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音樂方案模版
方案中的實施步驟必須合理,符合實際情況,同時要明確每個步驟的時間節點、責任人、資源等。如何撰寫優秀的幼兒園音樂方案模版?這里分享一些幼兒園音樂方案模版寫作案例,供大家參考。
幼兒園音樂方案模版篇1
設計意圖:喜愛動物是幼兒的天性,愛模仿更是小班幼兒突出的特點。本次活動則在幼兒模仿幾種小動物走路的基礎上,初步的學唱歌曲,使幼兒體驗音樂活動的興趣,進一步激發幼兒熱愛小動物的情感,感受音樂的美。活動目標:
1.在模仿小動物走路的基礎上,初步學唱歌曲,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2.能用語言大膽表達出動物走路的姿態。
活動準備:
物質材料準備:小兔子、小鴨子、小烏龜、小花貓卡片
知識經驗準備:初步了解小兔子、小鴨子、小烏龜、小花貓的特征、生活習性。
活動過程:
一、聽歌曲《走路》拍手,入室
師:小朋友們!讓我們聽著好聽的音樂拍著小手去找個你喜歡的座位坐下吧。
二、教師出示圖片用提問的方式導入:
師:小朋友們!剛才你聽到的這首歌曲里面唱到了哪些小動物?(小兔子、小鴨子、小烏龜、小花貓)今天老師把這些小動物都請到了我們班級。
三、教師輪流將圖片貼在黑板上,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看!誰最先來了?(小兔子)小兔子是怎么走來的?(蹦蹦跳跳)請個別幼兒示范后大家一起模仿并完整的學唱:小兔走路蹦蹦
蹦跳。
2.瞧!誰跟在小兔子后面來了?(小鴨子)它是怎么走來的呢?(一搖一搖)(搖搖擺擺)
師:原來小鴨子走路是搖搖擺擺的,讓我們來學學小鴨走路的樣子吧,(幼兒模仿小鴨走路的樣子),教師邊模仿小鴨子走路的樣子邊教唱:小鴨走路搖呀搖呀,幼兒學唱并模仿小鴨子的走路。
3.師:小烏龜一大早天還沒有亮就從家里出發了,可是為什么到現在還沒有來到我們班呢?
幼:它找不到我們班。
幼:它累了在休息。
幼:因為它走路很慢……
師:對了因為它走路特別慢所以到現在還沒有來到我們班,那小寶寶們一起來學學小烏龜走路的樣子吧(幼兒學小烏龜走路的樣子)。師:因為小烏龜走路特別慢,我們就可以用一個好聽詞來說:慢吞吞(幼兒學說兩遍)。快看小烏龜終于來了,讓我們快給它加加油吧!原來小烏龜走路真的是慢吞吞的啊,教師邊模仿邊教唱"小烏龜走路慢吞吞"(幼兒邊唱邊學小烏龜走路的樣子)
4.咦!小花貓什么時候來的,我們怎么沒聽見他走路的聲音呢?幼:因為它走路沒有聲音。
幼:小花貓走路靜悄悄。
師:那它走路為什么沒有聲音
幼:因為它怕老鼠聽到后逃跑。
幼:因為它腳上有肉墊。
(請個別幼兒學著小花貓的樣子到老師這里來,再請全班小朋友靜悄悄到教師這里來蹲下。)
師:聽,現在我們的班級里一點聲音都沒有,那我們就可以說班級里靜悄悄的。(幼兒模仿小貓走路靜悄悄)
小結:小朋友我們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應該像小花貓一樣靜悄悄的,不能打擾別人,做有禮貌的好孩子。
四、利用動物圖片(只有動物沒有背景的圖片)幫幼兒鞏固歌詞。師:瞧!小動物們聽到小朋友們唱的這么好聽都從小電影里走了出來,快讓我們歡迎它們吧!那現在就讓我們完整的把這首歌唱給小動物們聽。
(教師和幼兒一起完整的唱一遍)
師:小朋友們真棒,唱的真好。老師要為你們鼓掌。
五、設置情境,表演《走路》
師:小動物們聽得可高興了。他們現在想邀請小朋友們扮成它們的樣子,參加舞會。請小朋友們全部站在教室中間,舞會要開始了。(教師播放音樂,所有幼兒一起邊唱邊跳)
教師小結:小朋友真厲害,舞會非常的精彩。
活動延伸:
小朋友,我們這節課學的新歌名字叫《走路》,小朋友的歌聲真好聽,一起表揚一下自己吧!這首歌我們已經學完了,請小朋友回家表演給
爸爸媽媽看好嗎?
附:兒歌《走路》簡譜
圖片:
(小貓圖片)
(小兔圖片)
(小鴨圖片)
(小烏龜圖片)
幼兒園音樂方案模版篇2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伴隨音樂玩游戲。
2、遵守游戲規則,喜歡參與音樂游戲活動。
3、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音樂《洗手》
2、經驗準備:日常活動中已熟悉音樂,懂得正確洗手的方法。
活動過程
1、經驗導入。
師:小朋友都是講衛生的好孩子,平常你們是怎樣洗手的呢?(引導幼兒回憶洗手的方法并用動作表示)
2、熟悉歌曲《洗手》
(1)完整傾聽歌曲。
師:歌曲里唱了什么?小朋友們是怎樣洗手的?(了解音樂內容)
(2)聽音樂做肢體律動。(教師帶領幼兒跟隨歌曲拍手感應節拍,熟悉歌曲旋律)
(3)鋼琴彈奏,跟隨教師唱歌。
3、探索游戲動作。
(1)根據歌詞內容逐句探索游戲動作。(引導幼兒回憶生活,模仿動作,教師提升、示范,鋼琴跟進練習)
(2)教師完整示范,做律動游戲,引導幼兒觀察。
(3)幼兒學習律動。(提醒幼兒邊唱歌邊做動作)
4、游戲:洗手。
(1)討論游戲玩法和規則。(第一遍:全體幼兒伴隨音樂邊唱歌邊做動作,第二遍:有個別幼兒檢查)
(2)全體幼兒做成圓圈,教師帶領幼兒玩游戲。(注意提醒幼兒伴唱)
(3)請個別幼兒當小老師進行游戲。(注意隨時評價)
幼兒園音樂方案模版篇3
一、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情節熟悉音樂,并隨著音樂的變化換動作,學玩音樂游戲《風中的小鴨》。
2、創編刮大風和刮小風時的動作。
3、遵守游戲規則與同伴共享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
二、活動過程:
1、在優美抒情的《化蝶》樂曲聲中,邊做蝴蝶飛舞邊愉快地進入教室與同伴交往。(事先請幾位小朋友坐在教室中,表示“花”,進行蝴蝶找花的活動)
2、復習歌曲《柳樹姑娘》
a、齊唱歌曲
b、進行簡單的表演
3、學玩音樂游戲。
a、欣賞故事:早晨,鴨媽媽帶著她的寶寶們,搖搖擺擺地來到草地上走走,
到池塘里游游,走走,玩得真高興。突然,天變了,刮風了,風一會大,一會兒小,鴨寶寶們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鴨媽媽說:“孩子們!別害怕,只要我們緊緊地抱住大樹,躲在大石頭后面,大風就不會把??。
b、傾聽音樂,感知樂曲ABA結構,并聯想故事情節。
c、在座位上做隨樂動作。A段音樂用雙手食指合拍地點雙腿,表示鴨走和自由游泳動作。B段音樂控制不動。
d、在教室內自由找空間做鴨子游泳動作,B段音樂控制不動。
e、創編括風動作。
傾聽B段音樂,區分樂曲中的力度變化,并隨樂動作,教師反饋部分幼兒動作,供幼兒交流、學習。
f、全體幼兒隨B段音樂做括風動作。
g分角色游戲。
部分幼兒扮“風”坐在座位上,其他幼兒扮演小鴨,隨樂游戲。
h、交換角色。
幼兒園音樂方案模版篇4
(一)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給予幼兒愉快、輕松的情感體驗,愿意參與活動,能將情感帶入歌曲中,有感情地演唱。
2、通過活動培養幼兒愛護樹苗苗、保護大自然的良好習慣,樹立幼兒的環保意識。
3、學唱歌曲,感受3/4拍的節奏以及歌曲既抒情又熱烈歡快的情緒。
(二)活動準備:
組織幼兒到戶外觀察園內的景色、樂曲帶。
(三)活動過程:
1、講故事,激發幼兒的興趣
指導語:春天來啦,小草醒啦,它們伸伸腰、抬抬手,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略)
小結:我們大家要愛護樹苗苗,讓它們快樂的張大,同時我們也要保護我們的大自然,讓它變得更美麗。
2、學習歌曲。
1)老師無伴奏清唱,讓幼兒聽清楚歌詞。
提問:歌曲中唱了什么?
2)、教師帶幼兒一起熟悉歌詞。
3)、教師彈唱,幼兒打節奏,聽旋律。
4)、學習打3/4拍節奏,邊打邊念歌詞。
老師和幼兒一起,練習2~3遍
5)、老師和幼兒一起輕聲地合唱歌曲,引導幼兒一邊演唱一邊想象樹苗苗隨風擺動的樣子。
3、幼兒自由表演。
熟悉歌曲后,幼兒利用根據歌詞內容自編動作,邊唱邊跳。
幼兒園音樂方案模版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回憶“小金魚”的特征,記憶歌詞,并體驗和感受切分音和附點音符的節奏。
2、大膽參與歌表演活動,積極創編“啊嗚一口吃掉它”的舞蹈動作。
3、感受歌曲輕松愉快的情緒,體驗和同伴一起邊唱邊玩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已經感受過切分音的節奏。
2、動畫VCD及鋼琴伴奏《小金魚》。
活動過程:
一、律動入場:
1、幼兒隨歌曲《找朋友》音樂邊唱邊跳進入課室。
指導語:小朋友,我們一起去找個好朋友做游戲吧。
2、引導幼兒體驗歌曲中切分音和附點音符的節奏。
指導語:我剛剛和好朋友做了一個跳舞的游戲,可好玩了。我們是這樣
跳舞的:︱跳一跳︱跳呀︱。一起來試一試!(帶領幼兒練習并啟發幼兒想出多種方式進行練習)。
二、學唱歌曲。
1、引導幼兒觀看VCD并欣賞歌曲。
指導語:你們看,老師還找了一個什么朋友?
2、記憶并學唱歌詞。
指導語:你們看到了什么?(從幼兒的語言中提煉出歌詞)
(1)學習歌詞的第一句“小金魚呀眼睛大呀”,引導小朋友用小碎步表現小金魚游泳的姿態,鼓勵幼兒模仿小金魚的形態大膽創編。
(2)師生在一問一答中學習歌詞的第二句“游來游去不說話呀”,提醒小朋友唱準切分音和附點音符。
(3)在游戲情景中學習歌詞第三、四句,鼓勵幼兒積極創編“啊嗚一口吃掉它”的舞蹈動作。
邀請三到四名幼兒個別表演,鼓勵所有小朋友大膽創編。
3、帶領小朋友進行歌表演,教師用體態提示幼兒,并逐步退出,讓幼兒快樂的自由表演。
4游戲:鱷魚來了。幼兒隨樂快樂的表演歌曲《小金魚》,并積極動腦筋大膽創編舞蹈動作。歌曲結束時,鱷魚來了,小金魚趕緊游回家藏起來。
三、結束:這里真是太危險了!小金魚,讓我們一起游到大海里去游玩吧!
幼兒園音樂方案模版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領唱齊唱的方法演唱歌曲。
2、按原歌詞的格式和內容創編新歌詞。
3、體驗與同伴合作歌唱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對農場(村)的動物及叫聲有一定的認知經驗(經驗)
2、幼兒已學過歌曲《小豬睡覺》(經驗)。
3、農場背景圖一張,以及小雞、小鴨、小豬等小動物的實物圖片,和節奏卡兩張(×○×○,__×—)。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表演《小豬睡覺》
1、幼兒復習歌表演《小豬睡覺》。提問:小豬住在那里?(引出歌詞:小豬在農場里,同時出示農場背景圖,以及小豬)
2、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小豬的叫聲:嚕嚕。
二、學唱新歌。
(1)幼兒學唱小豬的叫聲。(出示節奏卡)
1、小豬吃飽了就睡,睡著了還要打呼嚕,問:打呼嚕時的叫聲應該怎么樣?引出節奏卡(×○×○),讓幼兒學念其中的歌詞:嚕嚕。
2、用同樣的方法引出小豬找食吃時的叫聲,同時出示節奏卡(__×—),幼兒學念嚕嚕嚕。
3、幼兒跟隨教師學說其中的歌詞,注意掌握休止節奏。
(2)通過領唱齊唱等方式幼兒完整學唱歌曲。
1、幼兒邊看圖,邊聽教師完整范唱歌曲。
2、用領唱齊唱方法幼兒學唱歌曲,并模仿相應的動作。
3、引出歌曲名稱《在農場里》,同時出示“在農場里”四個字寶寶。
三、創編新歌詞。
1、幼兒遷移經驗,說出在農場的其他動物及其叫聲,并編進歌曲里唱一唱。
2、請個別幼兒將自己編的歌詞唱出來,大家跟著學唱。
3、用新編的歌詞進行領唱、齊唱。
四、結束談話。
表揚幼兒能積極動腦,并給創編歌曲的幼兒將一朵小紅花,鼓勵幼兒回家把歌曲編給爸爸媽媽聽。
幼兒園音樂方案模版篇7
設計思路
偶爾讀到《大米是怎么來的》這本圖畫書,書中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和畫面介紹了大米的“誕生”過程,于是我把圖畫書推薦給了大班幼兒。在閱讀過程中,幼兒對農民種大米的情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我找來相關視頻給幼兒看時,他們更是忍不住手舞足蹈,模仿起視頻中農民歡快勞動的場面。由此,我想到設計一個舞蹈活動,讓幼兒充分表現,進一步體驗、感受農民種大米時的心情。
根據圖畫書的內容和舞蹈表現的需要,我選擇了著名作曲家俞遜發創作的經典樂曲《揚鞭催馬運糧忙》,以農民種大米過程中的心情為線索,對樂曲進行了剪輯。第一段樂曲熱情歡快:表現農民播種時的快樂、期盼:第二段樂曲悠揚舒緩:表現農民勞作過程中的辛苦:第三段樂曲熱情奔放:表現農民收獲時的喜悅。
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主要設計了回憶一欣賞一想象一表現這幾個環節,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體驗農民種大米的心情,發現舞蹈創編的方法。
活動目標
1、回憶故事內容,進一步了解“大米是怎么來的”,樂意伴隨著變化的樂曲用肢體動作來表現種大米的過程,體驗農民的心情。
2、發現創編舞蹈的簡單方法,感受用舞蹈動作表現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經驗準備:
(1)幼兒已經閱讀過圖畫書《大米是怎么來的》,已通過視頻等形式初步了解種大米的過程。
(2)幼兒會用動作表現心情或感受等。
2、教學材料準備:
(1)將圖畫書中的主要畫面制作成PPT。
(2)剪輯音樂《揚鞭催馬運糧忙》。
(3)幼兒裝扮用的頭巾、毛巾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梳理過程
1、這幾天你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什么?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大米是怎么來的?種大米的過程中農民做了哪些事情,他們的心情怎么樣?
3、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用PPT回應,播放農民勞作的過程:播種一培植一收獲。
4、小結:每年春天農民都會滿懷希望地去播種,經過很長一段時間辛苦地培植,他們要施肥、噴灑農藥、拔草,到了秋天就會迎來豐收。在這個過程中農民辛勤地勞作,有苦也有甜。
二、欣賞樂曲,想象表現
1、欣賞樂曲,激發想象。
(1)第一遍欣賞:感受樂曲的變化。
①能不能用舞蹈動作把農民種大米的過程表現出來呢?跳舞需要用什么伴奏呢(音樂)?
②這是一首什么樣的樂曲,聽上有什么感覺?樂曲有什么變化,在不一樣的樂曲聲中農民分別會做什么?
(幼兒傾聽樂曲時,教師結合樂曲的節奏以肢體動作來提示和幫助幼兒發現樂曲的變化,加深幼兒對樂曲的感受和想象。)
③小結:這段樂曲是有變化的,有快有慢,大家都覺得這段樂曲適合用來表演這個舞蹈。第一段熱情歡快,適合表演農民充滿期盼地播種和插秧時的愉快心情;第二段樂曲悠揚舒緩,適合表演農民辛勤勞作的場面,辛苦地施肥、噴灑農藥、拔草:第三段樂曲熱情奔放,適合表演農民迎接豐收的快樂心情。
(2)第二遍欣賞:借助畫面幫助想象。
①(播放PPT)聽一聽、看一看、想一想,每一段樂曲中農民分別會做什么?他們會是怎么樣的心情?你打算用什么樣的動作來表現?
②要求:邊聽邊想,可以用各種動作來表現自己的感受。
(教師巡回指導,觀察幼兒動作創編的情況,并提示幼兒進一步傾聽樂曲的變化。)
2、分段創編,探索方法。
(1)師生共同創編第一段(互動要點:用優美的肢體動作表現農民的勞作,比較舞蹈動作與平時所做的動作的`區別)。
①提問:你們能用舞蹈動作來表現播種、插秧嗎?
②幼兒嘗試聽音樂,用肢體動作表現播種、插秧,教師在一旁觀察、提示。
③教師請動作舒展、優美的幼兒在集體面前演示,大家一起尋找他們的優點。
④小結:可以把生活中和想象中的動作做得舒展一點、優美一點。
(做“播種”這個動作時可以提示幼兒發現:把生活中的動作做得舒展一點、優美一點:做“插秧”這個動作時可以提示幼兒從同伴的表現中發現舞蹈動作要合著音樂才會更美。)
(2)師生共同創編第二段(互動要點:探索動作和樂曲協調一致的表現方法)。
①提問:第二段樂曲可以表現農民在干什么?他們做了哪些事?
②幼兒輪流嘗試表現:施肥、噴灑農藥、拔草。
(為了提升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三個動作用不同的方式出珊,如請個別幼兒表現,其余幼兒猜猜表現的是什么動作:全體幼兒共同表現及師生對比表現等。在做完三個動作后再引導幼兒體驗農民的辛苦,用擦汗、敲背等動作來表現。)
③提問:怎么記住這么多的動作呢?記住了又怎么編進這么長的一段樂曲里呢?
④小結:編舞蹈時如果有很多動作,可以先想一想動作的順序,如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接著干什么,最后干什么。再根據樂曲的長短決定每個動作是否要重復,這樣就能順利地合上音樂了。
(3)師生共同創編第三段(互動要點:尋找用舞蹈表現快樂的方法)。
①提問:第三段樂曲可以表現什么?收獲時人們的心情怎么樣?很開心可以怎么樣表現?
②小結:可以用快樂的表情、快樂的動作、快樂的舞步來表現開心、收獲的喜悅心情。
③幼兒嘗試運用自己想到的方法來表現。
三、裝扮表現,體驗快樂
1、教師合著樂曲完整表演舞蹈,幼兒發現教師表演的精彩點。
(1)提問:我表演得怎么樣?哪里比較好,為什么?
(2)小結:我在表演前都會想,用哪些動作來表現農民的勞作過程;一邊表演一邊記,即記住動作的順序;一邊表演一邊聽,聽樂曲的變化。我把自己當成是一個農民,體驗著農民種大米時的心情,并用表情來告訴大家。
2、幼兒戴上頭巾(女孩)或毛巾(男孩),合著樂曲再次表演,體驗表演的快樂。
幼兒園音樂方案模版篇8
一、幼兒園音樂教育的目標與原則
(一)《綱要》中的藝術領域目標及解讀
1、能初步感受并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綱要》的這種表述使我們對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基本理念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幼兒音樂活動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改變幼兒被驅使進行音樂活動的被動地位;強調幼兒音樂教育對兒童自身的影響作用、對幼兒發展的促進作用;改變使音樂成為技能訓練和表演的功能。這是必須深入領會并在實施中進行貫徹的基本理念。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目標:
第一層次目標--藝術教育終極目標
第二層次目標--音樂教育總目標
第三層次目標--各年齡段音樂教育目標
第四層次目標--具體音樂教育目標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的基本原則
1、"以美感人"--以"審美"為核心的幼兒音樂教育
用美好的音樂感召幼兒,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生活環境和音樂中蘊含的美,熏陶自己心靈世界的美,插上想象的翅膀,進入音樂美妙的境界。
2、"以樂施教"--以游戲為手段的"愉悅性"的幼兒音樂教育
讓幼兒與音樂一起玩,在快樂的游戲中自主探索音樂的奧秘,學習并大膽嘗試用個人喜愛的方式來抒發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以情動人"--以幼兒作為"教育主體"的幼兒音樂教育
在幼兒喜愛的音樂活動中激發幼兒智慧與靈感,滿足幼兒活動與交往的需要,健全幼兒的人格,提升幼兒的生活質量。
二、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內容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內容多樣,形式豐富,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歌唱活動
2、韻律活動
3、音樂欣賞活動
4、打擊樂器演奏活動
三、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的組織結構
1、"三段式"結構:即把音樂活動分為開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這種組織結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被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所普遍采納,是一種比較傳統的音樂活動組織結構。一般在開始和結束部分通常是安排復習性質的活動內容。開始部分最常見的程序是律動進教室-練聲-復習歌曲或韻律動作,結束部分最常見的程序是復習韻律活動、歌表演或音樂游戲。基本部分就是安排新授活動。
2、"一桿子式"結構:既沒有明顯的三部分劃分界限,而是圍繞新內容來組織安排活動結構。突出主題,激發兒童興趣為導入目的,遞進式的進入到新作品的感受和學習活動。這種組織結構目前在幼兒園的音樂活動中運用得較多。
四、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設計及教學方法
※幼兒園歌唱活動教學
(一)幼兒園歌唱活動的價值與目標
幼兒園歌唱活動的主要目標是指導幼兒學習用自然、好聽的聲音正確演唱歌曲,嘗試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思想、抒發情感體驗。歌唱活動中幼兒的自主表現、情感體驗的抒發與正確歌唱技能與方法的指導同樣是必不可少的。
(二)有關歌唱的簡單知識和技能
1、姿勢:正確的歌唱姿勢是指無論是站著還是坐著唱歌,都應保持身體和頭部的正直、放松;兩臂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兩眼平視,兩肩放松;口型保持長圓形,嘴唇的動作要求自然,正確的歌唱姿勢,可以使幼兒在歌唱時保持最佳的氣息通道狀態,有利于用美好自然的聲音唱歌。
2、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動力。歌唱時有氣息的支持,才能保持或延長歌聲,歌唱中正確的呼吸方法應該是自然地吸氣,均勻的用氣。
3、發聲:正確的發聲方法是使歌聲優美、動聽的最基本要求。要使兒童學會用"自然美好"的聲音來唱歌就必須用一定的發聲技巧。對于幼兒來說,首先要告訴幼兒的是用自然的聲音歌唱--下巴放松、嘴巴自然打開、不大聲喊叫,也不過分的克制音量。
(三)新授歌曲活動的設計與組織
模式一:示范--模仿--練習的模式
1、引出主題。
2、范唱新歌。
3、幫助幼兒分析理解和記憶歌詞。
4、用全曲帶唱的方式幫助幼兒初步掌握新歌。
5、在必要時用教唱的方法幫助兒童掌握新歌中的難點。
6、采用各種不同的演唱組織形式,不斷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幫助幼兒在反復練唱的過程中逐步掌握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