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文库_青娱乐在线播放_实习生实用的范文资料文库站

99文庫 > 實用文書 > 活動方案 >

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

時間: 新華 活動方案

方案對可能出現的風險和意外情況進行了充分的預估,并制定了相應的應對措施,能夠有效地降低風險。這里給大家分享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方便大家寫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時參考。

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篇1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文化逐漸多元、信息日益豐富的今天,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中國的傳統,正值節日來臨之際,我們不妨帶著孩子和家長朋友們,來組織一場“端午節民俗體驗活動”吧!讓幼兒用心體驗我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意義,感受節日的喜悅。

活動形式:

猜謎語、聚餐。

材料準備:

粽葉(或蘆葦葉)、用彩紙打印好的謎語和詩歌等句子、五彩線、氣球若干、氣球槍三把、獎品若干種(園方自行決定)。

服裝準備:

用綠色紙或粽葉折成的小粽子若干個,縫制或掛在自己的身上。

音樂準備:

《愛乘以無限大》、《包粽子》、《步步高》。

參與人員:

小、中、大班幼兒及家長。

活動一:粽葉大藏寶。

(一)活動準備:

1、謎語、詩詞紙條——教師事先挑選一些謎語、詩詞等,打印在彩紙上,并在每個謎語、詩詞的下方詳細地寫上一個獎品所藏的地點(如:獎品在__教室__地方),然后根據每個謎語、詩詞內容的多少將彩紙剪裁成獨立的紙條,最后把所有的紙條分別放入用粽葉折成的粽子里,用五彩線纏好即可。

2、射擊氣球板——在教室的一面墻壁上(或用一張超大號的大紙板),做一個上面寫有“粽葉大藏寶”字樣的版塊。在版塊上有序地排列粘好一些吹好的氣球。并在每個氣球下面掛上一個粽子,版塊前用桌子隔出射擊的距離。

(二)活動規則:

1、每個幼兒有兩次射擊機會。如果一次都沒射中者,教師可適當調整桌子的距離,或者請家長配合幫助。

2、活動結束后,給每位參加的幼兒一個氣球做鼓勵。

(三)活動過程:

1、播放《愛乘以無限大》做背景音樂,教師組織幼兒用氣球槍打氣球。

2、每打中一個氣球就可以摘下氣球下面相對應的粽子,并根據紙條上的要求,家長帶著幼兒一起來誦讀或是猜謎語。

3、讀的好或是答對者,就可以按照紙條下的方式去找藏在各地方的寶藏做為獎品了。

活動二:吃粽子。

(一)活動準備:

1、已煮好的粽子、盤子筷子若干、白糖、飲料。

2、教師事先把“五黃”中的食物以自助餐的形式準備好,放在各個班級處。

(二)活動過程:

1、播放《包粽子》做為背景音樂,教師組織幼兒和家長品嘗粽子和。

2、在家長和幼兒吃粽子時,老師可以講解端午節的寓意。

活動三:廚藝大比拼。

(一)活動準備:

在參加本次活動之前,通知家長每個家庭準備好自己的拿手菜帶到幼兒園。菜的類別不限(菜可以是家長和幼兒共同來做)。請家長提前給自己的菜寫上小標簽(標簽上寫有菜名和參加家庭)。

(二)活動過程:

1、播放《步步高》做為背景音樂,教師把班級的桌椅放在教室中間圍成一個圈,把所有菜放在桌上。

2、此活動可以和“吃粽子一起進行。

3、在請家長分享之前,教師組織帶菜的家長和幼兒分別介紹一下自己所帶菜的菜名。

活動寓意:

端午節是中國時至今日仍然十分盛行的傳統節日,因此不管是民間還是著名詩人都流傳下來很多詩詞、諺語、兒歌和謎語,代表了人們對端午節的喜愛。這個游戲通過這種形式,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并從語言文化方面來了解我國端午節的另外一方面內涵。在端午節時,除了能吃到每個人所包的不同形狀和不同味道的粽子,還可以品嘗到每位家庭成員的拿手菜。既讓自助餐的花樣變得豐富多彩,同時也讓每個家庭各顯身手,讓幼兒和家長在節日的氣氛中有玩有吃,同時,也增進了家長之間的交流,使本次活動的氣氛更加輕松自在。

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篇2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幼兒園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的教育活動。現將端午節期間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系列活動方案制定如下:

一、活動目標:

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樂于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興趣,產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二、活動內容:

根據幼兒園實際情況,端午節期間各班開展以下活動:

(一)知識分享

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二)學習端午節的兒歌。

(三)動手操作

各班開展包粽子,制作荷包、編制五彩線等活動。

(四)區角創設:

1.科學角:投放艾草和菖蒲。陳列不同造型的荷包(香袋)。

2.美工角:放臵制作荷包、五彩線、和制作粽子的材料。1張貼賽龍舟的圖片,屈原的圖片等。

3.閱讀角:張貼有關端午節的字條,讓幼兒認讀。

(五)家長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

2.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鴨蛋等過節物品。

3.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

4.參加班級的包粽子等活動。

三、活動過程及時間安排

(一)6月13日(周六)安排家長從周六起,一、跟孩子一起收集有關端午節風俗的圖片、資料,向孩子講述端午節的風俗。二、帶孩子購買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荷包)、咸鴨蛋等過節物品。三、和孩子一起觀看有關節日慶祝活動的報道。(事先準備好通知條,發給家長)

(二)6月15日—16日(周一—周二)區角創設。

(三)6月17日(周三)知識學習:1.知道端午節的.日期,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2.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四)6月18日(周四)學前班包粽子,大班做荷包,中班折荷包,小班編五彩線。

(五)6月19日(周五)品嘗粽子,掛荷包,帶五彩線,學習兒歌。

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篇3

一.活動名稱及內容:

大班美術領域《端午節——做香包》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香包,了解香包的制作方法和作用。

2.通過動手操作掌握制作香包的基本要領,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審美能力及同伴間的合作能力。

3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培養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三.活動準備:

1、前期準備:幼兒和家長收集各種各樣的香包。

2、教具準備:制作課件:端午節的由來

3、學具準備:制作香包的香料,各種材質的布(純色、花色),針線,棉花,彩色緞帶,剪刀,各種彩紙,糖紙、包裝紙

四.活動過程:

1.教師演示課件,幼兒觀看《端午節的由來》,導入課題。

a.提問:“端午節是哪個國家的傳統節日?”“每年的幾月幾號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怎么來的?”

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大多數傳說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來的,滲透愛祖國的情感教育。

b.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呢?

幼兒討論,請個別幼兒將課前了解到的端午節的習俗講給大家聽。(帶香包,喝雄黃酒、長命縷、吃粽子、綠豆糕、炸油糕等)

2.教師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桌上放置的各種各樣的香包。

提問:“你看的香包是什么樣的?用什么制作出來的?有什么味道?佩戴香包有什么用呢?”

3.教師出示制作香包的材料,示范香包的簡易制作過程:

a剪布料——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縫制——綁絲帶

b選擇純色布料剪成自己要的形狀——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剪彩紙為各種形狀粘貼裝飾香包——綁絲帶

c剪糖紙或者包裝紙——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扎眼——綁絲帶

教師對幼兒正確使用針線提出要求(如不用的針要插在針線包上,放置在針線筐內)并進行剪刀的安全教育。

4.幼兒自由選擇組制作香包,鼓勵幼兒合作制作,互相幫助,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收口,特別注意提醒幼兒針線、剪刀的使用和放置。

5.將幼兒制作好的香包懸掛在教室內,幼兒共同欣賞,發給幼兒佩戴在身上分享成功的喜悅。

五.延伸活動:

教師和幼兒共同收集全國各地有關端午節習俗的有關圖片,布置端午節的主題墻,讓幼兒在看一看,說一說的過程中感受祖國的悠久文化。

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篇4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生活經驗,今年端午節納日松幼兒園開展了“快樂端午粽飄香”親子活動,讓小朋友們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具體如下:

活動時間:20__年6月19日

活動主題:快樂端午粽飄香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節有關的習俗,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

3、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4、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做龍舟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活動安排:1、傳統節日主題教育活動。

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使幼兒了解有關端午節的來歷、傳說、習俗等,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氛圍。

2、動手操作活動。

通過繪畫、手工(粽子、香包、彩線)等活動,體會傳統節日的豐富生動,感受自己動手操作的樂趣。3、快樂端午粽分享活動。

通過親子分享粽子的活動,送上節日祝福,表達親子情深,進而培養愛(愛父母、愛祖國)的情感。附:

端午節習俗

(1)懸鐘馗像:鐘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每家人將鐘馗像

懸掛在門上,可以鎮宅驅邪,保佑一家平安。

(2)掛艾葉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種叫芳香油的東西,可以用來殺蟲防病蟲害,它的香氣可以起到凈化環境、驅蟲祛瘟的作用。

(3)賽龍舟:屈原投湖自殺的時候呢,有許多人劃船去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可是卻沒有能夠把屈原就上來,后來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劃龍舟來紀念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們怕河里的魚蝦把他的尸體吃掉,就將糯米包在粽葉中,投到河里喂魚。

(5)飲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在端午節這天,人們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黃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黃酒在額頭上寫一個“王”字。

(6)佩香包:端午節的時候小朋友們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聞起來香香的,香包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和顏色,可以掛在脖子上,也可以帶在手腕上,好看極了!

(7)五彩繩:在端午節人們編各種彩色的帶子掛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豎雞蛋、畫彩蛋:人們說:“在端午節的時候,能將雞蛋豎起來的人,這一年都會有好運氣。

屈原的故事

在古時候有一個楚國人講屈原,他呀很能干,也很熱愛自己的國家,幫助楚王治理國家,楚王很信任他,可是有一些壞人不喜歡他,總是到楚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漸漸的楚王就不相信他了,讓屈原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不準他回來,但屈原還是非常擔心自己的國家,每天睡不好覺,當屈原聽到楚國與秦國打仗后沒有了,便非常傷心,農歷五月初五這天,他來到汨羅江邊,跳了下

去。人們聽說了后就劃著船去救他,還用竹葉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讓魚吃飽了不要傷害屈原,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叫做端午節,劃船救屈原的活動變成了賽龍舟,竹筒子盛米改成用柴葉包粽子。

相關手工制作圖解龍舟

拼布粽子

紙粽

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篇5

活動目標:

1、會說“端午節”的名稱,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端午節的故事、做香包、包粽子等。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出示圖片,講述端午節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黃米)或糯米加棗用葦葉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據說屈原投江后,人們為不讓魚類吃掉其尸體,故向江內投之以粽子。習俗相沿,變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帶上了時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里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3、給孩子戴五絲。“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里,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為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兒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端午節的食品

三、親子共制香包

1、幼兒與家長一起制作香包

2、幼兒相互贈送香包,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四、活動結束

活動結束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參與者包的粽子有觀眾評出前三名,進行頒發小禮品、紀念品等。

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篇6

一、活動來源: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設計并組織有關端午節,是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以下主要經驗:

①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②端午節有吃五黃、掛五端以驅毒避蟲的習俗。“五黃”指黃豆做的粽子、咸鴨蛋黃、雄黃酒、黃魚和黃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和龍船花。

③端午節有賽龍舟的習俗。

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⑤端午節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如:有關屈原的傳說等。

二、中、大班年齡段節慶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了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如:吃粽子、掛艾草等;

(2)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3)喜歡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節,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三、中、大班節慶活動實施概況

1、屈原的故事(語言)

2、童謠《拍手歌》(語言)

3、觀看賽龍舟(社會)

4、美麗的龍舟(藝術)

5、龍舟競賽(健康)

6、我愛吃粽子(科學)

四、節慶活動環境創設及資源利用

1、班級中陳列幼兒收集的與端午節有關的物品,懸掛艾草、粽子、鴨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節為主題更換主題墻飾,展示幼兒參與端午節活動的全過程及在活動過程中的發現、收獲與體驗。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調查”、“我的發現”等為標題展示幼兒端午節活動進展情況,如:有關端午的問題以及對端午的傳說與習俗方面的調查資料等。

3、區域中提供與主題相關的操作材料,如:①圖書角:提供有關端午節的圖書、圖片,供幼兒欣賞、閱讀;②體育角:提供“賽龍舟”游戲所需的竹竿、彩條、紙棍、小旗等,供幼兒游戲;③動手區:中、大班提供紙、線等材料供幼兒嘗試包粽子、縫香包、編鴨蛋網,小班提供油泥讓幼兒嘗試自制綠豆糕、鴨蛋。

4、家長園地:介紹主題活動中須請家長配合的內容、主題活動進展情況等

五、家園共育:

1、請家長協助幼兒進行相關資料的調查及收集,豐富幼兒的相關經驗;

2、可以請家長來園參加活動,和老師、幼兒共同感受節日做做、玩玩、嘗嘗的快樂

活動二:童謠《拍手歌》(語言)

活動目標:

1、理解、學習童謠,能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對童謠活動感興趣。

2、遷移有關端午習俗的相關經驗,嘗試續編童謠,體驗編編、說說、玩玩的樂趣。

活動準備:與端午節習俗相關的圖片、實物。幼兒進行過有關端午節習俗的調查。

活動過程:

1、欣賞童謠,理解主要內容。

(1)交流有關端午節習俗的經驗。

★指導語:端午節,人們都會有些什么活動?

(2)欣賞童謠《拍手歌》,理解主要內容。

★指導語:

①在這首童謠里,你聽到了什么?

②你有什么聽不懂的地方?(根據幼兒的討論、交流情況,幫助幼兒理解“門插艾、香滿堂”等。)

2、學習童謠,了解拍手游戲的玩法。

(1)嘗試朗誦童謠。

(2)討論拍手游戲的玩法,激發朗誦興趣。

★指導語:

①這首童謠的名字叫什么?為什么叫《拍手歌》?

②我們可以怎樣念這首童謠呢?(引導幼兒兩兩結伴邊對拍手邊朗誦童謠。)

(3)兩兩結伴,邊拍手邊朗誦童謠。

3、遷移端午經驗,嘗試續編童謠。(如:五月五,是端陽,香包帶,香滿堂;五月五,是端午,龍船下水人跳舞。)

4、記錄并欣賞幼兒創編的童謠。

活動三:觀看賽龍舟(社會)

活動目標:

知道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種風俗習慣,感受競賽活動的熱鬧氣氛。

活動準備:

了解本地舉辦“賽龍舟”的活動情況。

活動建議:

1、與組織“賽龍舟”活動的有關單位聯系,確定參觀地點及時間。

2、請家長帶幼兒前往參觀,觀察龍舟的外形特征及賽龍舟時人們的動作表現,感受競賽的熱烈氣氛。

3、引導幼兒交流賽龍舟的場面以及自己觀看賽龍舟時的心情和感受。

活動四:美麗的龍舟(藝術)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畫、撕、剪、貼等多種方式和同伴共同裝飾美麗的龍舟。

2、樂意和同伴共同協商,分工裝飾龍舟,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有參觀賽龍舟活動的相關經驗。賽龍舟的照片、未裝飾的龍舟、彩紙、筆、剪刀、膠水、抹布等。

活動過程:

1、觀察端午節龍舟比賽的`照片,回憶龍舟的外形特征,激發裝飾龍舟的興趣。

★指導語:你看到的龍舟是什么樣的?上面有什么?

2、觀察龍舟,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激發合作裝飾的興趣。

★指導語:

①龍舟上缺少什么?怎樣才能把龍舟裝飾得漂亮呢?

②你準備裝飾龍舟的哪一部分?用什么方法?需要什么材料?

3、分組協商、分工裝飾龍舟。(觀察幼兒合作情況,并對有困難的幼兒進行指導。)

4、舉辦“美麗的龍舟展”,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活動五:龍舟競賽(健康)

活動目標:

1、嘗試模仿劃龍舟動作,兩兩合作協調向前快跑。

2、積極參加競賽活動,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皮筋龍舟”若干。

活動過程:

1、模仿賽龍舟的動作(劃船、打鼓、擦汗等)。

2、游戲:《劃龍舟》。

(1)討論兩兩合作劃龍舟的方法。

★指導語:兩人一組怎樣能把龍舟劃得又快又好?

(2)自由結伴嘗試合作劃龍舟。

(3)劃龍舟比賽(分組接力比賽)。

3、聽音樂做全身放松動作。

活動六:我愛吃粽子(科學)

活動目標:

1、在觀察、品嘗中發現粽子的口味、形狀是多種多樣的,并樂意與同伴交流。

2、初步了解粽子的制作過程。

活動準備:

幼兒收集的各種各樣的粽子,包粽子的材料(米、粽葉、棉線等)。

活動過程:

1、展示、介紹“我收集的粽子”,了解粽子種類的多樣。

★指導語:你帶來的是什么粽子?它是什么形狀、什么口味的?

2、觀看包粽子,了解包粽子所需要的材料。

(1)討論、認識包粽子的材料。

★指導語:你知道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嗎?(根據幼兒所述,一一出示相應材料并加以認識。)

(2)觀看老師(或家長)包粽子、煮粽子的過程。

3、品嘗粽子、交流粽子的口味等,體驗過端午節的樂趣。

活動七:端午節親子活動(綜合)

活動目標:

通過唱唱、跳跳、講講、嘗嘗等活動,進一步體驗教師、幼兒、家長共同過端午節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與端午節有關的故事碟片、歌曲磁帶、表演材料等。

2、邀請幼兒家長參加活動。

3、各種端午美食(粽子、綠豆糕、鴨蛋等)。

活動建議:

1、開展家長、幼兒互動式智力競賽,進一步了解端午節的主要習俗。

★指導語:端午節是哪一天?人們是怎樣過端午節的?為什么要過端午節?

2、幼兒節目表演。

3、家長、幼兒的親子游戲(如:包粽子比賽等)。

4、端午節美食自助餐活動。

六、端午節相關資料鏈接

1、知識資料。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古稱“重五”,與九月九日稱“重九”之意相同,又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詩人節、艾節、夏節、龍日等。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其中,最為人們所知曉的一段傳說,是為了紀念2000多年前投江而死的我國偉大詩人屈原。

端午節,民間有賽龍舟、吃粽子、吃五黃(雄黃酒、黃魚、黃瓜、黃鱔、黃豆芽)、掛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佩香囊等習俗。在民俗文化領域,人們常把賽龍舟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聯系在一二起。古時,五月五日又稱為“惡月惡日”,吃五黃飲雄黃、掛五端于門庭、采雜藥做香囊等風俗可能出自上古,其目的在于驅邪避魔、驅毒避蟲。現在,除了有迷信色彩的習俗漸已消失外,其余的習俗已流傳鄰近諸國,如:賽龍舟等,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2、教學資料。

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非常愛自己的國家——楚國。他愛護百姓,幫助楚王治理國家,使楚國變得很強大,楚王很信任他。王后和奸臣們看見楚王這么信任屈原,心里很不高興,經常湊在一起商量害屈原。他們拼命在楚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動員楚王相信最強大的敵國——秦國的話,放棄跟其他小國家做朋友。屈原堅決反對楚王相信敵人的話,一再勸說楚王不要與周圍的國家絕交。楚王非常生氣,撤掉了屈原的官職,將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堅持與周圍的國家斷絕了朋友關系。秦國見楚王中了計,就派了很多兵去攻打楚國。楚國被打敗了,楚王也被秦國捉去,最后死在了秦國。

屈原雖然被免除了官職,但他非常關心自己的國家,他擔心楚國的命運,常常整夜睡不著。在聽到楚國被打敗、楚王死在秦國的消息后,他非常傷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幾天,來到了汨羅江邊,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屈原死的這天,是農歷五月初五。老百姓們聽說后,爭著劃船,到處去撈屈原,賽船的風俗就這樣形成了。為了紀念屈原,人們還用竹葉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讓魚吃飽了不傷害屈原。

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篇7

一、活動目的:

為了能鍛煉和發展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增進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豐富生活經驗。同時,可以借端午節,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讓幼兒從不同的角度感受節日的意義所在。

二、活動主題:

悠悠端午節,濃濃粽香情

二、活動準備:

1、確定活動方案,通過班級校信通公布活動方案,保證活動順利開展。

2、征集擅長包粽子的家長和擅長主持的家長。

3、提前購買包粽子的&39;材料、水果、獎狀等。

4、請有條件的家長帶上相機或攝像機,留下美好的記憶。

三、活動內容與安排:

●了解端午文化

通過觀看端午節的系列短片,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了解端午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

●感受端午風俗

1、包粽子:家長可到幼兒園,學習包粽子。老師把小朋友帶到小廣場,一起包粽子,體驗勞動和親子合作的樂趣。

2、評粽子:請會包粽子的家長(提前來幫忙的)評出6位“包粽子能手”,并頒發獎狀。

3、吃粽子:家長和孩子一起吃粽子,品嘗粽子的美味和分享的樂趣。

●體驗端午情懷

1、喂粽子:小朋友們喂家長吃粽子,表達對家人的愛,讓孩子學會感恩,感謝家長們平日為小朋友們的辛勤付出。(可以與吃粽子一同進行。)

2、匯報表演:小朋友在老師的精心組織下,開展匯報表演,向家長展示本學期來所取得的點滴成績。

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篇8

活動背景: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要到了,在這個傳統的節日里,最高興的莫過于天真活潑的孩子們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隨之而來,例如: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我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當地有哪些風俗習慣……針對孩子們強烈的好奇心,我們設計了"端午粽飄香"活動。

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能積極參與節日慶祝活動。

2、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3、愿意與同伴交流分享,感受過端午節的喜悅情感。

活動準備:

1、區域里展示各種親子制作的鴨蛋網,樂意與同伴交流欣賞;投放關于端午節來歷、風俗的書籍、圖片、幼兒自主閱讀交流。

2、物質:ppt"端午節"、粽子、艾草、蒜頭、鴨蛋網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提問:"你們吃過粽子嗎?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歡吃哪種粽子?"

"為什么在這段時間里人們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兒討論后,教師可以向幼兒介紹端午節的傳說)

2、說說端午節的古老故事。

(1)教師講述端午節的來歷。

(2)了解端午節的習俗。提問:你們知道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門前掛艾草和蒜頭、賽龍船、胸前掛鴨蛋網……)。

(3)拓展談話范圍:為什么在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門前掛艾草和蒜頭?(幼兒討論)

3、教師小結:

從端午節開始天氣會越來越熱,蚊子、蟲子也越來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時還沒有發明滅蚊劑,但古代中國人非常聰明,愛動腦筋,利用艾草、蒜頭的特殊氣味將它們掛在門框上,用以驅除蚊蟲。

4、幼兒品嘗粽子,體驗端午節的快樂

(1)幼兒互相介紹自己帶來的粽子:形狀、口味

(2)幼兒分享粽子

活動延伸:

在區角投放彩色絲線和鴨蛋,幼兒自主嘗試編鴨蛋網。

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篇9

一、活動前:

1、活動前教師邀請家長準時參加幼兒園節慶親子活動。

2、家長入園時,播放關于端午節的音樂,營造節日氣氛。

3、園所計劃:

(1)購買艾草進行環境裝飾。

(2)幼兒早點或午點為小粽子。

二、活動開始

1、活動原由說明: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過兩天是什么節日,我們要做什么事情,引導幼兒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并初步感受節日氣氛。

2、端午節快樂

活動名稱:漂亮的龍舟(大班)、彩繪鴨蛋(中班)、飄香八寶飯(小班)

活動說明:具體操作流程請見大班、中班、小班操作用書。

活動目的:增進幼兒小肌肉靈活性;增進親子感情交流。

注意事項:在組織活動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幼兒與家長溝通與交流。

組織建議:

(1)教師可在幼兒操作前播放關于本活動的視頻或圖片,供幼兒加深印象及觀察。

(2)教師要引導家長鼓勵幼兒較自主,而家長較多的是給予裝飾時的建議,協助幼兒完成。

(3)幼兒操作時,教師播放關于端午節的&39;歌曲或者配樂詩歌。

3、好玩的龍舟賽

游戲名稱:我和爸爸、媽媽劃龍舟游戲玩法:

(1)小班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游戲。家長五個或八個為一組,曲腿坐下,幼兒面對家長坐在爸爸或媽媽的腿上或肚上,親子的手握在一起,向前移動并且最先到達終點的家庭獲勝。

(2)中班幼兒與家長共同參與游戲,四個家庭分成一組,每組幼兒和家長都蹲下,后面的“隊員”拉著前面的“隊員”的衣服往前劃,哪一組幼兒先劃到終點則獲得勝利。

(3)大班幼兒與家長面對面的坐下來,相互將腳放在對方的屁股下面,雙手搭在對方的肩上,協調著向前“劃行”,先到達終點的家庭獲得勝利。

活動目的:

增強幼兒與家長的互動與協作,并感受“劃龍舟”的樂趣。

組織建議:

(1)提前將家庭進行分組,并張貼出規則和分組名單。

(2)提前布置劃分好起點和終點,因為游戲的活動方式,間隔不宜過長,二十米教適合。

(3)教師在游戲前可帶家長和幼兒一起做《活動操》。

(4)進行游戲規則和玩法的演示,幫助幼兒及家長理解。也可以家庭為單位找空地先嘗試練習再進行比賽。

三、活動結束

活動說明:幼兒園拍照留念組織建議:全園播放背景音樂襯底活動結束。

端午節我們都有三天的假期,家長們可以趁著這三天的假期跟孩子們進行一些親子活動,培養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教導孩子一些關于端午節的民俗習慣。

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篇10

大班親子活動:快樂的端午節

活動設計意圖: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初步了解節日的習俗、了解端午節的風俗民情,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我們商討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來了解端午節的名稱、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2、嘗試包粽子,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體驗中國民間節日特有的韻味,感受中國的社會文化。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快樂的端午節》、故事磁帶《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邀請會包粽子的家長志愿者

包粽子的&39;材料及工具:如粽葉、大米、紅豆沙、蛋黃、線、剪刀等。

活動過程:

1、幼兒相互交流,初步了解端午節。

“今天是什么節日?”幼兒和同伴交流。

請個別幼兒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表述端午節的時間。

師生共同小結:端午節是中國農歷的五月初五。

2、引導幼兒了解端午節的來歷、風俗習慣。

“端午節是怎么來的,有沒有小朋友知道它的傳說?”幼兒相互交流。

組織幼兒欣賞故事:《端午節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

“在端午節這天,人們都有哪些活動,為什么進行這樣的活動?”幼兒分組交流。

請每組選1名幼兒在集體面前發言。

教師小結:端午節人們會進行許多活動,如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佩香囊等。

3、幼兒交流吃粽子的經驗。

“你們吃過或者見過哪些粽子?”幼兒和同伴交流。

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口味,里面有不同的餡。

4、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

“小朋友們包過粽子嗎?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今天我們請來了會包粽子的家長,我們一起學習粽子吧!”

幼兒分組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包粽子,引導幼兒為家長志愿者拿、放材料,邊看邊交流。

“包粽子的順序是什么?包粽子時需要注意什么?你看了包粽子的過程后有什么感受?”

5、幼兒和家長志愿者共同分享粽子。

端午節親子活動:“端午粽飄香”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會說“端午節”的名稱,知道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端午節的故事;

做香包的材料:香料、布等;

包粽子的糯米、葦葉;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出示圖片,講述端午節和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和相關物品。

1、吃粽子。用黍米(黃米)或糯米加棗用葦葉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據說屈原投江后,人們為不讓魚類吃掉其尸體,故向江內投之以粽子。習俗相沿,變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帶上了時令色彩。

2、做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藥鋪索要或買五味中藥藥面,裝在小布袋里縫嚴。戴在小孩或老年婦女身上,驅邪避瘟。

3、給孩子戴五絲。“五絲”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線配成,古代沒有棉花而用五色絲,所以叫“五絲”。后有了棉花,就以棉線代絲,而名稱未改。早晨,在未出太陽時,給孩子的手脖上、腳脖上和脖子上都戴上“五絲”。要一直戴到下大雨。下大雨時,解下來扔在水流里,使其順水漂走。傳說這“五絲”能變成蚯蚓。習俗認為戴“五絲”,能去災、辟邪、保護兒童。

二、包粽子、吃粽子,共同分享端午節的食品

三、親子共制香包

1、幼兒與家長一起制作香包

2、幼兒相互贈送香包,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四、活動結束。

在此,僅代表幼兒園的全體教師祝各位家長及小朋友們節日快樂,合家幸福!

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篇11

一、設計思路

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愛國情感,豐富生活經驗,所以端午節我們開展了“品味端午,傳承文化”親子活動,讓小朋友們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

二、活動主題

品味端午,傳承文化

三、活動目標

1、知道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初步了解其來歷及風俗習慣,如:吃粽子、做香袋等;

2、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激發愛國情感;

3、喜歡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節,積極參與端午節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四、活動時間、地點

時間:__月__日

地點:幼兒園操場

五、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了解包粽子的過程步驟

2、粽葉、糯米、其他配料

3、布塊、針、線、菖蒲、香藥、朱砂等

4、小桶、賽龍舟的視頻、紙箱龍舟

六、活動過程

1、主持人致辭

2、講述端午節來歷的故事,讓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

3、每班幼兒家庭分兩組進行親子活動。

第一組:幼兒與家人一起包粽子

第二組:幼兒與家人一起做香囊

4、《粽子接力賽》

各班準備小桶一個,粽子若干。

游戲規則:幼兒抱緊家長,家長走過獨木橋,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來,將粽子放回到隊伍前的小桶里,下一位,繼續游戲。在規定時間內看哪隊運的粽子多為優勝。

5、幼兒相互贈送禮物(粽子、香包),并大膽向同伴說一句祝福的話。

6、觀看賽龍舟視頻

7、做龍舟(手工創作)

通過觀察、集體討論,分工合作,運用捏泥、建構、繪畫等手段創作龍舟。

8、《賽龍舟》親子游戲

各班紙箱龍船四個,塑料椅子若干(或者其他障礙物)。

游戲規則:每輪游戲兩組,每組兩艘船,進行比賽①幼兒套著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②媽媽或爸爸套著紙箱做的龍舟,繞障礙前行接力。③家長與幼兒為一組,進行比拼。

七、活動結束

主持人總結

附: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我國古代的&39;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非常愛自己的國家——楚國。他愛護百姓,幫助楚王治理國家,使楚國變得很強大,楚王很信任他。

王后和奸臣們看見楚王這么信任屈原,心里很不高興,經常湊在一起商量害屈原。他們拼命在楚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動員楚王相信最強大的敵國——秦國的話,放棄跟其他小國家做朋友。屈原堅決反對楚王相信敵人的話,一再勸說楚王不要與周圍的國家絕交。楚王非常生氣,撤掉了屈原的官職,將他流放到很遠的地方,堅持與周圍的國家斷絕了朋友關系。

秦國見楚王中了計,就派了很多兵去攻打楚國。楚國被打敗了,楚王也被秦國捉去,最后死在了秦國。

屈原雖然被免除了官職,但他非常關心自己的國家,他擔心楚國的命運,常常整夜睡不著。在聽到楚國被打敗、楚王死在秦國的消息后,他非常傷心。他昏昏沉沉地走了幾天,來到了汨羅江邊,用力向江心一跳,很快沉了下去。

屈原死的這天,是農歷五月初五。老百姓們聽說后,爭著劃船,到處去撈屈原,賽船的風俗就這樣形成了。為了紀念屈原,人們還用竹葉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讓魚吃飽了不傷害屈原。

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篇12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過節日中的習俗。

2、培養幼兒對民族文化感興趣。

3、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兒嘗試包粽子。

4、通過參加端午節環境創設,感受參與端午節慶祝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過節日中的習俗。

活動準備

1、包粽子、做香囊所需的材料。

2、活動前請幼兒收集有關端午節的資料。

3、請部分爺爺奶奶參與活動。

活動過程

到爺爺奶奶家過節。

1、請爺爺給小朋友講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2、小朋友自由和爺爺交流自己收集的有關端午節的資料。

進一步了解端午節時人們進行的一些活動: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枝、灑黃酒、掛香囊等。

3、幼兒和爺爺奶奶們一起進行過端午活動。

(1)、我給奶奶學包粽子。

請奶奶向小朋友介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幼兒嘗試包粽子。

(2)、做龍舟、劃龍舟。

和爺爺一起用布和竹棍做成龍舟進行龍舟大賽,請幼兒四五人一組,套上龍舟,進行劃龍舟比賽活動,先取到紅綢一組為勝。旁邊請幾位幼兒為他們搖旗吶喊。

(3)、做香囊活動。

請奶奶示范香囊的做法,把碎布縫成校口袋,放進香料和少許艾草,合上袋子,幼兒學做香囊。

(4)吃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5)和爺爺奶奶再見。

活動反思

1、通過這次活動,使幼兒對端午節的傳說及相關習俗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孩子興趣濃,熱情高漲。

2、這節課通過三個小活動,讓幼兒與爺爺奶奶的心理距離拉近了,孩子親自參與了活動。鍛煉了孩子動手能力,增進了他們對民族文化的了解。

3、從這次活動整個開展情況來看,我覺得孩子們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同時也得到爺爺奶奶的密切配合,但我覺得爺爺奶奶及孩子他們知道的還很欠缺,需要進一步提高。

4、此次活動,自我覺得參與度還不夠,還沒有真正進入角色,還需要我做更深層次的思考,提高對孩子的服務質量。

5、從這節課中,我也有所思,如果讓我在開展同樣的活動,我會采取更豐富的活動形式和內容,積極參與,和孩子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小百科,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后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篇1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端午節的傳說及人們在節日中的習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

3、對民族傳統文化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賽龍舟的錄像和圖片。

2、包粽子的材料,香包、鴨蛋、粽子各一個。

活動過程:

1、出示粽子,引出“端午節”的傳說。

提問:這是什么?你們吃過粽子嗎?都吃過哪些味道的粽子?

幼兒自由討論,說說大家在這段時間里經常看見大人包粽子、吃粽子,這是為了什么?介紹端午節來歷的傳說。

2、組織幼兒觀看圖片,了解端午節的習俗。

①在端午節,人們會進行哪些活動?

②龍舟是什么樣的?人們在怎樣劃龍舟的?一邊劃龍舟還做些什么?他們為什么這樣做?

③綠色的.粽子里面有什么?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怎么包出來的?

3、教師介紹其他的有關的風俗習慣。

4、品嘗粽子,感受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篇14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來的習慣,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端午節,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激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豐富生活經驗,今年端午節納日松幼兒園開展了“快樂端午粽飄香”親子活動,讓小朋友們在濃濃的親子氛圍中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具體如下:

活動時間:

20__年6月19日

活動主題:

快樂端午粽飄香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也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節有關的習俗,還有許多傳說、故事、兒歌。

3、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4、樂于參加包粽子、制香包、做龍舟等活動,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安排:

1、傳統節日主題活動。

通過視頻、圖片等形式,使幼兒了解有關端午節的來歷、傳說、習俗等,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氛圍。

2、動手操作活動。

通過繪畫、手工(粽子、香包、彩線)等活動,體會傳統節日的豐富生動,感受自己動手操作的樂趣。

3、快樂端午粽分享活動。

通過親子分享粽子的活動,送上節日祝福,表達親子情深,進而培養愛(愛父母、愛祖國)的情感。

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篇15

一、活動目標

1、欣賞端午節傳說中有關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國古代的愛國詩人。

2、認真傾聽老師和同伴的講述,樂于在集體中交流自己對故事的&39;理解和感受。

二、活動準備

有關《屈原的故事》的圖片。

三、活動過程

觀看圖片,傾聽《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節的來歷。

師:你們知道端午節為什么要吃粽子嗎?

理解故事內容,激發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師:人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為什么要紀念屈原呢?

人們是用哪些方法來紀念屈原的?

四、拓展交流

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的幼兒活動策劃方案篇16

活動目標:

1、進一步了解端午節有特別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種形狀、多種口味的。

2、樂于參加包粽子、體驗節日的快樂。活動準備:

包粽子的糯米、葦葉、綁粽子的繩、裝米的盆(4個)

活動過程:

一、主持人致開場辭:

淡淡棕葉香,濃濃世間情,根根絲線連,切切情意牽,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端五、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是我國有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隨著端午節腳步的臨近,為了增進小朋友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習俗,從小培養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情感,今天我們學前班的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包粽子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這個美好的傳統佳節。

二、在音樂聲中小朋友在老師的指導下包粽子。

三、將包好的粽子交給伙房蒸煮

四、品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

17448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板式换网器_柱式换网器_自动换网器-郑州海科熔体泵有限公司 | 重庆钣金加工厂家首页-专业定做监控电视墙_操作台 | 昆山新莱洁净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卫生级蝶阀,无菌取样阀,不锈钢隔膜阀,换向阀,离心泵 | 地图标注|微信高德百度地图标注|地图标记-做地图[ZuoMap.com] | 考勤系统_人事考勤管理系统_本地部署BS考勤系统_考勤软件_天时考勤管理专家 | 东莞工作服_东莞工作服定制_工衣订做_东莞厂服| 耐高温风管_耐高温软管_食品级软管_吸尘管_钢丝软管_卫生级软管_塑料波纹管-东莞市鑫翔宇软管有限公司 | 玻璃钢型材-玻璃钢风管-玻璃钢管道,生产厂家-[江苏欧升玻璃钢制造有限公司] | 淋巴细胞分离液_口腔医疗器材-精欣华医疗器械(无锡)有限公司 | 双相钢_双相不锈钢_双相钢圆钢棒_双相不锈钢报价「海新双相钢」 双能x射线骨密度检测仪_dxa骨密度仪_双能x线骨密度仪_品牌厂家【品源医疗】 | 照相馆预约系统,微信公众号摄影门店系统,影楼管理软件-盟百网络 | 气动机械手-搬运机械手-气动助力机械手-山东精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台式核磁共振仪,玻璃软化点测定仪,旋转高温粘度计,测温锥和测温块-上海麟文仪器 | 四川成人高考_四川成考报名网 | 淄博不锈钢无缝管,淄博不锈钢管-鑫门物资有限公司 | 精密五金冲压件_深圳五金冲压厂_钣金加工厂_五金模具加工-诚瑞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2cr1mov无缝钢管切割-15crmog无缝钢管切割-40cr无缝钢管切割-42crmo无缝钢管切割-Q345B无缝钢管切割-45#无缝钢管切割 - 聊城宽达钢管有限公司 | 内六角扳手「厂家」-温州市威豪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 东风体检车厂家_公共卫生体检车_医院体检车_移动体检车-锦沅科贸 | ?水马注水围挡_塑料注水围挡_防撞桶-常州瑞轩水马注水围挡有限公司 | 青岛侦探调查_青岛侦探事务所_青岛调查事务所_青岛婚外情取证-青岛狄仁杰国际侦探公司 | 加中寰球移民官网-美国移民公司,移民机构,移民中介,移民咨询,投资移民 | 广东风淋室_广东风淋室厂家_广东风淋室价格_广州开源_传递窗_FFU-广州开源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大_小鼠elisa试剂盒-植物_人Elisa试剂盒-PCR荧光定量试剂盒-上海一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防爆电机-高压防爆电机-ybx4电动机厂家-河南省南洋防爆电机有限公司 | 大型多片锯,圆木多片锯,方木多片锯,板材多片锯-祥富机械有限公司 | 广州番禺搬家公司_天河黄埔搬家公司_企业工厂搬迁_日式搬家_广州搬家公司_厚道搬迁搬家公司 | 耐酸泵,耐腐蚀真空泵,耐酸真空泵-淄博华舜耐腐蚀真空泵有限公司 精密模具-双色注塑模具加工-深圳铭洋宇通 | 圆形振动筛_圆筛_旋振筛_三次元振动筛-河南新乡德诚生产厂家 | 蒸压釜_蒸养釜_蒸压釜厂家-山东鑫泰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旗帜网络笔记-免费领取《旗帜网络笔记》电子书 | sus630/303cu不锈钢棒,440C/430F/17-4ph不锈钢研磨棒-江苏德镍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铝板冲孔网,不锈钢冲孔网,圆孔冲孔网板,鳄鱼嘴-鱼眼防滑板,盾构走道板-江拓数控冲孔网厂-河北江拓丝网有限公司 | 半自动预灌装机,卡式瓶灌装机,注射器灌装机,给药器灌装机,大输液灌装机,西林瓶灌装机-长沙一星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 蜂蜜瓶-玻璃瓶-玻璃瓶厂-玻璃瓶生产厂家-徐州贵邦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电磁铁_推拉电磁铁_机械手电磁吸盘电磁铁厂家-广州思德隆电子公司 | 论文查重_免费论文查重_知网学术不端论文查重检测系统入口_论文查重软件 | 粘度计维修,在线粘度计,二手博勒飞粘度计维修|收购-天津市祥睿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翻译公司_同传翻译_字幕翻译_合同翻译_英语陪同翻译_影视翻译_翻译盖章-译铭信息 | 奥因-光触媒除甲醛公司-除甲醛加盟公司十大品牌 | 液压油缸-液压站生产厂家-洛阳泰诺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