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行業實習日記范文
一天終于結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獲的,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并且記錄在日記里了。那么什么樣的日記才合適呢?
服務行業實習日記一
今天看到了幾篇關于酒店管理的文章,我懂得了服務意識的提高是酒店贏得顧客的關鍵:對于一個酒店來說,服務是形象之本、競爭之道、財富之源。服務質量的好壞關鍵在于服務意識的提高所以平時我們應做到:微笑露一點,行動快一點,腦筋活一點,效率高一點,理由少一點,做事勤一點,度量大一點,嘴巴甜一點,脾氣小一點,動作輕一點。而在飯店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是彬彬有禮的服務人員,規范的操作、職業的微笑、謙恭的神態,讓客人無時無刻不受著禮儀文化的熏陶。處于社會中的個人永遠都在受著周邊人的影響,所謂人以群分,禮儀文化不僅使飯店人素質提高,也在有益地影響著客人,提升著整個社會的素質與涵養。新到一處,客人落腳飯店,總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多了解當地的地域文化、風土人情、景觀特色。飯店人對此都應非常熟悉,飯店只是一個單體的.建筑,只有在地域的大背景下,他才有了厚重的底蘊,有了文化的背景。對于外地客人而言,他們來到這里或者為了這個地方的景觀特色,或者為了商務辦公,基本上不會沖著一個單獨的住宿環境而來。因此飯店需要有一種功能,能夠憑借地主的身份為客人提供盡可能多的方便。比如介紹當地的旅游資源,比如在當地進行商務辦公的路徑指點。這樣,飯店才真正成為地方與外界溝通的一扇窗。還有一種稱之為“解困文化”,也就是幫助客人解決難題的知識提供能力,金鑰匙文化就是典型,滿意加驚喜,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服務行業實習日記二
所學知識要用到實際工作中,需實踐的經驗,要下大功夫。在當服務員的過程中,我總把自己當作是個管理者來看待公司的日常工作,從一個領導者的角度來考慮著一些問題,總想著用所學過的管理方法與經驗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去,但我發現,儲存在我腦中的知識少之甚少,即便是些管理方面的知識,都未能想起一些,更何談得來運用。那時我才發現我所學到的并沒有那樣的豐富,掌握的并沒有那樣的牢靠,就象一個不會打仗的戰士,卻拿著槍矛站在了戰場上。大學四年之后,我是否也會象現在一樣,沒有準備好就踏入社會?其實這就讓我學會了一種緊迫感,讓我學好學更多掌握更多的緊迫感,大學四年并不漫長,也并不空閑,需要我們學得其實很多,只是我們還沒有真正的發現。所以我還在不停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步。
服務行業實習日記三
剛到酒店時,認識了一位作推銷的肖大哥。只要有空就會跟我門說要怎么成功,人生要有夢想之類之類的話。剛開始他給我的印象是個挺有報復有文采的人。他也曾經勸我說涉及一下那個行業。說實話我也確實心動過,但跟父母交流后他們就說離這類人遠點,因為他們只是想要業績。在此我沒有說肖大哥是個壞人,有時候也挺可憐他被人利用而不自知。時間久了有時候就發現這些處于社會底層打工的人有些是精神有點問題的,這是被社會形勢所逼迫的吧。1000多塊的工資要租房子養孩子老婆,這些錢能干嗎呢?再想想自己,同樣是1000多的生活費,不用供房不用養人,對于我來說就已經不夠了。若是伙食費還能有點剩余。只要一出門逛街,那真的是一點都不會剩的了。于社會底層的人,確實有著那些遠大美好的夢想,有時候夢想可以實現。但如果現實一點來說,空有那些夢想又有什么用呢?現在很慶幸自己能在不錯的環境中成長。很慶幸……
服務行業實習日記四
天是忙碌的一天,早上400多人的早餐,中午還要有200人的餐。忙也忙不過來,還問了宴會派借人手。但是,每次過來幫忙的人為什么都是杵在那里動也不動,看到活了也不去干呢?難道我們不是一個團隊?從幫忙的時候就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有些是干得比什么都多,有些卻是傻傻的站在那。這就是酒店的員工不夠團,像盤散沙。這就是酒店的質量為什么總提不上去的原因。我不是在這里說些消極的東西,而是客觀的表達我對現在這酒店的看法。夜已深,只有說這么多,晚安!
服務行業實習日記五
周四下午,部門經理說要給我們培訓,我以為是給我們講一些關于酒店方面的知識,但她說的第一句話就否定了我當初的猜測。她說,只是想以聊天的形式,談一下我們對未來的規劃,并給出她個人對我們的一些建議。部門經理在酒店工作了五、六年,可以說是非常有經驗了。她對人生有著獨到的見解,用自身的經驗現身說法。她告訴我們一定要重視對英語的學習,過硬的英語水平會在將來我們應聘工作時為我們增加成功的幾率。哪怕是應聘和我們專業不對口的工作,即使專業性的知識并不很了解,但英語的聽說能力強還是很有可能找到好工作的。除此之外,還建議我們去學一些手藝或繼續深造,要有一技之長,從而拓寬我們的就業面,這樣找起工作來就不那么困難了。
服務行業實習日記六
過了沒幾天,我們就開始學習擺臺、折口布、傳菜、上菜、撤臺,這些所
謂的必須做的本職工作外還得兼職勤雜工,什么扛桌子椅子、鋪地毯等一些臟活、重活、累活都是他們男服務員們的事情。更讓人不可理解的是酒店的上班時間是9小時工作制,我不知道這樣的作息制度有沒有違反《勞動法》,可是作為一名有血有肉的人來說都有自己的一個最低的底線,因為人畢竟不是一臺機器,可以用來隨心所欲地使用。
開始工作的那幾天確實令人叫苦不迭啊,每天除了干活還是干活,最受委屈得要算是腳了,每天9小時的站立使得雙腳產生了嚴重抗議,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找個地方坐下了休息一下。令人向往的人性化管理和殘酷的實際之間的差距由此可見一斑。
員工代表著整個酒店的形象,這是酒店VI設計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好的員形象不但能使得員工更加精神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員工制服更體現出一個企業的一種內在的文化,沒有文化的企業如同一個人沒有了靈魂,那只不過是一具行尸走肉罷了,缺少了士氣的企業又何來效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