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實習日記范文
實習可以培養學生理論結合實際,從實際出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提出解決方法的能力,訓練學生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及管理工作所必須的各種基本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
android實習日記篇一
短短的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在南昌中興軟件實訓中心的實習就過去了。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月,但我學到了許多知識,熟悉了軟件項目開發的流程,也很好的增強了自己的動手能力。 在這個月中,我們學習了JAVA的基礎知識以及安卓的開發。
我是一名即將大四的學生,用校園里的話來講就是“奔四”的人。縱觀現在的就業形勢,國家高校的擴招,世界金融危機的橫掃,大學生應該有一種居安思危的緊迫感,特別是對于已經渡過三年的大學的我來說,畢業不是一個遙遠的名詞,找工作更不是水到渠成的動詞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缺少了平時的鍛煉,缺少了厚積當然就不能薄發了。首先我得有思想上的緊迫感,在學校所學都是理論性的知識,社會經驗則是乏之又乏。一個綜合能力強的人才是這個社會所看好的,“社會需要我干什么我就能干什么”是我個人的奮斗目標。有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有了堅如盤石的毅力,相信成功的一天絕不遙遠。
android實習日記篇二
我在為期一個月的實習中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收益非淺.通過半一個月的android實習,基本掌握了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的一般流程。對常用控件基本掌握其用法,對其事件的監聽方法也基本掌握。學習Android不僅是對前沿開發技術的了解,也是對編程知識的一次提升。
首先,我的自學能力得到了加強。在實習的前幾天主要進行的是與java有關的知識講解及其他預備知識的普及。在這之前由于種種原因我沒有系統的學過java,所以對于java我幾乎一無所知。但是我曾學習過c++,所以對語言的接受與理解速度還不算太慢—盡管老師講的比較快。但我還是竭盡所能的去跟上老師的節奏。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曾給我打過一劑預防針---對語法的理解無需太清晰,會用就可以。所以我只需了解大概框架及原理即可。這就教會了我自學的一種方法---可以在第一遍時不求甚解,先了解知識框架,之后再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斷的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較快的學會知識并利用之用于實踐。
其次我的實際的操作能力得到了加強。知識講解告一段落之后我們便進入到了緊張而又短暫的項目中。但不得不說剛開始就遇到了一鼻子灰---代碼書寫總是出錯。由于對原理理解的不夠透徹,語言使用缺乏足夠經驗所以進度極慢---盡管任務很少。在經過了多次討論以及與老師的交流我們漸漸的對項目有了一個較為合理的理解,所以再次投入的過程就比較順利。在這個過程中我明白實踐與理論的差距及二者不可分割的關系。
在張老師講完java基礎后,隨著堯老師跟我們講了安卓的基礎開發。剛開始接觸Android感覺到它很有意思,在界面開發上和web也可以形成了相通的架構,更加方便,視覺上也是非常的酷,在前期我通過的大量的Android SDK開發范例大全中的例子以及Android提供的APIDEMOS進行學習,盡管例子之間的連接比較零散,不過通過這些例子的學習我可以學習到了很多和以前java上相通的思想。
android實習日記篇三
不知不覺中為期三周的實訓已經接近尾聲。雖然時間很短,不過我確實學到了一些我覺得有用的東西,并且是平時上課學不到的東西。三周的實訓,時間很短,確實很短。原本剛開始,乃至之前聽說有為期三周的實訓的時候,都覺得,這樣的實訓不過就是走過場罷了,只有三周的時間,能學到什么東西呢?所以一開始也沒當回事。
就這樣,帶著這樣的心態,開始了實訓。安卓實訓。因為第一天周一上午沒有課,下午,才算是正式開始了三周的實訓。一開始聽老師講課的時候,感覺很舒服啊,噼里啪啦一講一堆,不過我就喜歡這樣的,聽著爽啊。平時老師上課的時候都是講一句頓一頓,或者一句話反復琢磨半天,這樣的話,雖然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但這樣的話,教學的整體進度就下來了。而且就算是一個知識點反復講,也不見得能就精通了這個東西,或者說對這個有多么理解。反而容易讓學生產生一種懈怠的情緒。
一、第一件事:說話做事要有真憑實據
而這樣一開始,老師就給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這老師上課帶勁啊!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了。老師花了一下午的時間著重介紹了老師所在的公司,以及我們接下來三周的實訓計劃。接下來一周實訓之后,這個實訓在老師的刻意營造下,盡量模仿公司的氛圍。而讓我感受最受的就是:憑事實說話。就是無論要下什么結論的時候,都要拿得出能夠說服人的數據。
這是我在第一周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也是我學到的第一件事。說話下結論要有真憑實據。
二、第二件事:專業技術的不斷學習
在這一周中,老師著重講了如何進行系統構架。因為之前也跟老師做過項目,所以對進行系統構架的理解要稍微深入些,對其重要性的了解也要多一些。這樣,在老師的講解下,再和我以前的理解相互驗證,感覺就像武功高手,在前輩的點撥下頓悟了一樣。
這就是我學到的第二件事,是在專業技能方面的收獲。
三、第三件事:學會尋找動力
然后在接下來的一周中,這樣的學習中老師讓我們每組一個白板,然后把每天的任務完成情況著實記錄。這樣,不同的組之間要對比;同組,不同的組員之間對比;自己今天和昨天的對比。無形中產生了一種強大的推理,推動我們前進。
這是我學習到的第三件事:沒有動力,就學會尋找動力,而比較,是最有效的激勵。
四、第四件事:學會尊重別人,那樣你也會獲得別人的尊重
在第二周結束的時候,我們用來結束實訓的一個項目就正式開始了。這個項目的時間很短,三天,如果算上上周末的時間的話,那就是五天,但前一周的時間確實沒有有效的利用起來。那么這樣只好算三天了。在這次項目中,我沒有一個人大包大攬,一個人把項目扛下來。因為之前跟老師做過項目,并且我也是小組負責人,雖然作為這個小組負責人,我做的很不好,但有這樣的一次經歷之后,我知道我哪里做的不好,哪里有問題,雖然不會很全面,但至少有一些努力的方向了。
android實習日記篇四
這幾天為了新項目學習了框架相關知識,呵呵簡單介紹下,就當做鞏固了吧。Struts代表:表示層;Spring代表:業務邏輯層;Hibernate則代表持久層。他們是目前在Java Web編程開發中用得最多的框架,其實這樣區分是為了適應軟件開發過程中各個分工部門之間保持一致性的需要。說得簡單點就是大家都在一個模式下寫代碼,這樣就能保證寫出來的程序能被每一個人都能夠讀懂,而且有些基本的東西它可以自動幫你生成,不用你自己一個一個的敲了,達到了代碼復用。這樣保證可讀性的同時也提高了開發效率,從而降低了成本。Struts這個框架其實就是Java MVC設計模式中(簡稱Model1與Model2)Model2的一個具體實現,Spring 則通過提供ICO(控制反轉,也稱依賴注入)實現了對對象甚至事務(如聲明式事務)的集中管理,此外還引入了AOP(對向切面編程),當然也完全兼容其它框架。Hibernate嗎,就是一個實現對象與關系映射的中間件,大家知道,現在的主流數據庫還是關系型的,但編程卻已經采用了面向對象的思想,如何讓編程人員能像操作對象一樣,操縱數據庫里的數據呢?Hibernate就是這樣一種框架。以前Java程序員與數據庫打交道都是通過JDBC,還要寫SQL語句,不過Hibernate徹底改變了這一切,它在JDBC之上又作了一次封裝,從而實現了不用寫SQL語句就可以實現操作數據庫。
android實習日記篇五
昨天書下午到的,今兒一天都在自習看那兩本書,安卓這書第一章介紹了安卓平臺的發展趨勢,和應用開發環境的搭建,環境搭建這個我會了,因為之前做
過一個安卓開發的小軟件,所以對于這章的內容有多大致的了解,因為現在是快速瀏覽階段,看的時候有過了解的內容基本就直接跳過了,第二章介紹了一個最簡單的安卓項目代碼,以及對安卓開打的基礎概念進行了詳細的講解,這部分我花了些時間好好看了一下,因為我上次做那個小軟件是直接對代碼進行學習的,對整個android project結構沒有系統的認識,所以這章的內容我是從頭至尾全部看了一遍。對其中的activity生命周期有了系統的了解,當然僅限于他書中寫的那個水平。第二章還介紹了一些在開發過程中SDK和Eclipse會遇到的常見問題,我覺得他列出的這些問題,對一個初學者來說很有用,比如我剛開始的時候就不知道怎么講文件存入到的模擬器建立的sdcard中,書中給出了很好的解釋,只不過我用的是第三方軟件。對于這些常見的問題,書中給提供了非常的好的解決辦法,可見作者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