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鍛煉相關計劃
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讓我們對今后的工作做個計劃吧。我們該怎么擬定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體育鍛煉計劃,歡迎大家分享。
健身鍛煉相關計劃(篇1)
前言
大學生整天宅在宿舍上網的現象屢見不鮮,真正的大學生活應該是充滿活力四射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為此我制定了一份屬于我而同時又能讓其他學生參考的運動鍛煉計劃書。
目的
鍛煉自我、體驗健康生活、為學習減壓。
計劃實現
需要聲明的是,運動計劃的前提是不能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和作息時間,合理有度地鍛煉身體。
計劃實施
以下是根據我自己空余的課程時間和假期,做出的'規劃。
1、 晨跑。時間:每周一、三、四、五、六早上。堅持晨跑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改善精神狀態。晨跑應注意以慢跑為主,并且晨跑之前應補充足夠的水分和少量的食物。 霧天不宜晨跑,空氣質量差的地方不宜晨跑。
2、 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我的是打籃球。時間:每周三、五、六的下午。通過打籃球可以強身健體、解除煩惱、消除青春痘以及認識各種各樣的朋友,何樂而不為?
3、 做眼保健操。眼保健操算不算得上是一種運動方式?反正對我來說是的。時間:每周一到周日。經常做眼保健操可以松弛眼部肌肉,促進眼部血液循環,滿足眼部充血的需要,使眼部得到充分的休息。能防止近視眼繼續加深。
4、 星期日休息。合理的運動計劃應該是松弛有度,利用這個星期日空閑的時光,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吧!
總結
合理的運動計劃,應該是在于精,不在于多,我認為這四點運動計劃已經足夠了,當然,前提是我能一直堅持下去。
健身鍛煉相關計劃(篇2)
一、簡單至上
對初練者而言,訓練的科學就是簡單的、基本的復合性訓練,如臥推、深蹲、硬拉等等。盡管這些簡單的動作很乏味,但效果卻不容置疑。
二、目標明確
你的訓練計劃最好用大紙、大字列出來,訓練目標應用紅筆寫在最醒目的位置。它越明確越好,當你對枯燥的訓練感到厭煩時,當你想偷懶時,那些醒目的字會深深地刺激你,讓你為自己的惰性感到無地自容。
三、持續性和漸進性
持續性和漸進性是制訂訓練計劃的兩個重要原則。不堅持訓練,肌肉就得不到持續的、有規律的`刺激,以致生長緩慢;訓練強度不增加,肌肉對所給予的刺激產生適應性,生長也會遲緩。一個有效的計劃除了保證訓練的持續性外,還要保證循序漸進地增加訓練強度。
四、頻度
頻度是指一星期練幾次。頻度的設定取決于你訓練后的恢復能力,恢復能力又取決于身體素質、睡眠和營養三個因素。一般來說,有工作有家庭的初級訓練者一星期進行兩個循環的重量練習比較合適。對學生而言,一周三個循環也可以。每個循環的具體安排視時間和身體狀況而定,最好一個循環練兩天,一天練上身,一天練腿。
五、數量
數量就是訓練量,練多少組、每組多少次以及組間休息時間的長短等。首先,組數的安排不是固定的,但每個動作必須有一個熱身組。熱身組的作用是:
1、加速代謝,進入訓練狀態;
2、充分活動關節和韌帶。每個正式組的次數6~12次,熱身組不少于20次。最后,每次訓練不要超過1小時,因為在無氧訓練40分鐘后,一些影響訓練的重要的內分泌激素就會大幅度減少,直到基本停止,以致造成肌肉損耗。
六、強度
強度是指訓練中你所承受的負荷水平。負荷水平的高低取決于三個因素:重量,訓練間歇,力竭程度。了解強度的概念和要點對如何增加重量是很重要的。因為增加重量就要影響訓練次數和力竭程度。剛入門的朋友要注意,增加重量不可操之過急。
掌握以上六點可以幫助你制訂一個適合自己的訓練計劃,而真正的考驗是計劃能否嚴格實施。樹立了目標就要付諸行動,不要為了偷懶而找任何借口。健美運動是強壯體格的運動,也是增強意志的運動。懶惰就是懦弱,克服它,才會更強。
健身鍛煉相關計劃(篇3)
一.制定原理
1、訓練原則(FITT)
(1)F頻率(Freguency):進行運動的頻率
為顯著提高心血管耐力,會員應該每周進行3—5次心血管練習,在此基礎上多做1—2次,不會明顯提高心血管耐力反而會增加受傷的可能性,剛開始練習的會員應該少做一點然后逐漸提高到一周3—5次
(2)I強度(Intensity):練習的強度
為顯著提高心血管耐力,會員應在他們的心血管范圍內進行練習,控制在目標心率范圍內。以這樣的速率練習就會有足夠的效果鍛煉心血管而不是會傷害它,使會員逐步提高心血管水平。由于安全考慮會員應從心率的下限開始運動。
(3)T時間(Time):一次練習持續的時間
為顯著提高心血管耐力每次練習時間為30—60分鐘,有些人開始無法達到這個時間,開始的時候可以選擇一個他們可以接受的時間,通過調整可增加運動量。研究表明每天30分鐘的有氧訓練對人的益處最大。剛開始時最好運動是會員喜歡并愿意做的運動。
(4)T類型(type):練習的方式
為顯著提高心血管耐力要求參加周期性、重復性、連續性、使用大肌肉群的訓練。如:爬山、跑步、游泳等。當選擇練習類型推薦給會員時,應當記住有些人會從中得到收獲,綜合練習一周以上的訓練,如:周一:游泳,周二:跑步,但是每一種練習至少保持在20—30分鐘以上,多個活動間隙不要超過1分鐘以便從中獲得充分的心血管益處。
2、超量恢復原理:肌肉或者肌群在適當運動練習之后,會使肌肉產生適度的疲勞和形態功能等等方面一定程度的下降。通過適當時間的休息,可以使肌肉的力量和形態功能等方面恢復到運動前的水平,并且在一定時間之內,還可以繼續上升并且超過原有水平。隨休息的時間延長,又逐漸下降回原有的功能水平。如果下一次練習是在超量恢復(肌肉功能上升并超過原有水平的一段時間內)的階段進行的,就可以保持超量恢復不會消退,并且能逐步積累練習效果。如此通過反復的肌力練習就可以使肌肉體積增大,肌肉力量增強。這就是“超量恢復”。
3、能量供應原理:
二、運動項目的`選擇
1、目的:健身、減肥,并增強身體的協調性。
2、項目:跳繩
3、跳繩的優缺點:
優點:跳繩每小時消耗體內熱量約1000卡路里,并且使人心律維持在與慢跑大致相同的水平,不過它卻可以避免因跑步而產生的膝、踝關節疼痛的困擾。 跳繩對身體的靈敏性、身體姿態、平衡能力、協調性和柔韌性都有奇妙的促進作用。能使力量得到發展,尤其是下肢力量。 跳繩能讓小腿肌肉變得有爆發力,使大腿和臀部肌肉纖維更結實。跳繩一下,猶如背負相等于個人體重之對象跳一下,有助增強個人的肌肉耐力和心肺功能。運動量遍及全身,體態較易均勻發展。加速人體新陳代謝,增強血液運行,強化心、血管功能,有助身心健康。
缺點:跳繩的時間和次數問題,理論上說飯前和飯后一小時是不可進行劇烈運動的,有人想減肥便在飯前進行跳繩運動以便減少食欲,這是不科學的。人體活動狀態最好的時段應該是下午3點到晚上8點,想提高跳繩水平的朋友不防在這時段進行。我個人是不提倡晨練的,有的人晨練而“聞雞起舞”,甚至三四點鐘就起來鍛煉,然后再回去睡個 “回籠覺”,這不但易受空氣污染,還會使生物鐘錯亂,導致疲勞、早衰。因為日出前地面空氣污染最嚴重且此時氧氣也少。日出后綠色植物開始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氣,空氣才開始清新。所以有時間的話不防日出后再進行跳繩活動。每周跳繩不應少于4次但也不可多于6次,一般需要有一天的休息和思考,這樣提高地更快。每次跳繩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到兩小時之間,太少起不到健身的效果,多于兩個小時的過度訓練也會使身體極度疲勞。
三、計劃的實施
1、強度:每次跳繩不得低于30分鐘,但也不能大于2小時。
2、時間:每天3點到8點之間。
3、頻率:一分鐘平均調30到50下。
4、安全注意事項:
(1) 跳繩者應穿質地軟,重量輕的高幫鞋,避免腳踝部受傷。
(2) 選擇軟硬適中的草坪、木質地板和泥土地的場地較好,切莫在硬性水泥地上跳繩,以免損傷類節,并易引起頭昏。
(3) 胖人和中年婦女宜采用雙腳同時起落。同時,上躍也不要太高,以防止單腳跳時關節因過于負重而受傷。
(4).跳繩時需放松肌肉和關節,腳尖和腳跟需用力協調,防止扭傷。
四、自我體育感受
跳繩肯定是累的, 我在跳繩的時候經常感覺就是腿都跳麻木了,可是我還是機械的堅持在跳,因為我覺得我并沒有氣喘,說明我可以承受,我就一直堅持跳。直到拌繩我才停下。跳完繩后我感覺特別舒服,心情也很愉快。覺得精神抖擻的。看來運動真的能調節自己的心態呢。
最后我反復強調一下循序漸進,千萬不能一下子就跳得太猛,那樣第二天腿會非常疼。就沒有辦法堅持了。一點點酸疼當然沒有關系,而且可以讓我們有小小的滿足感。運動時很累的,這時候就需要心理暗示了。我常常想,馬上就結束,再累就是這么一會了,再多做一點點,所以每次都能比預想的多做一會兒。 當跳繩跳了10分鐘有點累的時候,懶惰的心情誰都有啦,可是轉念一想,都跳了10分鐘啦,身體都熱了,反正都累了,就再累5分鐘吧。既然都開始,累也累,衣服也打濕了,汗也流了,那無所謂再多流一會了。 運動的時候多給自己一點鼓勵,會更容易堅持的。
健身鍛煉相關計劃(篇4)
一、體育鍛煉工作重點:
1、回顧少先隊歷史,進行隊史教育。
2、樹立“健康第一”的意識,落實“每天體育鍛煉1小時。”
二、體育鍛煉具體安排:
1、歡慶國慶,做個文明守紀的小公民。
2、樹立“健康第一”的意識,貫徹落實“每天體育鍛煉1小時”。
3、指導學生、家長使用好《小學學生成長手冊》,完成本學期第一次評價。
4、組織學生參加慶祝奧運倒計時300天活動,進行“迎奧運知識競賽”繼續深入開展奧林匹克教育。
5、回顧隊史,進行少先隊知識宣傳教育。
6、加強安全教育,進行緊急疏散演練。
7、繼續進行文明課間的.評比。
8、完成本月班級、學校展板的更換。
9、選拔新一批“紅領巾廣播站”播音員,開展紅領巾廣播。
10、開展科技節宣傳動員報名工作。
健身鍛煉相關計劃(篇5)
要想取得良好的鍛煉效果,實行“計劃鍛煉”是最好的方式。一個科學的鍛煉計劃能提高一個人的身體素質。大學生要養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從而為自己以后的人生打下堅實基礎。
在度過了漫長而又艱難地高中生活之后終于迎來了輕松而又自由的大學生活。按理說心情應該沒有任何負擔,身心較于高中應該會更加強健,但我卻感覺自己的體質以及耐久力竟然在一點點的退步。其實我的體育一直都很差,從小到大都很害怕上體育課體育成績也都不太理想,我的身體素質一向都很不好經常會生一些小病。根據我的'自身狀況,我做了以下一些鍛煉計劃:
一、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六點十分起床洗漱完后,堅持跑步去學校上課,盡量少坐車上課,從而到鍛煉的目的。之后在進行一些基本的拉伸運動將身體活動開,然后在背會兒英語單詞這樣可以提高自己的肺活量還可以預防小感冒。周六周日可以多休息一些時間,充分保證睡眠也是提高身體素質的一種方法。其他時間都要早睡早起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另外,可以利用周末時間到宿舍附近的公園去逛一逛,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放松一下身心。
二、下午7,8節沒課時到學校操場上跑3圈,每天晚飯后一小時進行慢走、呼吸、舒緩身心、自我反省。
三、按時吃飯,不在偏食多吃一些蔬菜水果,提高身體免疫力,盡量少吃零食注意自己的飲食,注重均衡營養,每天定量喝水預防感冒。
四、每天晚上學習過后,沒事時可以在宿舍的練練健美操或跳跳繩或搖搖呼啦圈,可以和宿舍同學一起練,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可以很容易進入睡眠,提高了睡眠質量,有助于第二天的學習,保證新的一天精力充沛。
五、競技運動。利用雙休日的時間,分段自主安排,保時保質,不得少于四小時,如踢毽子、羽毛球、乒乓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