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社編輯實習心得體會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報社編輯實習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報社編輯實習心得體會1
文筆好的好處就是可以將來做一個作家或是記者,報社編輯也是不錯的。我的專業就是中文,雖說不是很熱門的專業,但是我還是會做到最好的。
光有好文筆是不行的,我還要有寫文章的素材,出去實習時一種很不錯的選擇。在實習中既可以接觸到新鮮的事物,也可以鍛煉我的實踐操作能力。
轉眼一個星期就過去了,我的實習生活已經過了有半個月時間了。
我的記者線上還是沒有多少新聞,我只能自己想辦法。在經濟部不像在熱線部,新聞不多,而且關鍵的是我沒有新聞線索。正在尋找、整理自己要做的題目,確定題目以后可以自己有針對性地去外面跑,自己寫了,算是自己策劃、實施了。
星期四時我聽到朱總和省會新聞部的王海科記者說去采訪,要帶一個實習生,我馬上就給王記者說那帶我過去吧。后來我就和他去黃河飯店在鄭州市咪表聽證會場了。當天去會場的中央和地方的媒體有好多家,央視、中青報、河南電視臺、大河報、河南商報等都去了,因為咪表聽證案在全國來說應該是第一次,所以受到了比較大的關注。由于裝備比較簡陋,還好王記者拿了一個mp3可以錄音,我就帶了一個筆記本。回來后就以自己做的記錄寫了段稿子,給王記者通過qq傳過去了。感覺自己寫的稿子還是很差勁,因為自己對這個案子本身不是很了解,關注的也不夠,所以有些基本的內容都會出現差錯。寫的稿子基本的事實是比較清楚,但是不像新聞,那種導語與串詞不熟悉,不是那種流暢的新聞報導。
星期五帶我的記者說有一個會議要去,是“創新河南 產業河南”高峰論壇,主要是圍繞《河南mba經典案例集》的編撰出版的,由大河報高級編輯王熙珩女士任總策劃人的,由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河南各行業企業老總參加的會議。我和施彩英記者、經濟編輯部主任陳素紅、攝影記者閻義文去的 。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記錄,施記者他們出去采訪在會議上發言的比較著名的人物。中午在樓下茶座還對河南塞思口腔醫院的何寶潔先生(塞思入編案例集)。回來后就以自己的記錄寫稿子,因為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訓,記錄的比較詳細,自己又拿了錄音筆,加上有一些相關的資料(material),稿子寫的還算比較順利。不過還是存在導語、新聞事件串詞的問題。
我認為在實習時還是多比較自己寫稿和老師的差距、注意看一些新聞觀念比較新穎的報道(新京報、楚天都市報、中青報冰點周刊等)、見識記者真正的生活狀態等是很重要的。我現在離畢業還有2年時間,在這兩年里我認為只要找到自己和一個合格的記者的差距而努力,等我以后走上記者這個崗位會能更快的進入狀態。
剛來,報社企劃部的夏老師接待了我們,后來經過較慢長的等待(部門之間協調加上記者也比較忙)我們幾個人被分到了新聞采訪部。我是跟著經濟新聞部的施彩英老師跑新聞,施老師因為培訓加上也沒有她那條線上的新聞,所以我就在報社看看報紙、打掃衛生、上網看看新聞和評論等。我現在為止發的唯一一篇稿子是馬紀朝老師讓我寫的關于用手機給小靈通發短信的報告!
報社編輯實習心得體會2
新聞專業在大二沒有實習的要求,但是兩個月的暑假,自由又珍貴,我想借這個時間好好地鍛煉一下自己。 看到長江日報光谷編輯部在招聘實習生,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投了簡歷。“你后天帶著筆記本電腦和作品過來面試吧。”兩天后,我收到了編輯的回復。
我帶著兩年來在文新社新聞部和人文記者團里創作的一些作品來到了編輯部,簡單的面試之后,我被分配給了一個大學畢業剛滿兩年的小姐姐。 “老師,跟我說一下你們的工作流程唄。”因為怕當面問會有點尷尬,我戰戰兢兢地在微信上和老師聊天。“哈哈哈,其實你不必叫我老師,叫我學姐就好。”得知小姐姐是文華新聞系畢業的直系學姐之后,我瞬間安心了許多,和學姐的交流也越來越自然。 由于之前在學校里很少接觸微信排版,所以實習的第一天主要是熟悉各種排版軟件以及微信排版的流程。Ctrl+c、ctrl+v,從零開始學的我顯得生疏又笨拙。和我一起來實習的還有兩個其他學校的小伙伴,三個人彼此切磋,一起討論,自我感覺還小有進步。
我的第一篇正式發表的作品是“武漢市發改委”微信公眾號的“一周速遞”。從找選題、找資料開始,一個人做了整整兩天時間。最后給老師一看,還是錯漏百出。當時老師幫我反思了一下,主要原因還是太粗心了。“微信排版是慢工出細活,你要面對的是千千萬萬雙挑剔的眼睛,所以越是細節就越要把握好。”指導老師的教誨確實是醍醐灌頂,想到自己之前做事拖拉又散漫,才明白一個養成一個學習工作的好習慣是多么重要。
實習給我的另一個收獲是認識了很多優秀的人。一起實習的,大多是985、211大學的大二大三學生,在觀察與交流中,我漸漸的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他們的想法很多,但是做的永遠比說的多,做的永遠比說的要好。我也很佩服他們的學習能力,總是能用最快的速度,學好一項全新的技能,我想這與他們年復一年堅持下來的求知若渴的學習狀態是分不開的,他們確實值得我學習。
總而言之,實習不久,收獲良多。新學期也快開始了,怎樣在大三的時候利用實習得到的經驗教訓指導我去更好的學習,是我正在思考的問題。
報社編輯實習心得體會3
恍然之間,在江西日報實習的日子已經結束,卻依然清晰地記得在江報的點滴:每天早上分發報紙、跟著老師出去采訪、坐在電腦前寫稿……歷歷在目。對于在報社實習,個人覺得經驗不算很豐富,但卻是我終身受益的寶貴財富,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以及身邊實習朋友的所見所聞,我來說說這兩個月的收獲。
首先在認識和態度上,要認識自己、認識報社、認識報紙,要有積極進取的學習態度。認識自己,即看看自己究竟適合于哪種風格的媒體,做任何事興趣很關鍵,對某份報紙的興趣也能成為一個積極努力的因素;認識報社,即對該報的背景和最新動態有所了解,這對于以后的實習生活或多或少有作用;認識報紙,即要知道報紙的整體宗旨、風格,版面排版設置、記者編輯等都不能落下;態度,即要保持積極進取、努力刻苦的學習態度,俗話說態度決定一切,有正確的態度可以化解各種困難。
其次在禮儀舉止上,對師長要尊敬有禮貌,個人行為則要落落大方。從進入報社到辦理相關手續到正式在報社實習,整個過程都要有規范的言行。到了所在實習部門,不管是否認識,要主動跟記者打招呼。給各位老師留下第一印象,良好的首因效應是邁向成功的關鍵一步,做好這一步,實際上就意味著你已經取得了一個不錯的開頭。
之后便是自己的實習生活了,你必須熟悉自己報社的日常運作流程。就拿我經歷的來說,每天早起是一個很不錯的決定,這樣可以從我們部門的收發室拿到報紙,然后分發給主任和記者。試想一下,對于一個媒體人來說,每天可以盡早享受到“精神食糧”是件多么開心的事情。
很多實習的同學認為呆在報社很無聊,每天都是坐著看看報或者是在記者電腦上上網,周而復始,其實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對于一個剛來的實習生,記者老師們對你的了解還不夠,不放心把一些采訪報道任務交給你做的,而你需要做的就是認真處理好每一個細節,積極主動地跟記者老師交流一些想法,談談自己在學校的一些經驗,讓記者老師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你。多給記者提供新聞線索也是一條拉近與記者老師距離的好辦法,這樣他就會重新認識你,給你更多的鍛煉機會。
剛開始是跟隨記者采訪,這是學習的機會,不管是會議新聞、突發事件還是人物采訪,都可以學到在課本和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看看記者老師是怎樣完成采訪、寫稿等工作的,在這個過程中還要不忘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自己該怎么處理,在老師疑惑或者有遺漏的時候適時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這都有助于記者老師更好的了解你。相信經過這樣一段時間的努力,就很有可能獲得更多的采訪寫稿的鍛煉機會了。總之,能成為記者老師的得力助手,實習任務就成功了一半。進入報社實習就已經說明你是報社的一份子,尤其是自己單獨出去采訪,更應該做到不卑不亢,不能損壞報社的榮譽,也不要丟掉自己的自信。試想你的采訪對象面對的是一個沒有自信的記者,又怎么可能認真配合你的采訪呢?只要好好準備亦或是做到隨機應變,都能把任務圓滿地完成。
作為一個新手難免會犯錯,不必太擔心犯錯,否則容易畏首畏尾,工作做不好。遇到不懂或者疑惑的地方要大膽地向記者請教,不要硬著頭皮不懂裝懂。只有勇于面對錯誤,及時認識到差距才能更好的改變自己,縮小差距。
給你一個新聞線索,要做好充分的準備,采訪前惡補相關知識,記者需要有全面的知識,這一點也不假,不能算精通,但至少都能略知一二,這就是一個記者最基本的素質。在采訪過程中,針對一些比較專業的名詞都可以大膽地向專家學者請教,對于存在疑惑的問題也可以在采訪結束后作進一步的了解。做人物訪談更要有一個充分的準備,不要小到雞毛蒜皮的事情都去提問,這樣會顯得你不認真、不專業,尋找共同的話題是營造良好采訪氛圍的好方法,你還可以根據采訪環境來做更進一步的訪問。采訪結束后不要急著離開,留下對方的聯系方式很重要,這對于你寫稿時進行查缺補漏是一個合理有效的善后環節,不要讓自己陷入談話已結束,問題還沒弄清,而采訪人已不在的尷尬局面。
我們要平靜對待實習期間的寒冬,不能過于擔心自己沒有發稿機會,在遭遇寒冬期間,也要積極完成老師給的任務,積極尋找選題好好鍛煉。
一個人不管從事什么樣的工作,時間長了都會感到厭煩和苦惱,但是必須學會去調整。也許你是興趣使然,但是長時間的重復工作也必然引發疲倦,調整很重要。記者其實是一個很新鮮的工作,因為他每天都可以接受很多信息,可以了解很多社會最新動態,當自己心情不好可以嘗試重新布置下辦公環境、與別人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等等,這都是很好的減壓排壓的方法。當然,這也要因人而異,我覺得自己每天在報社的工作都是新鮮的,因而沒有感到過厭煩。但是不排除時間過長帶來的問題,我覺得適時調整自己的心情是應對工作情緒的很好辦法。
實習生活即將結束,凡事都應該做到善始善終,結束實習也必須好好對待。無論以后是否會從事這一行業,多一個朋友都會對你的發展有所幫助。尤其是記者的交際圈子很廣,也許能給你的求職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準備一些花費不大的小禮物,心意最重要,在我實習結束前,幾個實習的朋友送給每位文體部主任、記者一副卡通手繪畫“江報文體部一家親”留作紀念。
實習結束仍不忘適時的聯系,有好的新聞線索也可以再次跟記者們聯系,擁有很廣的人際圈、新聞源是記者又一個必備的條件之一。要相信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
報社編輯實習心得體會4
一、真真切切的認識了黨報,實實在在的做了一回記者
《_日報》是_市的黨政機關報,在沒有來到報社之前,我對于黨報的性質、辦報原則、黨報的編輯過程以及發行都不是特別的了解,但是經過一個月的實習,我深深的感覺到了它的強烈的黨性;也知道了這份報紙是不對外銷售的,它主要是發送至各個政府職能部門、各個單位黨政機關的報紙;更懂得了它的辦報原則和指導方針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為社會服務的。
《_日報》體現著與時俱進的思想,時刻保持著為黨為人民服務的理念,這是我最大的感受。這份報紙是一份四開四版的,每天出版(星期天除外),而且都是對_重大新聞的報道,一般有一個版面是轉載《人民日報》上國家的重大新聞,偶爾有兩個版面是轉載新聞。同時《_日報》還有兩個特刊:《文化前沿》(星期一出版)和《財智時代》(星期三出版)。在實習期間,我還發現在《_日報》上又是刊登的新聞會是這兩三天之內的新聞,而并非所有新聞都是當日的。根據陸定一先生“新聞是指新近發生的重大時事的報道”這個定義,這樣發布新聞也是合情合理。是我以前那種古板的想法有了不同,也是我保持著學習的好奇心。
同時在實習期間,我還對_日報社攝影部有了些許的了解,進去實習后才知道,原來一般記者出去采訪是不需要拍攝新聞圖片的,要上報的主要圖片都是由攝影部派人去拍,而新聞記者只是負責記錄現場和撰寫新聞稿,圖片會由攝影部的記者直接發送到主編那里,分工非常明確致使我的相機完全沒有發揮作用也使我沒有發表新聞圖片,但還是拍攝了一些難得的新聞照片留著給自己做紀念了。
最后還有一點,就是關于記者采訪內容的感受,因為是黨報所以《_日報》的記者們采訪的群體基本上都是市委市政府,個政府職能分支部門,采訪的內容基本上都是關于工業、農業、經濟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等與政府政績政府政策相關的內容。很少有其他方面有趣的內容與晚報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一眼便可以看出來。一般有些軟新聞都還是謀殺案、天文奇觀之類的事件。
這感受這份黨報的性質之后,我跟隨老師先后采訪了_縣農村信用合作社、仙桃市考察團、市委常委考察園區經濟建設、市委常委擴大會議等,通過對這些人物這些事情的采訪進一步使我感受到了《_日報》的性質以及加強了對黨報內容的了解和黨報新聞的采寫。
二、實習指導老師的專業水準和新聞敏感性
此次實習過程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的指導老師彭老師對于新聞的敏感性以及他對于報紙的熱愛,對于記者這份職業的喜愛。指導老師的專業水準和新聞素養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這也成為我在實習期間不斷前進不斷努力的動力。
指導老師是90年代初文學專業的學生,在新聞媒體單位工作已近15年,在報社也可以說是主筆記者了。他主要負責每個星期《財智時代》的撰寫和編輯工作,是這份特刊的主編。這份特刊主要是報道經濟方面的新聞,主要采訪的就是各大銀行、信用社、政府稅收部門以及各種經濟報告會。與這些單位和部門打交道需要對國家經濟政策非常了解,還要掌握各大銀行的辦行原則以及他們的借貸款方針政策,更主要的是要把我他們對_經濟發展的支持和做出貢獻。對于一個大四的新聞專業的學生來說,這真是個難題,因為這里面關于經濟專業方面的知識非常多。
報社編輯實習心得體會5
一.實習動機:由于對新聞寫作有很深的興趣,通過自學對新聞的定義、基本要求、寫作及出版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想通過實習將這些理論與實際的應用相結合,在報紙出版的實踐中感受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別是新聞寫作方面總體把握的能力,暑期報社實習心得總結報告。
二.實習目的:了解報紙出版的過程、學習新聞寫作的采編流程,對其進行分析,并結合所掌握的理論達到提高自己對新聞認識的目的。
三. 實習任務:學習報紙上已發表的新聞作品、下各專業廠進行現場采訪。
四. 報社概況
1. 基本情況:位于廣西賀州市地委政府大樓對面
2. 報社簡介:
五、初步認識:報紙是一種輿論工具,它對于社會生產生活各個方面的重大影響,特別是在特殊時期中的特殊作用和意義。?報紙作為一種媒介載體和一種輿論工具所固有的屬性,以及發展中無論用何種方式都不可逾越的固有規律。報紙內容堅持的四個基本點——時政新聞是支點,娛樂新聞是亮點,社會新聞是賣點,經濟新聞是看點。
實習狀況
從7月12日到8月23日日我在《桂東電視報報》《桂東生活周刊》報社進行了五個周的實習
第一天到日報社會新聞部報到時,心里有點忐忑不安,看到編輯記者來來去去的忙碌身影,不知該從哪里入手。部里幾位老師都很慈祥熱情,對我的鼓勵和幫助,很快消除緊張,融入工作狀態。
接熱線電話,有價值的新聞線索,拿起筆簌簌寫了起來。新聞最容易忽略的是一些事實細節,比如人物、地點、時間必須有確鑿的事實依據。否則可能會引起不良后果。打電話四處查找知情者,經確認證實后,一想到自己肩負的采訪任務
為了能我更全面地了解新聞報紙出版工作的全貌,報社領導安排我在采訪、編輯、出版、校對、發行等部門工作,使我受益匪淺。
有時出去采訪,有時坐在報社的電腦前,敲打著鍵盤,記錄下自己當天采訪來的新聞。
四處“轉戰”,有時也跟著記者出去采訪,心得體會《暑期報社實習心得總結報告》。
講述了新聞部需要注意我們先從學習報紙作品開始,
對于主任給我們安排的新聞采訪任務,我們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和極高的積極性,
在辦公室接聽讀者的來電,在電話中發現有價值的新聞,便會和記者老師一起前去采寫。
我深深感受到了報社的文化氛圍,
到不同的地方,看種不同的人,漸漸適應了這樣的生活,
大體了解辦報理念和流程,以及作為報紙出版的載體——報社的運行情況和規律,也有了些個人的感悟和想法,
熟悉環境,先把工作組的人交流交流。
實習工作
從自身:
1實習不是被動的學習,在實習崗位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同時也要注意創造性的發揮,和實習單位多多交流,成功轉換角色的方法。
2要給自己定好位。在態度上要把自己當成學生,虛心請教;在做新聞采訪時,把自己當成一個工作人員,愛崗敬業,嚴于律己,爭取多寫新聞,多發新聞,維護新聞的客觀、公正。
3要多動手寫。做記者必須腿勤,嘴勤,筆勤,一個新聞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組織稿件。同時自己要主動動鍵盤寫稿,
4工作認真扎實,做就要做到最好。讓觀眾更快更易得到最新消息。
從單位:
單位都希望有新人才的加入。實習生剛走出大學,所欠缺的,是社會經驗、職業素養以及一些基本的工作技能,所以實習生必然會從接電話、發傳真這種基本的工作做起。要真正要學到東西,不僅要從點滴開始累積,更要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多觀察、體會實習單位的工作習慣與文化氛圍,不斷地發現、發掘自己能做的工作,循序漸進地進入工作體系。最大的實習心得,就是要利用實習的機會,想清楚自己要走的路,趁著實習多聽多看多認識人,提高求職的綜合素質。人際關系的處理和學習也是頭等大事,和讀書相比,實習常常能得到一些寶貴的人脈資源,這些都要好好把握,以后都可能有助于求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