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和考編同時上岸應該怎么選
考研和考編同時上岸應該怎么選
1、從就業角度出發
在經濟形勢嚴峻的今天,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因為穩定和福利不錯,成為大部分人的首選,此時選擇公務員無疑是最理性的選擇。既可以早日參加工作累計工齡,還可以有穩定的收入,而且公務員的社會地位還是比較高的。
另外,考研究生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為了在以后就業更有競爭力的話,找一份好工作,先進入體制內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很多人考上研究生以后,還是會選擇考公務員,畢竟宇宙的盡頭是編制。
三年研究生畢業后,公務員的競爭大概率只會越來越激烈,想進入體制內的難度只會更大。
此時,選擇公務員也是不錯的選擇,畢竟考上公務員的難度是要大于考上普通高校的研究生。
2、從公務員崗位出發
公務員固然是個不錯的身份,只要不犯錯,會來事,仕途大概率會一帆風順。但如果你被錄取的崗位是偏遠山區,或者是離城區很遠的鄉鎮,而你又很向往大城市,公務員就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
不是說偏遠山區和鄉鎮就不好,其實這些地方是更需要大學生去建設和發展。但對于大部分嬌生慣養的大學生而言,不一定能夠享受這份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又背井離鄉,可能最終的結果就是適應不了公務員的工作,而選擇辭職。
因此,如果公務員的崗位不是特別好的情況下,研究生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如果公務員的崗位不好不差的,也可以選擇公務員。因為公務員序列里面有種內部招聘叫“遴選”,當你過了最基礎的服務期之后,就有機會參加公務員內部的遴選。有些優秀的同志,就可以通過遴選,從之前基層崗位調到市直機關。所以如果公務員崗位一般的話,遴選也是不錯的機會。
3、從長遠發展出發
本科考公選擇的機會少,起點略低,大部分從事的都是基層工作,倘若能力平平且不會來事,大概率提升速度較慢。碩士畢業能夠選擇的公務員崗位相對而言,更有技術性,起點也會更高,選擇面也會更廣。
如果熱愛科研工作,考研也是因為有科研目標和學術追求,以后也有讀博深造的打算,未來也想從事與科研相關的工作,研究生絕對是不錯的選擇。這部分學霸能夠考研考公同時上岸,也說明水平不差,也絕對不是躺平的性格,肯定能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取得理想的成果。
如果僅僅是為了追求穩定的工作而放棄了讀研的機會,對這部分學生來說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和其他學生相比,他們更適合讀研。
知識和學歷雖然不能決定當前的水平,但絕對會影響以后的人生高度和未來仕途的寬度。
4、能不能兩者兼顧
“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當然是全都要”,考研考公能不能全都要?這要分情況,有些情況下是可以的。
考研和考公同時上岸的話,一方面可以跟入職單位溝通,能不能入職以后,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立馬去讀個在職研究生?如果單位同意的話,可以和目標院校聯系,將培養模式由全日制更改為非全日制,或者調劑為非全日制研究生。辛苦三年,既可以不影響目前的工作,又可以拿到研究生雙證,一舉兩得。
當然如果單位不同意入職當年進行在職研究生學習的話,也可以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考個當地高校的在職研究生。此時學歷就可以為你以后的晉升,提高一些籌碼,而且在職研究生的考取難度和畢業難度都相對較小。
考研和考編哪個更值得
1. 職業規劃
首先,你需要考慮自己的職業規劃。考研和考編都是不同的職業發展方向,選擇哪個更值得取決于你的興趣、能力和職業規劃。如果你想從事學術研究或教育工作,考研可能更適合你;如果你想從事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考編可能更適合你。
2. 競爭情況
其次,你需要考慮競爭情況。考研和考編的競爭都很激烈,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獲得成功。你需要評估自己的實力和競爭對手的水平,看看哪個更有機會獲得成功。
3. 個人情況
最后,你需要考慮個人情況。你需要評估自己的興趣、能力和時間,看看哪個更適合你。如果你更喜歡學術研究或教育工作,考研可能更適合你;如果你更喜歡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考編可能更適合你。
基于上述分析,如果你有清晰的職業規劃、優秀的實力和堅定的決心,考研可能更值得;如果你有較強的競爭力、時間充裕和興趣廣泛,考編可能更值得。當然,最終的選擇還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做出決定。
總之,無論選擇考研還是考編,都需要認真思考和準備。選擇考研或考編只是職業規劃的一部分,你還需要探索自己的興趣和愛好、發展自己的能力、評估自己的時間安排等等。最終的選擇應該是基于全面的考慮和綜合的評估。
女生建議考研還是考教師編?
女生考研還是考教師編視自己的個人實際情況而定。
考研的優勢:
首先考研的優勢就是提升學歷,增加就業機會。當你畢業之后你的選擇會更加的寬闊,而且許多工作的平臺,底薪,待遇也會隨著你的考研使得提高。
考編的優勢:
教師編受事業單位工作待遇,在很多人眼里都是“鐵飯碗”,收入穩定,并且工資待遇有保障,體面又輕松。目前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很多企業都面臨著比較嚴重的發展問題,所以很多人都想進入體制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