更多的學生喜歡上歷史,更多的參與到歷史課堂上來。
第二天上課,我下意識的放慢語速,走到學生中間,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并且讓同學們自己找知識點,思考問題,讓他們主動參與課堂。同時,比較重要的知識點我會多重復幾遍,不讓每一個學生掉隊。并在適當地時候使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圖片,讓學生們開闊視野,拓展知識面。通過自己的這些改變,同學們也許感覺到了,表現很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下課后很大聲的和老師說再見。我看到了學生們歷史課前后的變化,看到了他們學習歷史的熱情。在那一刻,作為一名剛剛教他們的實習老師,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
通過這次學生們的反饋,自己能及時地發現在教學中需要改進的地方,思考自己的不足,并做出改變,帶給學生們真正想要的課堂。這,就是自來到這里的意義,也是自己一直努力追求的東西。
教師實習心得體會范文篇7
在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中,堂中的學習固然非常重要,但是合理的作業練習卻能夠使學生成績更上一層樓。所以,為了讓自己的教學質量和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我們要科學的布置堂小練和后作業。
在我們進行正常的堂教學時,我們可以在堂里穿插重要知識點的小練習,讓學生能夠掌握并應用。堂小練習能夠活躍堂氣氛,而且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以在選擇堂小練習的時候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和興趣愛好選擇,比如小練習可以生動有趣,貼近生活,而且能夠很好的體現這節的核心內容。堂小練習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但我認為最好是能夠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所以討論、合作探究的開放性習題很適合作為堂小練使用,作為合格的教師我們平時要多注意收集類似的習題。
后作業是教學環節中必不可少的一環,因此我們教師要充分重視后作業布置的方法。首先,后作業的量我們要適量選擇,不是說學生有多少后練習題我們就讓學生做多少,否則就會出現學生一直在抱怨作業堆積如的狀況,容易出現倦怠心理。甚至可能導致學生互相抄作業,從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我們可以根據我們所講內容制定作業的量,如果一節的內容是歷年考試的重點,那么教師就需要適當加大作業的量,但我們要從學生已有的水平出發,對練習冊上面的習題進行精簡,而且我們要通過其他渠道給學生挑選合適的習題。
然后,每個班里的學生的程度不一樣,所以在布置后作業的時候我們要考慮到這一點,不能讓作業太難,作業難度太大可能導致學生的自信心受到打擊,很難找到學習的樂趣,而且也很難有效地掌握知識。所以我們可以在作業中留下選做題,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去探究嘗試。作業的難度太小則容易導致重點知識掌握不夠充分,這樣對學生成績的提高也沒有益處。所以好的后作業一定是難易適中,有難有易,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自己的體會和感悟。
作為合格的人民教師,我們的責任就是讓學生掌握知識。因此,在我們不斷探究和改進教學方法的同時要不斷總結布置后作業的經驗,讓學生最有效的在作業中獲得知識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