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內科實習心得體會
在寫心得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包括學習方法、思考方式、問題解決方式等方面。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關于內科實習心得體會,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關于內科實習心得體會。
關于內科實習心得體會篇1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實習已經結束了,今天轉到了呼吸消化內科。
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里的感觸就是臨床和理論有太大的出入,可能是實習的第一個科室對一切還是很陌生。平時覺得那些病離我們很遠,但是在這個科室腦梗,腦栓,腦出血很常見,長期臥床的病人也很多,氣管切開的病人,PICC的病人也有,特別是昏迷的病人。覺得他們很痛苦,所以一開始不敢給他們打針,害怕沒有一針見效,讓他們更加痛苦。后來11床陪護叔叔說:“小范,實習就是要練,如果害怕,那就學不到什么,你現在可以在他們身上練習,反正打疼了他也沒有感覺”。我克服自己的恐懼去給他們打針,終于從一開始每天給周明明打針一針見血,到現在可以給他們都可以打了,不在恐懼害怕,那么的沒有信心。老師說這是第一步,做一個護士如果不會打針就什么都不要做了,靜脈留置針還不會,一直不明白那個像蝴蝶翅膀的東西怎么可以到靜脈然后慢慢退出來。每次看老師做自己不敢動。21床陪護阿姨一直笑我第一次肌注針時整個人抖的厲害,手一直抖,全身出汗把護士服都打濕了?,F在已經克服了給病人做護理時內心的緊張,因為知道如果我緊張,病人會更加緊張,這樣子只會讓他們更加痛苦。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安全的需要是很重要的。馬斯洛的層次需要理論認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依次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人們滿足較低層次需要的活動基本相同,各需要層次之間可相互影響,當基本需要被滿足的程度與健康狀況成正比,所有的需要被滿足后就可以達到的健康。在臨床上很難做到滿足病人所有的需要,但是作為醫(yī)護工作者我們可以盡自己努力去滿足他們的需要,以促進生命健康。
在臨床上工作會發(fā)現自己所學的知識是那么的有限,生命醫(yī)學是永遠沒有止境的,每個病人都是不同的,一樣的疾病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不一樣現在有那么一點點后悔當初選擇這個專業(yè),因為害怕自己很冷血。每天面對的都是這些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的人,從一開始害怕去傷害他們,到現在每天在他們身上練習,給11床測血壓的時候他突然眼睛一翻,發(fā)出一個聲音,那一刻我真的感覺到了死亡的氣息,整個人都快要倒下了,還是堅持把血壓測完平靜的離開;當3床奶奶對我說:“孩子?。∥乙懒?,你不要哭?。 蹦且豢唐鋵嵨液孟肟?,但是我不能哭,我還要很平靜的去安慰她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莫過于此。也許明天或者下一個班哪個床就空了,會失落,會難過,但是沒有眼淚,也不能有眼淚。生命不相信眼淚。
一個月基本的護理從打針配藥,口腔護理、會陰護理、氣管切開護理、骨牽引護理、膀胱沖洗護理、PICC護理等都學會了,但是需要學習的還有許多,生命不止,永不停息。我無法保證自己是否可以在這個崗位堅持多久,但是可以保證對待每個病人用12分的熱情和真誠,不再恐懼,不再充滿激情,用平常心對待每個病人,生命存在的每一秒讓我們攜手前進。
關于內科實習心得體會篇2
在老師的悉心指導與耐心帶教下,認真學習關于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學習貫徹__大精神,積極參加醫(yī)院組織的醫(yī)療事故護理條例培訓,多次參加護理人員學習,通過學習使我意識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民群眾法制觀念不斷增強,依法辦事、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現代護理質量觀念是全方位、全過程的讓病人滿意,這是人們對醫(yī)療護理服務提出更高、更新的需求,因而豐富法律知識,增強安全保護意識,并且可以使護理人員懂法、用法、依法減少醫(yī)療事故的發(fā)生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我在實習過程中,非常服從院里的安排,只有這樣才能感受集體的力量,認真履行實習護士職責,每天都是按時到醫(yī)院上班,從來也不遲到,看到那些小孩我就很喜歡,每次扎針我都認真負責。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嚴格要求自己,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關心病人,不遲到,不早退,踏實工作,努力做到護理工作規(guī)范化,技能服務優(yōu)質化,基礎護理靈活化,愛心活動經?;瑢⒗碚撆c實踐相結合,并做到理論學習有計劃,有重點,護理工作有措施,有記錄,實習期間,始終以“愛心,細心,耐心”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腳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為患都提供優(yōu)質服務,樹立了良好的醫(yī)德醫(yī)風。在各科室的實習工作中,本人嚴格遵守科室制度,按時參加護理查房,熟悉病人病情,能正確回答帶教老師提問,規(guī)范熟練進行各項基礎護理操作及??谱o理操作,正確執(zhí)行醫(yī)囑,嚴格執(zhí)行三查七對,能規(guī)范書寫各類護理文書,及時完成交接班記錄,并做好病人出入院評估護理和健康宣教,能做好各科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護理工作,認真執(zhí)行無菌操作規(guī)程,能做好術前準備指導,并完成術中,術后護理及觀察,在工作中,發(fā)現問題能認真分析,及時解決,能熟練進行內,外,婦兒及重癥監(jiān)護等各項護理操作,對各科室的急,危,老,重患者,能迅速熟悉病情并做出應對,在搶救工作中,一絲不茍,有條不紊,得到了患者的信賴和好評,同時,本人積極參加各類病例討論和學術講座,不斷豐富自己的業(yè)務知識,通過學習,對整體護理技術與病房管理知識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和了解。
在醫(yī)院實習的這段日子里,我的護理水平和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和改善,以上整理的護士出科小結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參考價值,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的認識自己,做一個對社會有意義的人。
關于內科實習心得體會篇3
20__年6月13日,懷著彷徨與向往的心情踏進了慶陽市人民醫(yī)院,這是人生的轉折點,是實現理想的開始,是人生航程的起點。
結束了為期兩天的實習前培訓教育,很榮幸,我的第一個實習站是神經內科。在第一天的上班期間,面對老師很壓抑,很害怕,害怕老師的提問,更害怕老師的責備;面對病人,很緊張,不知該如何去做。也許是帶教老師看出了我的心理,也許這是每個第一次走上工作崗位的共同所有吧。她首先給我介紹了神經內科的總體情況,其次,介紹了由老師自己所負責的病人的具體情況,最后給我吩咐了我該做的一些事情和跟病人交流,詳細了解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她是那樣的和藹可親藹,她是那樣的熱情,她是那樣的負責。因此,我感到很溫暖,也很快就適應了新的環(huán)境,在第三天的上班中我就可以獨立的去了解病史,完成體格檢查。這使我更加堅信了我的信念,堅信了我的選擇。
時光易逝,二十天的神經內科生活就這樣悄然無聲的結束了。在神內的二十天生活中,雖然過得很累,但我卻學到了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臨床經驗,使我的學生身份的轉變,習慣醫(yī)生的生活。早晨交班前我拿著血壓表先于老師去查一遍房,抱病歷,然后查看前一天病人的化驗檢查結果。在正式查房之前把這些情況都報告給老師,老師很相信我,查房之前跟據我說的開好一部分醫(yī)囑,然后帶著我去查房,詳細的給我講解每個疾病的病因、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治療及預防。
在這有限的實習期間,我掌握了“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梗死和腦出血”、“癲癇”、“格林-巴利綜合癥”、“癔病”、“過度換氣”等常見病的診治,能夠簡單的看化驗單,在老師的指導下做過兩次腰穿,參觀過十多次的腰穿,參加全院級的報告會三次,疑難病例討論兩例,會診五次,每周星期一和星期五早晨由神經內科主任副主任醫(yī)師姚志瑞帶領全科人員大查房,然后他給我們提出寶貴的意見和經驗。
在這里每個醫(yī)務人員之間的關系都很融洽,并不像我我所聽到的勾心斗角;每位醫(yī)務人員都很熱情,只要有時間,他們都會給實習生講一些看似簡單但很實用的臨床經驗。我很感謝平涼醫(yī)專的每位領導和老師對我的教育。以前,我總覺得這并不是大學生活,我很討厭這樣的生活,以致不能正確的理解,我很慚愧。直到現在,我才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我因我的母校而驕傲。我一定會努力拼搏,踏實學習,完成我的實習,為我校爭取良好的榮譽。
關于內科實習心得體會篇4
作為大學生涯的最后一課,實習不僅重要更有其獨特性,正是通過實習,讓我們逐漸掌握怎樣把學校教給我的理論知識恰當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讓我們慢慢褪變學生的浮躁與稚嫩,真正地接觸這個社會,漸漸地融入這個社會,實現我們邁向社會獨立成長的第一步。
現在已經進入十二月份了,開始了我的第六個月的實習。時間就是這樣的匆匆忙忙,上個月我剛去參加了學校的招聘會,這個月就不斷傳來我的同學們已經招聘成功簽約的消息,而我還在默默等待,這時心里還真是有些著急,希望自己也可以早日找到工作。
在消化科,護士長和老師對我都很好,很和藹,我的老師平時也不用我?guī)兔ψ瞿切叽仓惖墓ぷ?,而讓我負責每天上午給患者扎針和換藥。沒有怨言,老師也是為了鍛煉我么。只是剛開始時也感覺壓力好大呀,所有老師負責的患者都讓我負責扎針,也只能硬著頭皮工作了,并且第一天很順利。其實我的技術還是不錯的,幾天下來,我得到了病房的一致好評心里還是美滋滋的,很感謝老師,讓我正視自己的能力。不過消化科的藥還真的很多呀,平均每個患者每天都需要靜點8瓶藥,只是換藥就把我累慘了。
某一天,在工作時聽到某個人在呼喊,“快來人那,她吐血了”,我剛跑到病房門口,老師也到了,這時有其他病房的人嚷著換藥,沒辦法,我先去換藥了,回來時,在老師的協(xié)助下,醫(yī)生已經下好了三腔管壓迫止血,我沒有看到操作,覺得很失落呀,沒有得到學習。之后我回家看了網上的操作視頻,也算是學習了吧!
時間很快,消化科的實習期結束了,很舍不得,不過我還要進行下一個科室的學習,還會有新的開始。加油吧!
關于內科實習心得體會篇5
實習的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良好的各項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種護理工作的能力。在老師負責的態(tài)度下,并鼓勵我們每項操作的能力,我們積極的爭取每一次鍛煉操作的機會和能力,如床上擦浴、口腔護理、保留灌腸、靜脈輸液、肌肉注射等各種基礎護理的操作。在實習過程中,每天堅持“吃苦、吃虧、吃批評”的原則,“吃苦”鍛煉我慢慢長大;“吃虧”讓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吃批評”提升自己,只有這樣,我的水平才能得到提升,每天收獲充實的心情。護理工作是非常繁重與雜亂的,盡管在沒有臨床實習之前也有所感悟,但真正進入病房之后,感觸又更深了一步。的確護理工作很零碎,也很雜亂,病房里也很少有人能理解我們的工作。第二收獲是正確的認識護理,樹立了正確的職業(yè)道德觀,養(yǎng)成了良好的工作態(tài)度。臨床實習是對理論學習階段的鞏固與加強,也是對護理技能操作的培養(yǎng)和鍛煉,同時也是我們就業(yè)崗前的.最佳訓練。盡管這段時間很短,但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應該倍償珍惜這段時間,珍惜每一天的鍛煉和自我提高的機會,珍惜與老師們這段難得的師徒之情。
作為一名護士,不僅要學會基礎的扎針技術,也要學會導尿、鼻飼等很多得東西。護士這個職業(yè)很平凡卻很偉大,一個好的護士要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和職業(yè)素質,還要耐心,細心,膽大。護士受到尊重的同時,也會時常受氣,受累,但也必須用微笑面對病人,面對一切。護士長經常教導我們,我們護士也算是服務行業(yè),就算你再氣再累,也要臉上充滿笑容。是的,只有用心去對待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
總的來說,我的實習過程還是順利的。通過社會實踐的磨練,我深深地認識到社會實踐是一筆財富。在實踐中可以學到在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它讓你開闊視野、了解社會、深入生活。這份工作讓我受益良多,不僅思想上得到提升,而且讓我認識了很多朋友。在今后的生活中,我會朝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努力學習,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
關于內科實習心得體會篇6
時間匆匆走過,心內科實習的一個月時間就在不經意間“流失”了,不長不短的一個月時間里,用心的話,能夠學到的東西還是很多的。
首先,先講一下在這里學到的東西。第一,明確了自己的職責,懂得高責與初則之間應該完成哪些工作,知道每個時間段自己應該去做什么,對一些護理文書的書寫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二,學會了組員之間的分工與合作,互相幫助。第三,之前對心血管相關疾病的了解只是在書本上知道一些理論,現在通過親身的'接觸,對疾病的認識就更加深刻了。另外,還學會了對一些簡單特殊心電圖的判斷。第四,一些護理技能操作得到了很大的進步,因為在這里能夠自己動手的機會很多。第五,懂得了健康宣教對患者的重要性,學會了對患者相關疾病的健康宣教。最后一點,就是面對不同的病人,應該如何去溝通,雖不能說完全學會,但還是掌握了一些溝通技巧。除此之外,可能還有一些自己在無形中就學到的東西,只是現在還沒發(fā)現。
其次,既然是寫說實話吧,在這個科里,唯一的不好就是人際關系,感覺它好像處于一種冷漠的狀態(tài),好像同事間沒有什么交流。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讓人覺得沒一點激情,大家除了工作還是工作。另外,個人覺得護長缺少了對下屬的一些贊揚與肯定。護長對工作的嚴謹是很好的,當下屬出現錯誤時及時指出,另外加一些適當的批評,這是對的。但是當下屬的工作做的很好的時候,給予一些肯定是很重要的,有時候,一個小小的表揚就可以大大增加我們的積極性。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也許護長有表揚下屬,只是我不知道而已,呵呵。最后,很感謝心內科的所有老師,特別是__老師,在你們的精心教導下,感覺我們又長大了一點,懂事了一點。當然還有感謝那里的護工阿姨,她們平時都對我們很好,很關心我們。在往后的日子里,我會再接再厲,力求做到最好。
關于內科實習心得體會篇7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實習已經結束了,今天轉到了呼吸消化內科。
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里的感觸就是臨床和理論有太大的出入,可能是實習的第一個科室對一切還是很陌生。平時覺得那些病離我們很遠,但是在這個科室腦梗,腦栓,腦出血很常見,長期臥床的病人也很多,氣管切開的病人,PICC的病人也有,特別是昏迷的病人。覺得他們很痛苦,所以一開始不敢給他們打針,害怕沒有一針見效,讓他們更加痛苦。后來11床陪護叔叔說:“小范,實習就是要練,如果害怕,那就學不到什么,你現在可以在他們身上練習,反正打疼了他也沒有感覺”。我克服自己的恐懼去給他們打針,終于從一開始每天給周明明打針一針見血,到現在可以給他們都可以打了,不在恐懼害怕,那么的沒有信心。老師說這是第一步,做一個護士如果不會打針就什么都不要做了,靜脈留置針還不會,一直不明白那個像蝴蝶翅膀的東西怎么可以到靜脈然后慢慢退出來。每次看老師做自己不敢動。21床陪護阿姨一直笑我第一次肌注針時整個人抖的厲害,手一直抖,全身出汗把護士服都打濕了。現在已經克服了給病人做護理時內心的緊張,因為知道如果我緊張,病人會更加緊張,這樣子只會讓他們更加痛苦。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安全的需要是很重要的。馬斯洛的層次需要理論認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依次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人們滿足較低層次需要的活動基本相同,各需要層次之間可相互影響,當基本需要被滿足的程度與健康狀況成正比,所有的需要被滿足后就可以達到的健康。在臨床上很難做到滿足病人所有的需要,但是作為醫(yī)護工作者我們可以盡自己努力去滿足他們的需要,以促進生命健康。
在臨床上工作會發(fā)現自己所學的知識是那么的有限,生命醫(yī)學是永遠沒有止境的,每個病人都是不同的,一樣的疾病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不一樣現在有那么一點點后悔當初選擇這個專業(yè),因為害怕自己很冷血。每天面對的都是這些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的人,從一開始害怕去傷害他們,到現在每天在他們身上練習,給11床測血壓的時候他突然眼睛一翻,發(fā)出一個聲音,那一刻我真的感覺到了死亡的氣息,整個人都快要倒下了,還是堅持把血壓測完平靜的離開;當3床奶奶對我說:“孩子?。∥乙懒?,你不要哭??!”那一刻其實我好想哭,但是我不能哭,我還要很平靜的去安慰她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莫過于此。也許明天或者下一個班哪個床就空了,會失落,會難過,但是沒有眼淚,也不能有眼淚。生命不相信眼淚。
一個月基本的護理從打針配藥,口腔護理、會陰護理、氣管切開護理、骨牽引護理、膀胱沖洗護理、PICC護理等都學會了,但是需要學習的還有許多,生命不止,永不停息。我無法保證自己是否可以在這個崗位堅持多久,但是可以保證對待每個病人用12分的熱情和真誠,不再恐懼,不再充滿激情,用平常心對待每個病人,生命存在的每一秒讓我們攜手前進。
關于內科實習心得體會篇8
一個月的兒科實習階段轉眼即逝,但卻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兒科是個綜合性很強的科室,涵蓋了消化內科、呼吸內科、腎臟內科、急診危重癥等各系統(tǒng)疾病的情況。但兒童疾病的種類與成人大不同:起病急,來勢兇,變化快。
與其他科室相比,兒科有自己的特殊性。第一,特殊的護理人群;第二,特殊的治療護理原則;第三,特殊的護患關系。由于兒童正處于生長發(fā)育期,肝腎功能及某些酶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對藥物的代謝及解毒功能也較差;不同年齡的兒童對藥物反應也不同;因此,小兒用藥必須慎重、準確。這就要求護理人員更加認真,做好“三查七對”,凡事多想想、多看看,如有疑問及時詢問。
在兒科最困難的一件事莫過于靜脈穿刺。也許在其他科室,實習生靜脈穿刺的操作能力強,但是在兒科也只能在旁邊看看。由于現在多數是一家一個孩子,每個兒童都是家里的小公主或者小少爺,父母都舍不得讓實習生來練手。
然而,1~2歲小兒的手背靜脈較深,只能選擇頭皮靜脈。在穿刺過程中,小兒不停地動,配合不佳,這又增加了穿刺的難度。在兒科,家長們評論護士能力強否都在于是否一針見血。這就要求護士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在靜脈穿刺技術上不斷精益求精,同時掌握與小兒及其家長良好的溝通能力。面對一個個脆弱的小生命,讓我意識到護士不僅要技術高,更要懂得如何和他們溝通交流。孩子生病,誰的心里都會著急萬分的,一些家長難免說一些傷人的話。雖然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們也會覺得累,但是看見小兒的一笑,瞬間身上也輕松了不少,我想這就是兒科的魅力。
兒科的老師們定期給我們講課,讓我們既能復習到書本上的知識,又能學習到臨床實用的知識。慢慢熟練了之后,也覺得不是剛開始的什么都不會,取得了明顯的進步。雖然我們有指定的帶教老師,可是其他老師也經常會給我們講很多知識,這就很好的擴大了我們的學習范圍。感謝老師們的教誨,你們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
今后,我會繼續(xù)以“熱情、求實、盡職”的作風,以“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對待每一位患兒,持著主動求學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向科室的老師們學習!
關于內科實習心得體會篇9
在呼吸內科輪要二個月了,現把二個月的工作心得如下:
從臨床表現上來看,呼吸系統(tǒng)疾病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我發(fā)現,大多數呼吸系統(tǒng)疾病都有咳嗽、咯痰、咯血、胸痛、哮鳴、發(fā)熱、氣急等表現,這些表現往往缺乏特異性,它們有可能是感冒、支氣管炎等輕癥的表現,也可能是重癥肺炎、肺癌等致命疾病的早期臨床癥狀,如果不進一步檢查確診,很可能就會導致延誤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此對待呼吸系統(tǒng)的疾病,不能僅憑病人的某一臨床癥狀或體征而想當然地作出臨床診斷,而應進一步地進行必要的檢查,取得確實可靠的臨床資料,通過嚴謹正確的臨床思維,慎重地作出診斷。
事實上,呼吸系統(tǒng)疾病病種繁多,但歸納起來可分為感染、腫瘤及結核三類。感染疾病按病原學分又可分為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等,腫瘤主要是肺癌,其它類疾病往往是目前原因不明或目前嘗無明確歸屬的疾病,這些疾病往往都是少見病或是只需了解的疾病。
在詢問病史方面,除了需要掌握問病史的一般方法外,還應該注意學習呼吸系統(tǒng)疾病在問病史方面的特點。呼吸器官強大的代償功能以及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臨床癥狀缺乏特異性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特點之一,如果不對本身缺乏特異性的癥狀進行詳細的了解,就很難對進一步的臨床檢查及診斷提供有用的資料,所以在問病史時往往滿足于病人有什么癥狀,而忽視了對這些癥狀的進一步了解,使得臨床資料缺乏應有的價值,例如,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大多都有咳嗽這一臨床表現,如果僅僅滿足于病人有咳嗽這一癥狀,而不進一步的深究,這種臨床資料對于疾病的診斷的作用顯然是十分有限的。
如果對咳嗽這一癥狀進行進一步的了解,弄清咳嗽的時間長短;咳嗽的性質是干咳還是有痰;咳嗽的規(guī)律是陣發(fā)性還是持續(xù)性,是偶發(fā)性還是反復發(fā)作;其程度是輕還是重;聲音的大小、頻率的高低;與氣候及氣節(jié)的關系;是否有晝夜節(jié)律性;與體位、運動的關系等問題,通過如此的細致的了解后,就會發(fā)現,盡管許多疾病都有咳嗽,但各種疾病的咳嗽仍然是有一定的差別的,發(fā)現和認識這些差別,將會為疾病的診斷及進一步檢查提供有效的臨床資料。
在治療方面,由于呼吸系統(tǒng)感染在呼吸科十分常見,因此在呼吸科抗生素的應用十分廣泛,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呼吸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治療的關鍵,因此,熟悉和了解常用抗生素的適應癥、體內代謝途徑、毒副作用,以及聯合應用的協(xié)同作用、拮抗作用、配伍禁忌的有關知識也是很重要的。
關于內科實習心得體會篇10
在心內科工作了3個月感觸頗深,現將自己的體會作如下總結:
一、心內科病人特點:
進了心內科才知道什么是生命的可貴,也體會到了救死扶傷的真正意義。我在心內科監(jiān)護室,管5張床,多大多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來的時候患者癥狀劇烈,胸疼大汗,惡心嘔吐,這個時候作為住院醫(yī)師,處理速度是關鍵。我?guī)缀跏切∨芨苫?,每一個患者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生命體征,先看血壓、心率、血氧、呼吸如何,立即建立靜脈通道,止痛、吸氧治療,隨之立即18導聯心電圖了解梗死部位,用最短的時間問病史,然后即刻下達醫(yī)囑,向家屬交代病情,下達病危通知單??焖偻瓿墒状尾〕逃涗?,待主任決定再灌注治療策略。如果需要急診PCI,又要即刻完成術前準備,因為時間就是心肌。我最快的一例患者從住院到進手術室共用20分鐘。心肌梗死患者雖然病情重,但經過快速、及時的治療往往恢復也快,很多患者轉天就像正常人一樣癥狀完全緩解。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快樂和成就感。體會到爭分奪秒的意義。但也有一些患者梗死范圍大,入院前幾天還活蹦亂跳的,轉眼間就死亡的,真正驗證了生命的脆弱,看到家屬悲痛的樣子心里也不是滋味。還有很多患者在恢復期間一直不錯,不知什么原因發(fā)生猝死。種種情況讓我體會到心內科患者沒有輕的,時刻應高度警惕,因為生命隨時可能轉瞬消失。
二、工作的風險:
心內科是風險較大的.科室,醫(yī)生為救治患者經常需要介入治療,介入治療過程中的風險人人要面對,術中很多情況難以預測,對介入醫(yī)生來說,不僅是技術的考驗,更是體力和意志的考驗,看著很多主任一天工作在導管室中,飯沒時間吃、水沒時間喝,這是才體會到醫(yī)生的偉大。我由衷的敬佩他們。而且一旦患者發(fā)生猝死,很多家屬不理解,其實醫(yī)生何嘗不是想救他們呢?
三、對醫(yī)生的要求:
心內科的醫(yī)生有點像外科醫(yī)生,工作中一般都是急脾氣,雷厲風行,沒有任何拖沓,因為他們知道時間就是生命。而且要求極高的敬業(yè)精神和奉獻精神,我在想心內科幾乎沒有能按時下班的,只要來的病人都是急的、重的,沒有奉獻精神是做不了心內科的。心內科出科小結
總之,雖然我僅僅體會了3個月,可能還有好多東西沒有真正體會到,但還是給我極大的激勵,我敬重心內科的全體醫(yī)護人員,喜歡他們高超的技術和敬業(yè)精神,這是我的寶貴財富,激勵我不斷進步,有了前進的目標,真是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