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及應用畢業實習報告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難免會涉及到撰寫報告的場景,因此我們在寫報告時要注重語言的準確性和簡潔性。但是,您是否了解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物實習報告,希望可以為大家提供參考和借鑒,并幫助大家更好地書寫正確的報告格式。
生物技術及應用畢業實習報告【篇1】
一、實習時間:20__.6.7-6.12
二、實習地點:食品發酵實驗室(化學樓119、123)、食品學院實習基地
三、實習目的:
1、學習自制酸奶的方法,熟悉從酸奶中分離和純化乳酸菌的一般方法。
2、掌握各類酸奶生產的基本工藝和要求。
3、學習奶酒的發酵過程、工藝流程,及其注意事項。
4、對自己所學的科學知識進一步深化,提高實踐能力,整體策劃部署能力,動手能力,組織能力,團體協作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也有一些提高。
四、實習內容:
1.酵母菌篩選方案的確定
為了獲得最佳酵母菌發酵結果,我們通過對Internet資源以及圖書資料的搜索和查尋,查的產酯酵母廣泛應用于白酒、黃酒、普通酒、醋、醬油中,另外,還應用于果汁中。
所以我們準備了三種菌種來源材料:果皮、酒曲、保藏的酵母斜面。第一種方法是利用果皮做來源,將削下的果皮放入帶玻璃珠的三角瓶充分振搖,梯度稀釋,涂布于YPD瓊脂培養基上。第二種方法是用各種酒曲做為菌種來源,將酒曲粉碎,稱量,梯度稀釋,而后涂布于YPD瓊脂培養基上。第三種方法是利用保藏的酵母斜面作為菌種來源,用接種環在酵母斜面上取一環菌,而后用劃線法接種于YPD瓊脂平板上,帶用于實驗。
經過大家的討論后,一致決定利用酵母斜面上的菌種,對其進行培養。因為利用酵母斜面上的菌種在此次實習中可以用到我們實驗上所學習的知識,真正將知識用于實踐,并在實踐中得到鞏固。但是,酵母斜面上的酵母菌制得的菌懸液濃度很大,所以在菌種篩選方面,我們將菌懸液10進制稀釋到10-5,10-6,10-7的數量級,各濃度涂布兩個平板,另六個平板用于劃線分離法進行菌種分離,30度培養24到48h,觀察平板上的菌落生長情況。初選出酵母菌,將菌落照片后就進行顯微鏡觀察,篩選到典型的酵母菌株,進行生化實驗。將平板上的酵母單菌落接種保藏于斜面培養基(PDA),30度培養48h后,4度冷藏。將PDA斜面培養基上保存的酵母菌接種于培養液中培養,而后接種于豆芽汁發酵液中,進行發酵測產脂能力。
2.酵母菌的篩選及鑒定
11月25日我們按照討論決定的方案進行了酵母菌的篩選實驗,實驗內容如下:
2.1 培養基的制備、分裝、滅菌(分述在下文中)
在實習中共需要準備六種培養基:YPD培養基、PDA培養基、豆芽汁培養基、葡萄糖產酸產氣培養基、硝酸鹽生化實驗培養基、糖發酵實驗培養基。各培養基配方如下:
1、YPD培養基:1%酵母膏,2%蛋白胨,2%葡萄糖,2%瓊脂。
2、PDA培養基:2%馬鈴薯,2%葡萄糖,22%瓊脂。
秤取切成小塊的馬鈴薯,加水煮爛(20-30min),八層紗布過濾,濾液中加入葡萄糖,最后加入瓊脂。
3、豆芽汁培養基:10%黃豆芽,2%葡萄糖,2%瓊脂
洗凈豆芽,加水煮沸30min.用紗布過濾。濾液加入瓊脂,加熱溶解后放入糖,攪拌使它溶解,補水至設定值。
4、糖產酸產氣培養基:營養物(0.5%牛肉膏,1%蛋白胨,0.3%氯化鈉,0.2%磷酸氫鈉,0.2%溴麝香草酚藍)配方為20g/1000ml,蒸餾水配制,pH7.4。分裝后加葡萄糖0.5%。
5、硝酸鹽生化實驗培養基:0.3%牛肉浸膏,0.5%-1%蛋白胨,pH7.0(100ml 培養基加入1g硝酸鉀)
6、糖發酵實驗培養基:營養物(0.5%牛肉膏,1%蛋白胨,0.3%氯化鈉, 0.2%磷酸氫鈉,0.2%溴麝香草酚藍)配方為20g/1000ml,蒸餾水配制,pH7.4。分裝后加乳糖0.5%。
制備:由于第6種培養基同第4種培養基,則一組配制即可,再加上無菌水,共需制備六種,則將全班分成六個組,我們為第4組,故配制過程如下:
(1)天平調平。
(2)準確秤取7.8g營養物(配390ml),葡萄糖、蔗糖、乳糖各0.65g。
(3)將營養物放入搪瓷缸中,加入390ml蒸餾水,玻璃棒攪拌將其溶解。
(4)pH試紙測其pH是否為7.4,若不是,用氫氧化鈉溶液調到7.4。分裝:
(1)取三個250ml錐形瓶,每個錐形瓶中倒入130ml的上述溶液。
(2)將上述稱好的葡萄糖、蔗糖、乳糖分別倒入三個錐形瓶中,搖晃錐形瓶使其溶解。
(3)將加入糖的營養液分別裝入12個試管中,每個試管用移液管放入10ml。
(4)將每兩個葡萄糖、蔗糖、乳糖用牛皮紙扎成一捆,即每6個試管扎成一捆,寫上班級、組別后待滅菌。
滅菌:將已經包扎好的試管放入滅菌箱中,進行滅菌待用。
以上就是我們組的制備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稱量前天平要調平。
2、秤取營養物時應準確秤取。
3、溶解后注意調pH值到7.4
4、量取培養液時要準確,特別是向試管中分裝時要用移液管。
2.2 酵母菌的分離(詳述分離方法,培養條件及觀察到的菌落結果)
步驟過程:
1、倒平板:待YPD培養基冷卻至50度左右后,按無菌操作法倒12只平板(每皿約倒15ml),平置,待凝。
2、酵母菌稀釋:取1mL菌懸液放入裝有99ml的無菌水錐形瓶中,搖勻后再從錐形瓶中取1mL放入1號管,依次進行,則管里酵母的濃度依次是10-2~10-7。
3、平板分離:依次從10-7,10-6,10-5的管里取稀釋液進行涂布平板,YPD平板每個濃度涂兩個。
4、劃線法分離:用接種環從酵母斜面上取一環酵母,在酒精燈前按無菌操作法進行劃線,將酵母接種于6個平板中。
5、恒溫培養:將12個培養皿平板置于30℃恒溫箱中培養24~48小時。 結果:
觀察菌落:出現了4種不同形態的菌落。
①圓形,菌落大,表面光滑,濕潤,突起,乳白色。
②圓形,菌落略小,濕潤,突起,質地均勻,呈乳白色。
③橢圓形,菌落略小,濕潤,突起,顏色均一,呈乳白色。
④橢圓形,菌落大,濕潤,突起,顏色均一,呈乳白色。
結果分析:
通過網上查閱資料顯示,正常條件下大多數酵母菌的菌落特征與細菌相似,但比細菌菌落大而厚,菌落表面光滑、濕潤、粘稠,容易挑起,菌落質地均勻,正反面和邊緣、中央部位的顏色都很均一,菌落多為乳白色,少數為紅色,個別為黑色。 啤酒酵母的菌落紅酵母的菌落各種酵母菌的菌落。
將我們觀察的結果與資料相比,確實符合大多數酵母菌的菌落形態。 結論:觀察到的是酵母菌落。
2.3酵母菌的初步鑒定(包括革蘭氏染色和糖代謝實驗)
2.3.1將平板上分離到的各菌株進行簡單染色后進行鏡檢
觀察結果為:
球菌,各個細胞的形狀比較規整。
結論:
通過菌體個體形態和菌落形態,初步確定出了一株酵母菌。
注意事項:
1、搬動顯微鏡時應一手握住鏡臂,另一手托住底座,鏡身保持直立,并緊靠身體,步態穩健。切記單手拎提,以免目鏡頭從鏡筒上掉出而砸壞。
2、各個鏡面切忌用手涂抹,以免手上的油、汗污染鏡面,造成發霉、腐蝕。
2.3.2 將初步確定的菌株進行生化實驗
步驟過程:
用接種環從平板上挑取已分離的同一菌落接種于糖發酵管和硝酸鹽生化管中,接種完后30℃培養。24小時后觀察結果。
與此同時,將平板上的酵母單菌落接種保藏于斜面培養基(PDA),30度培養48小時后,4度冷藏,待檢其他特性。
結果:
驗中并沒有觀察到,但硝酸鹽管中變黃,則分析結果,可能是酵母菌生長不旺盛,導致即使產氣也看不出來。
根據這一現象,能夠說明該菌株具有產酸產氣性能,確定此菌株確實是酵母菌。
3、發酵產酯實驗(11.23-11.24)
步驟過程:
(1)準確吸取25ml發酵液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25ml蒸餾水,滴2滴酚酞指示劑,用0.1mol/L的氫氧化鈉滴至微紅色,記下消耗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
(2)將滴定后的發酵液轉移至250ml錐形瓶中,準確加入15ml上述氫氧化鈉標液,接上冷凝管,加熱至沸回流30min。
(3)取下冷卻至室溫,完全轉移至250ml碘量瓶中立即用0.1mol/L的鹽酸溶液滴定至微紅色剛好消失,紀錄鹽酸溶液的用量,記錄總酯的含量。 結果:
氫氧化鈉消耗體積:V1=1.9ml
鹽酸消耗體積:V2>15ml
分析與結論:氫氧化鈉消耗體積1.9ml用來預估總酯含量,且其越大則總酯越少。由此可見,產酯量應該不少。
按公式:總酯=(15-V2) X0.1X10-3mol 但是我們滴到18ml仍不見結果,并且沒有要到微紅的跡象。可能是由于配制實驗試劑時出現問題,導致沒有測出總酯量。
五、總結
短短一周的微生物實習在緊張又有效率的節奏下順利的結束了。這是我們自己在老師協助下并親自動手連續完成的一些列實驗,在其中感受到了很多平時和課上很少遇到的東西,有自主,有探索,有反思,有合作
短暫的實習轉眼而過,回顧實習生活,我在實習的過程中,既有收獲的喜悅,也有一些遺憾。喜悅是我們都在老師的指導下自主設計了方案并分工鮮明,合理掌握每一步實驗用時及時、準確測量數據,最終都得到了相應的結果。而遺憾那就是對實驗有些方面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聽人講如何做,未能夠親身感受、具體處理一些工作,所以未能領會其精髓。但時通過實習,加深了我對實驗和微生物基本知識的理解,豐富了我的微生物實驗的知識,使我對實驗有了深層次的感性和理性認識。認識到要做好實驗,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要把實踐與理論兩者緊密相結合。更進一步體會到了“實踐是最好的老師”的深刻意義。
生物技術及應用畢業實習報告【篇2】
一、實習地點介紹:
紫溪山位于楚雄市西南20多公里,離昆明約200公里,是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自然保護區和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國家AA級旅游景區,面積4萬多畝,景區內森林覆蓋率達96%,海拔19000米至2502米,是目前云南最大的天然森林公園。紫溪山一萬松林為中心向四周輻射,景區內峰巒起伏,森林茂密,古木蒼天。主要景點有:德運碑、千年古藤、響水箐瀑布、仙人谷、紫頂寺、茶花園、櫻桃園、望海樓、杜鵑園、牡丹園,興建了民族村、紫霞山莊等旅游接待設施和眾多的農家樂。
紫溪山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春暖旱重、夏無酷暑、秋季涼爽、冬無嚴寒、有萬年古藤、千年銀杏和650余年歷史的茶花樹。紫溪山是滇中有代表性的生物多樣性物種基因庫,有1500多種植物、136種鳥類、30多種動物。三尖山、香水月季等珍稀植物較多,綠孔雀、棕頸犀鳥等珍禽棲于林中,是一個令人神往的植物王國和百余種鳥獸聚集的地方。歷史上,紫溪山曾以66座林,77座寺,88座廟而享譽四方。目前有人工建造的1200畝茶花園、1500畝杜鵑園,為全國少見。
紫溪山現有3萬畝的半溫潤常綠闊葉林,以滇石櫟、包石櫟、滇青岡為主要林木的半濕潤常綠闊葉林和云南松林,其森林覆蓋率達96%,是楚雄市的重要水源林區。據調查,紫溪山自然保護區內有高等植物202種,隸屬于65個科,其中藥用植物49科,76種;珍稀植物有百年生的茶花28株,以及零星分布的滇藏木蘭、三尖杉、香果樹、銀杏、桂花、白玉蘭香樟、木姜子、云南含笑及杜鵑多種,還盛產松茸、雞樅等名貴食用菌。在莽莽叢林中,有很多動物生活于其間,據統計,動物中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黑頸長尾雉、綠孔雀,列為國家二級保護的動物的有小熊貓、蟒蛇等。
紫溪山盛產茶花,紫溪山茶花不但樹齡早,而且品種之多,花色齊全,在滇中首屈一指。民間有“云南茶花甲天下,資溪茶花甲云南”之說。紫溪山建有茶花園、杜鵑園、牡丹園,并重建紫頂寺、紫霞山莊、望海山莊等旅游設施。每年農歷二月初八舉辦彝族馬櫻花節。資溪山風景區現在蓋起了萬松林山莊、紫霞山莊、望海山莊、民族村等賓館、飯店,接待各方來賓。
摘要:種子植物可分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其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形態各異,壽命長短差異懸殊。種子植物的生長和分布與生活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不同的 生活環境中,形成不同生態類型的植物,種子植物在經濟建設中是一類極其重要的植物,人類的衣,食,住,行均不能離開它們。
二、 意義與目的:
1. 培養學生初步掌握生物學的形態的鑒定技術和分類方法。培養學生具備生命科學的專業基礎,以利于更好地學習和從事生物學的研究,為開始發展生態學環境學 等邊緣學科研究打下良好基礎。
2. 掌握一般的植物分類的理論基礎,能認識30—50科植物。掌握重要植物標本采集的基本方法,認識草本植物的特征。
3. 掌握一般重要生物群落的植物分布類型;牢固掌握生物生態學和生物群落學的理論及其內容。
三、材料與方法
1.設備與用具:氣壓表(海拔記錄儀) 標本夾枝剪 小鐵鏟捕蟲網
采集刀 標本袋采集袋采集記錄本塑料桶鋼卷尺標本瓶
水壺塑料袋 筆記本
2.藥品:常用藥品(感冒藥等) 消毒藥(酒精)蛇藥片等
3.采集方法:
(1)木本植物的采集
用枝剪剪下一枝帶葉,花或果的枝條,必要時還要采取一部分樹皮。木本植物的物候期不同,應根據物候采集。采集雌雄異株的植物標本時分別采集雄株和雌株標本,分別編號,如楊,柳等。采集的標本不宜過大或過小,以長約40厘米為宜。標本采集后先 作簡單修整,再放入采集袋中。
(2)草本植物的采集
采集草本植物時,除花果等部分必須采集外,還要采集它的地下部分。植株較小者,可挖取全株;植株較大者,可將標本折成“V。N。M”字形。如植株仍嫌過大即將剪截成帶根的下端,帶葉的`中端和帶花果的上端等三部分,一起壓在標本夾內,記上同一采集號,并注明它的高度。
(3)特殊植物的采集
有些植物的葉片及花序很大,如棕櫚科,芭蕉科植物,它們的大型葉片壓制較困難,壓制時可沿中脈的一邊剪去一半,但保留頂端:復葉可沿總軸一邊的小葉剪除,頂端的小葉也須保留。
4. 采集工作應注意事項
(1) 采集標本要注意保護植物
(2) 一些植物具毒,故對不了解的植物不可隨意使用,以免中毒。
(3) 注意安全,如要采集生長在險要地段的植物標本時,先要找好踏腳點,千萬不要腳踏在已經風化的巖石,枯樹或易滑的表面上,避免出事故。
5. 標本的整理和壓制
(1)編號及記錄將采集的全部標本編號,放入采集袋中。
(2)壓制 打開標本夾,在上鋪4—5層草紙,然后將修整好的標本平鋪,再將標本逐一與草紙隔開。草本植物或枝葉花較薄的植物用一張即可,否則可多用幾張,花果過大的常使其中六下空隙,可用草紙將空隙填平,才能使全部枝葉承受均等的壓力。新壓的標本需每天換干紙一二次,五天之后,依據標本變化的程度可隔天換紙,一般經十天以后,就可不必換紙了。壓制時的第一次換紙十分關鍵,這次換紙的任務是對號,換紙,整形,墊平。將標本移至干紙之上時,再進行一次整形修剪,除去多余或殘缺的部分,調整葉子正反面比例。將重疊或折皺的部分展開,把標本擺放成型。
在換紙過程中,每次都要注意將葉子鋪平,并要細心輕放,避免損壞標本。發現掉落的花果,應及時將它們裝在紙袋中不可丟失。
6. 標本的制作
在標本的反面涂上一層粘貼劑,然后將標本粘貼在臺紙上的適當位置,不能過高,過低或過左過右。標本粘貼后,再用針線將紙 葉脈等處縫牢,并立即用重物壓平。掉落的花果落在紙袋中,并隨即粘貼在臺紙的一角,不能隨意拋掉。標本鑒定后,將鑒定簽貼在臺紙的右下角,將野外記錄簽貼在臺紙的左上角。
四、 科的種類(大約六十多種):
(1) 松科:雪松、華山松、云南松
(2)柏科:圓柏、刺柏、側柏、
(3)楊柳科:垂柳
(4) 殼斗科:原江栲、滇石櫟、栓皮櫟、槲櫟、黃櫟、滇青岡、高山栲
(5)樺木科:旱冬瓜
(6)榆科
(7)尋麻科
(8) 蓼科:頭花廖、小黑藥、拳參、金蕎麥
(9) 菊科:滇大棘、牡蒿、鳳毛菊、朱光相青、心葉兔兒風、三葉兔兒風、煙鍋頭、燈盞花、飛蓬、天明今、紫莖澤蘭
(10)唇形科:風輪菜、夏枯草、細軸香薷、雞骨柴、香茶菜、牛至(滇香薷)
(11)薔薇科:野草莓、插秧泡、三葉懸鉤子、仙鶴草(黃龍尾)、常綠薔薇、青刺尖、棠梨、多依、銀毛韋林菜(翻白葉)
(12)禾本科:白茅、莖草、雀麥
(13)蝶形花科:美麗胡只子、響鈴豆、木蘭
(14)毛茛科:氈帽銀蓮花、胡長草
(15)忍冬科:臭莢蒾、接骨木、水紅木、柔柔百、學滿草、
(16)天南星科:蟲樓、天南星、半夏、魔芋
(17)山茶科:厚皮香、細齒柃木、銀木何
(18)十字花科:草菜(19)玄參科:鞭打繡球(異葉紅木)
(20)茜草科:豬殃殃、茜草、薄皮木、翅頸相青、
(21)葡萄科:漄爬藤、三葉爬山虎
(22)木犀科:滇木棲蘭 (23)筧科:牛膝(24)蕁麻科:糯米(25)山蘿卜科:和尚頭(穿續斷) (24)薯蕷科:山藥 (25)茴香科:野八角(26)鴨子草科:露水草(27)野茉莉科:楚雄野茉莉(28)桑科:地石榴 (29)龍膽科:滇龍膽、獐芽菜
(30)小荹科:天南竹、十大功勞(31)水龍骨科:二色瓦韋、帶瓦瓦 (32)莎草科:紅果莎草(33)報春花科:過路黃、珍珠菜(34)狗屎花(倒提壺)(35)鳳尾菊科:井口邊草(36)鳳仙草科:鳳仙(37)菝葜科:長唾菝葜、土茯苓(38)越橘科:米飯花
(39)杜鵑花科:造毛杜鵑、炮仗花、馬醉木、道卵葉欄燭、云上杜鵑
(40)樟科:綠葉潤楠 (41)繡球花科:木繡球(42)柿樹科:毛葉柿、金遷(43)莢葉樹科:天門冬(44)黃羊科:清香桂 (45) 大戟科:澤膝(46)茄科:龍葵(47)敗醬科:萬壽竹、長序頡草(48)衛矛科:雷公藤(昆明山海棠)(49)金絲桃科:滇金絲桃
(50)姜科:草果藥(51)金縷梅科:蠟半花 (52)夾竹桃科:蔓長春藤(53)草本科:金)絲梅(54)木蘭科:山玉蘭(55)紫金牛科:小鐵子(56)傘形科:藁本(57)山房科:總狀山房(58)潤香科:滇潤香(59)商凡科:薄葉商凡(60)石松科:扁枝(61)柳葉菜科
五、部分科的介紹:
(一) 菊科 Compositae ,ompositae (約1000屬,25000-30000種,我國有200多屬,20__多種)
草本、半灌木或灌木;常有乳汁管或樹脂道。葉互生,稀對生或輪生;全緣或有齒或分裂,無托葉。花兩性或單性,5基數。
(二)唇形科 Labiatae(大約有220屬6000余種)
通常為多年生至一年生草本, 花通常兩性,兩側對稱,稀多少輻射對稱;花萼鐘狀、管狀或杯狀,葉通常為單葉,全緣或具各種齒、淺裂或深裂
(三)禾本科 Gramineae;Poaceae(有660屬,近10000種)
草本或木本多年生、一年生或越年生草,莖有節與節間,節間中空,稱為稈,圓筒形,花兩性;單葉互生成2列,由葉鞘、葉片和葉舌構成,有時具葉耳;葉片狹長線形,或披針形,具平行葉脈,中脈顯著煵瘓咭侗,通常不從葉鞘上脫落。
(四)毛莨科 Ranuuculaceae 有40余屬,1500余種,我國有38屬,近600種)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木質藤本或灌木。葉互生,稀對生;單葉或復葉,常無托葉,花兩性,稀單性。
(五) 薔薇科 Rosaceae (有124屬,3300余種,我國有51屬,1000余種) 喬木、灌木或草本,單葉或復葉,互生,稀對生;具托葉或無。花兩性,稀單性,輻射對稱。
(六)天南星科 Araceae (115屬,20__余種)
草本,具塊莖或伸長的根莖,有時莖變厚而木質,直立、平臥或用小根攀附于他物上,少數浮水,常有乳狀液汁;葉通常基生,如莖生則為互生,呈2行或螺旋狀排列。花序為一肉穗花序,外有佛焰苞包圍;花兩性或單性,輻射對稱。
(七)茜草科Rubiaceae ( 約500屬,6000種,我國有75屬,477種) 草本、灌木或喬木,枝多帶刺,有時攀援狀;葉對生或輪生,單葉,常全葉緣,花兩性或稀單性,輻射對稱,有時稍左右對稱,各式的排列,子房下位
(八)紫草科 Boraginaceae (約100屬,20__余種,我國有46屬,200種)
草本,灌木或喬木,通常具糙毛。單葉互生,有時下部者對生;全緣,無托葉。花兩性,輻射對稱,稀兩側對稱。
(九)禾本科Gramirceae (約600屬,6000種以上,我國約190余屬,1200余種) 一年生,越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少數為木本。禾干有明顯的節,節間中空或實心。葉互生,兩行排列,由包于干上的葉鞘和通常狹長的葉片組成;分布廣泛,數量較大,常組成草場植被的主要種類成分。
(十)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共13屬,約500種;中國有12屬200余種) 灌木、小喬木或木質藤本,很少多年生大型草本。葉對生,稀輪生,單葉,很少為奇數羽狀復葉,常具發達的小苞片。花兩性。
(十一)杜鵑花科 Ericaceae (有50屬,1300余種,我國有14屬,700多種)
通常為長率灌木或半灌木。單葉,革質,互生、對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兩性,整齊,單生或多呈總狀花序。
(十二)木犀科Oleaceae (約30屬600種;我國11屬200余種)
常綠或落葉喬木或灌木。單葉或復葉,對生,稀互生,無托葉。花輻射對稱,兩性,稀單性或雜性,雌雄同株、異株或雜性異株,子房上位,2室,每室2胚珠,花柱1或無花柱僅具2裂柱頭。核果、漿果或蒴果、翅果。
(十三)玄參科 Scrophulariaceae ( 約190屬4,000馀種)
大多為草本,少數灌木或喬木。單葉對生,稀互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兩性;萼4~5裂,常宿存;花冠合瓣,2唇形,少輻射對稱,裂片(3)4~5;雄蕊多為4,2強,少為2或5枚,其第5枚常退化;子房上位,2室。果多為蒴果,少有漿果狀。
(十四)蓼科 Polygonaceae (約30屬800多種我國有15屬200多種)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為灌木或小喬木。莖通常具膨大的節。葉為單葉,互生,有托葉鞘。花兩性,稀為單性,輻射對稱,花序由若干小聚傘花序排成總狀、穗狀或圓錐狀,花有時單生;瘦果卵形,具3棱或扁平,通常包于宿存的花被內。
(十五)松科Pinaceae (有十屬230余種。我國有10屬113種)
常綠或落葉喬木,稀灌木,單軸分枝。葉條形或針形;在長枝上螺旋狀散生,在枝上蔟生。話單性。雌雄同株,雄球花具中軸,雄蕊多數,螺旋狀排列。每一雄蕊背部有2花粉囊,花粉粒有2氣囊或無;雌球花多具螺旋狀排列的株鱗或苞鱗,每株鱗腹面具2倒生胚珠,花后株鱗增大成種鱗。球果直立或下垂。種子堅果狀,有翅或無胚直立,具子葉2—16枚。 (十六)殼斗科(山毛櫸科) Fagaceae (有7屬600余種,我國有6屬 320余種) 喬木,稀灌木。單葉互生;具托葉,常早落。花單性雌雄同株;無話瓣,雄花聚成袤荑花序或頭狀花序,花萼4—8裂,雌蕊單生,或3朵并生于總苞內再聚成毛荑花序或頭狀花序;花萼4—8裂,雌蕊通常由3心皮合生。子房3—6室,沒室有2胚珠,花柱3—6枚,堅果單生或2—3沒集生,為木質殼斗或總苞所圍。種子無胚乳。
(十七)毛莨科Ranuuculaceae(有40余屬,1500余種,我國有38屬,近600種)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木質藤本或灌木。葉互生,稀對生;單葉或復葉,常無托葉,花兩性,稀單性。
(十八)大戟科 Euphorbiaceae (有280多屬,8000種以上,我國約有61屬,360種) 草本、灌木或喬木,常含乳汁。葉互生或對生,常具托葉。花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常成聚傘花序,常無花被,或具單花被,稀有花瓣。
(十九)杜鵑花科 Ericaceae (有50屬,1300余種,我國有14屬,700多種)
通常為長率灌木或半灌木。單葉,革質,互生、對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兩性,整齊,單生或多呈總狀花序。
(二十)杜鵑花科 Ericaceae (有50屬,1300余種,我國有14屬,700多種)
通常為長率灌木或半灌木。單葉,革質,互生、對生或輪生,無托葉。花兩性,整齊,單生或多呈總狀花序。
(二十一)茄科 Solanceae (有80余屬,3000種,我國有22屬,100余種)
草本、灌木或小喬木。單葉互生;全緣,分裂或羽狀復葉,無托葉。花單生或聚傘花序;花兩性。
(二十二)莎草科 Cyperaceae (約80屬,4000余種,我國約28屬,500余種)
多年生,稀一年生草本;常具根狀莖;稈中實,常為三棱型,無節,葉常3列,基生或稈生,基部常有閉合的葉鞘,或僅有葉鞘而無葉片。
(二十三)楠科 Cupressaceae(約22屬150種,我國有8屬 29種)
常綠喬木或灌木。葉交叉對生或輪生;鱗形或刺形,或一株上兼有兩型葉。球花單性。雌雄同株或異株;單生于枝端或葉腋;雄花具3—8對交叉對生的雄蕊;雌球花具3—16枚交叉對生或3—4枚輪生的珠鱗;苞鱗與珠鱗合生。球果小型。木質或草質。熟時開裂。或肉質而合生。每種鱗具1至數粒種子。種子小,具窄翅或無。
(二十四)山茶科 Theaceae (約30屬750種;中國有15屬500種)
多為常綠木本。單葉,互生,革質,無托葉。花兩性,少數單性。子房上位,少數半下位。3~5室,胚珠通常多個。蒴果,或不開裂的核果和漿果
(二十五)十字花科 Cruciferae ( 約375屬3200種)
一年、 二年或多年生草本,很少呈亞灌木狀。基生葉蓮座狀,莖生葉互生,無托葉,
單葉或羽狀分裂。花兩性,整齊;萼片4,分離,排成2輪;花瓣4,分離,有白、黃、粉紅、淡紫、紫各色,排列呈十字形,上部開展,下部呈爪,
生物技術及應用畢業實習報告【篇3】
一、實習目的意義
1、通過實習過程掌握酸奶中乳酸細菌的分離純化
2、土壤中自生固N菌分離、純化、生長曲線測定:通過實習過程,掌握土壤中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和生長曲線測定的技術;
3、參觀臨安青山污水處理廠:參觀污水處理廠,了解其運行模式,以及在污水處理過程中微生物發揮的作用和技術;
4、參觀富陽海正藥業有限公司:了解一個大公司大企業的運行情況,以及專業方面的一些技術和應用。
二、實習地概況
1、第一個和第二個實驗是在學校學六實驗室完成的;
2、第三個實驗:臨安市青山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__年3月21日,于20__年5月1日投入試運行,是一個集污水收集、處理于一體的公益事業企業。公司坐落于浙江省臨安市青山湖街道研口村發達畈,占地66畝,近期投資8082萬元,建成處理能力2萬噸/日,收集管網42公里,工藝采用MSBR法,具有脫氨除磷功能的污水處理設施。公司堅持內抓管理強素質,外創先進塑形象,通過規范化、制度化、精細化、科學化的管理來不斷提高污水處理水平,努力提升科學管理層次,切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公司設備、工藝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現有職工21人,其中技術人員15人。公司先后通過了ISO9000和ISO14000質量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及清潔生產認證。同時被評為浙江省公眾滿意單位杭州市環境保護模范企業、臨安市花園式工廠、臨安市安全聲場先進單位、臨安市衛生先進單位、臨安市綠色企業等榮譽稱號。
3、第四個實驗:占地16000平方米,累計投資超過2.6億元,設有60多個單元實驗室,集小試、中試與研發支持為一體。始創于1956年的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執著藥物創新,成就健康夢想”的使命和“成為廣受尊重的全球化制藥企業”的愿景,致力于整合藥物研發與生產資源,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通過美國FDA、歐盟EDQM、澳大利亞TGA、韓國KFDA等官方認證的品種達到40多個,銷往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__年,公司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海正、HISUN及圖形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入選“中國萬種微生物基因組計劃”和“國家重大(磅)級藥物品種產業化技術創新聯盟”。因圓滿完成“抗甲流藥物中間體生產”的國家任務,受到省政府的通令嘉獎。
20__年,公司入選浙江省醫藥工業“十強企業”,并榮獲“國內最佳產品線十佳工業企業”稱號,同時被譽為“金蜜蜂獎成長型企業”。
我們主要參觀了海正藥業在富陽的分公司。
三、材料方法
1、材料:乳酸細菌培養基、酸奶
原理:當乳酸菌生長代謝出乳酸后,會是PH下降而使顏色由綠變為黃綠,也由于PH
值降低,再加上抗生素及厭氧培養的作用,所以一般的微生物不容易在此培養基上生長。因此十分容易鑒別乳酸菌。
方法:1.1(6月7日)配備乳酸細菌培養基(蛋白胨10.0G,牛肉膏10.0G,酵母膏5.0G,
檸檬酸氫二銨2.0G,葡萄糖20.0G,吐溫801.0ML,乙酸鈉5.0G,磷酸氫二鉀2.0G,硫酸鎂0.58G,硫酸錳0.25G,瓊脂18.0G,蒸餾水1000ML,PH6.26.6)
1.2(6月7日)培養基滅菌
1.3(6月8日)用滅菌后冷卻至50攝示度左右的培養基到成平板
1.4(6月8日)用滅菌過的接種環挑取酸奶在平板上劃線純化培養4天左右1.5(6月12日)挑取平板上菌落制成臨時裝片觀察
2、材料:阿須貝無氮培養基、土壤
方法:2.1(6月12日)配備阿須貝無氮培養基(葡萄糖10.0G,磷酸氫二鉀0.2G,硫酸
鎂0.2G,氯化鈉0.2G,CaSO4’2H2O;0.1G,碳酸鈣5G,瓊脂18G,蒸餾水1000ML,PH7.2)阿須貝無氮培養液(葡萄糖10.0G,磷酸氫二鉀0.2G,硫酸鎂0.2G,氯化鈉0.2G,CaSO4’2H2O;0.1G,碳酸鈣5G,蒸餾水1000ML,PH7.2)
2.2(6月12日)培養基,培養液滅菌
2.3(6月12日)用滅菌后冷卻至50攝示度左右的阿須貝無氮培養基到成平板2.4(6月12日)用滅菌過的鑷子將黃豆大小的菜園土埋入已冷凝的平板培養基上2.5(6月12日)正面放置28度培養4天
2.6(6月18日)用滅菌過的接種環挑取菌苔在新的阿須貝平板上劃線純化32度
培養
2.7(6月20日)單菌落接入液體培養基中于12.24.36.48H后測吸光值.制備生長
曲線
四、結果分析
1.平板上有一個個單菌落.在顯微鏡下觀察單菌落就只有一種乳酸菌.酸奶中有保加利亞乳菌與嗜熱鏈球菌二種
五、實習感受
通過此次實習,我學到了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親自動手配培養基,分離、純化菌類,
學會使用分光光度計制作生長曲線,同時參觀了一些與微生物緊密相連的公司,了解其運行模式、實踐技術和應用。這讓我清楚地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讓我認識到了科研工作應支持仔細認真的工作態度,要有一種平和的心態和不恥下問的精神,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去思考,多聽別人的建議,不要太過急燥,要對自己所做的事去負責,不要輕易地去承諾,承諾了就要努力去兌現。實習也培養了我的實際動手能力,增加了實際的操作經驗,對實際的科研工作的有了一個新的開始,更好地為我們今后的工作積累經驗。
我知道科研工作是一項需要熱情的事業,并且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吃苦耐勞的品質。我覺得重要的是在這段實習期間里,我第一次真正地接觸了實驗,在實踐中了解了一些科研技術,并且在此期間,我參觀了一些公司,也與社會有所接觸。利用這次難得的機會,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為我們以后進一步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實習期間,我從末出現無故缺勤。我認真聽取老師的指導,對于別人提出的實驗建議虛心聽取,并能夠仔細觀察、切身體驗、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并努力把學到的知道應用到實際實驗操作中去,盡力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最佳狀態,培養了我的耐心和素質。
為期兩個多星期的實習結束了,我在兩個多星期的實習中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根本就學不到的知識,受益匪淺。回想自己在這期間的實習情況,也有不足之處。對此我思考過,學習經驗自然是一個因素,然而更重要的是心態的轉變沒有做到位,有些實驗步驟還是停留在應付的層面上。現在發現了這個不足之處,應該還算是及時吧,因為我明白了何謂工作何謂實際。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會朝這個方向努力,在實驗操作方面我會更加謹慎。
本次實習是我第一次親身感受了所學知識與實際的應用,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讓我們大開眼界,也算是對以前所學知識的一個初審吧!這次實習對于我們以后學習、找工作也真是受益匪淺。我會把這此實習作為我人生的起點,在以后的工作學習中不斷要求自己,完善自己,讓自己做的更好。
生物技術及應用畢業實習報告【篇4】
生物技術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實習目的]
1、通過深入各實習崗位進行綜合性的實習,將所學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運用于實踐之中,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培養實際工作能力、科研能力。
2、掌握現代生物技術手段與運用能力,訓練實際操作技能。
3、了解校外科研機構的實際工作情況,尤其是與所學專業相關的學科如生物學、化學、醫學、藥學等學科的研究情況和前沿狀況。
4、從實際出發,檢驗自己在態度、知識、能力、技能等四項指標方面所達到的程度。
[實習時間]
__年生發育充實的半成熟枝條作插穗,長度一般為10cm左右,保證每個插穗帶兩到三個葉片,以便它們能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料,促進生根。如葉片較大,可只留一片或將葉片剪去一部分,以減少蒸發量。草本植物的嫩枝插最好選取枝梢部分,可大大提高成活率,且能迅速獲得理想株形。紫背大葵的扦插就屬于嫩枝插。在這次實習過程中我們學習了石榴花的扦插水插,即把插穗基部先浸泡在水中,定期換水,等生根后再移植到土中。豆瓣綠的莖和葉都可以水插。
為了保證扦插的成活,必須注意以下幾個關鍵性的問題、
1、插穗的選擇和處理。要選擇生長健壯沒有病蟲害的枝條作插穗。選好插穗后要精心處理。嫩枝插的插穗采后應立即扦插,以防萎蔫影響成活。多漿植物(如仙人掌等),剪取后應放在通風處晾幾天,等切口略有干縮再扦插;或用微火略燒烤下面切口,以防止腐爛。一般植物插穗的下面切口如沾一些剛燒完的草木灰,也有防止腐爛的作用。
2、溫度。一般植物的扦插以保持__年四季均可扦插。自然條件下,則以春秋兩季溫度為宜。
3、濕度。扦插后要切實注意使扦插基質保持濕潤狀態,但也不可使之過濕,否則引起腐爛。同時,還應注意空氣的濕度,可用覆蓋塑料薄膜的方法保持濕度,但要注意在一定時間內通氣。
一、嫁接
嫁接是將優良品種的芽或枝移接到另一個生長健壯、對當地自然條件適應性強的植株上,使之成為一個新的優良品種植株的方法。
在嫁接方法中,取用的枝或芽稱為接穗,承受接穗的植株稱為砧木。砧木的強大根系吸收水分和無機鹽,接穗的葉子制造有機物;接穗的枝上生長接穗那個品種的果實。接穗受到野生砧木強大生活力的影響,使它發育得更良好。如栽培“紅玉”蘋果是用“紅玉”樹上的枝作接穗,而用山荊子或海棠作砧木;栽培柑桔,常以柑桔作接穗,而用枳作砧木。
嫁接能否成活,關鍵在于砧木和接穗間的親和力強弱。一般親緣關系越近,親和力越強,嫁接越易成活。如同種間、同品種間進行嫁接,較易成活。另外,還要注意嫁接時的季節,落葉樹在春季枝條發芽前嫁接最適當;常綠樹在發芽后的生長旺盛時嫁接最適當。
嫁接的優點是能保持花卉、果樹的優良品質。通過嫁接花卉可提早開花,果樹可提前接果;通過嫁接可以增進植物的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蟲害的能力和改良果實的品質等。如我國北方地區通過矮生砧木的嫁接,改良蘋果的品質,使果樹植株矮化,便于管理和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對胡桃及棗樹也通過嫁接改良品質,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嫁接尤其對不產生種子的果木,如無核葡萄、無核蜜桔的繁殖有著重大的意義。
嫁接法已成為繁殖果樹、花卉最普遍的一種方法。嫁接的方法很多,有切接法、劈接法、舌接法、皮接法、芽接法、根接法等等。
二、標本管
標本館的工作是枯燥而單一的,每天重復著同樣的工作,我從最初的興奮歸于平靜。在這里我們學習了解標本的制作過程,將標本貼上標簽分類保存以及采集、制作、鑒定、保藏技術。讓我們認識到了許多植物的同時還了解到了它們的產地生長環境以及各種植物標本的分類方法和整理方法。從我學到的和與老師的接觸中,我對他們產生深深的敬意,這一份份保留如此完整的標本,是對前輩們不辭辛苦,跋山涉水的最好詮釋。
(一)消防安全,重中之重。標本的保藏要求是非常嚴格,因此對標本館來說,防火、防潮、防蟲尤為重要。指導教師的`多次強調,讓我認識到這些標本的來之不易及它們的重要。
(二)分類整理,耐心恒心。在幾天的分類整理中讓我充分體驗到植物王國的豐富多彩。植物分類鑒定是需要有足夠的知識積累才能進行,我們還沒有那種能力,望而興嘆形容的就是此時的情形了。指導教師給我們講解了植物分類的基本知識,讓我們在腦海中形成一個大概思維,便于后面工作。在老師指導下,我們學習分類(包括標本取放、查看翻閱、鑒別歸類、保存等),并學會了根據《中國植物志》、《云南植物志》進行簡單的鑒別。
(三)標本裝訂,粗中有細。學習標本裝訂雖時間極短,卻意義非凡。一個標本制成是一項繁
瑣而細致的工作、標本采集——>干燥——>篩選(正、副本)——>裝訂——>定型——>低溫處理——>鑒定——>保藏。這只是標本制作的大概流程,當中還有很多細致的地方如用針線還是紙條固定或對標本脫落部分處理,都是需要我加強的地方。
三、植化室
在植物化學實驗室學習天然化學成分的提取等知識。主要是協助老師從天然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涉及到的操作就是用分離柱分離然后進行蒸餾純化。操作很簡單但需要的時間很長所以需要很有耐心,每天要重復一個實驗很多次有時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
植化室學習,我總結了前面的經驗,充分發揮學以致問的精神,向老師學習實驗精神,不懂就問,在協助老師完成實驗過程中,能自我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當中雖有犯錯但也從中積累了寶貴的財富。
在這里我做的部分只是實驗當中少少的一點,仍是一種寶貴的體驗。老師們在長期的實驗過程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遇到問題該怎樣入手,如何解決,他們都能運籌帷幄,簡單的分離點板分析蘊藏著深厚的功底。徹夜實驗是家常便飯,“唯識求真,協力創新”是他們的真實寫照,而這些都是我最缺少,也是該學習的科研精神。
四、組培室
組培室是個孕育生命的地方,在這我學會了組織培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常識、配制、滅菌,消毒、培養、提高成活率等。
第一階段、準備工作。作為組織培養的強大后盾,準備工作的充分與否至關重要,從培養基的配制開始,灌瓶,包扎,滅菌,都不得馬虎;連簡單的洗瓶都藏有大學問,而這些檢驗了我們在學校中的學習成果。
第二階段、組培移苗。石斛是一種既有觀賞價值又有藥用功效的植物。石斛組織培養的技術發展已經很成熟。對我們這些新手來說,在移苗擴大培養中最重要的就是總結經驗,如何減少污染,怎樣做苗的成活率才高將會是一門大學問。
生物技術及應用畢業實習報告【篇5】
生物技術專業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實習時間]:
[實習地點]
中國科學院__植物研究所
[實習內容]
1、植物組織培養技術---------組培室
2、標本的采集、制作、鑒定、保藏技術---------標本館內
3、植物分類、引種、栽培、鑒定、管理---------植物園內的苗圃基地
4、植物化學方面的研究-------------植物化學實驗室
5、專業講座、科普訓練、學術報告----------專家指導
[實習人員]
__化學與生物技術學院05級生物技術專業
[實習方式]
1以小組為單位輪轉到各個點實習,根據指導教師的安排及要求完成各項實習任務。
2積極主動,充分發揮個人能動性和團隊合作精神。
[正文]
實習,是一種期待,是對自己成長的期待,是對自己角色開始轉換的期待,更是對自己夢想的期待;實習,也有一份惶恐,有對自己缺乏信心的不安,有對自己無法適應新環境的擔憂,更有怕自己會無所適從的焦慮.
帶著一份希望和一份茫然來到了來到隸屬中國科學院的昆明植物研究所,開始我的實習生涯。為期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先后在植物所的苗圃、標本管、植化室、組培室進行了實習。這次實習讓我見識了許多,也收獲了許多,不僅僅感受在這的那份自豪與優越,而是感染他們的那份敬業、求實與無私精神以及實習給我帶來的種種思考。
一:苗圃
苗圃主要負責花卉的培育,植物園的花都是在苗圃先培養到一定程度后,再拿到園內供游客觀賞,如秋海棠、千日紅、石榴花、一串紅等等,都是在苗圃先通過各種方法培養。一般的步驟有:播種、移植、育苗。播種方法基本上都是相通的,無非是土,水,光照,溫度的管理,根據種子的大小,還有自己的設施條件選擇適合自己的。
(一)播種
花卉播種一般在保護地區進行,至少應遮雨或適當遮光降溫等基礎設施,才能達到各種品種出芽所需要的條件,保證其出芽率。選擇疏松透氣的土壤(一般選用細粒的泥炭,草炭或腐葉土).裝入花盆或播種盤里。將土壤澆透水(水里配點多菌靈或托布津或百菌清達到土壤消毒的目的.,往往配八百倍液),把種子均勻的灑在土層上。細粒種子(如百里香,矮牽牛,瓜葉菊,海棠種子等)播種,不需要蓋土,但要注意保持土壤濕度.用細嘴噴壺噴霧狀水來保濕.大水流的話易把種子沖走或者沖到土層深處,細小種子不易頂土出芽.大粒種子則要蓋土厚度為種子大小的2-3倍。另外,覆土的多少,還跟種子出芽的好光性與嫌光性有關,如矮牽牛屬好光性種子,播后可不覆土.而三色堇等嫌光性種子,播后必須覆土并不得露出種子.如果種子在未發芽之前,因其它原因,露出土面,則還要補土,直到看不到種子.花種播種后,必須保持土壤潮濕,但不要漬水,在出芽之前不得干水,這對于細粒種子尤其重要。
大多數種子的發芽適溫在20-25度.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種子必須在低溫條件下才能發芽.如花毛茛,飛燕草.大多數香草和秋冬播的種子,溫度不要高于25度.春夏播種子不要低于20度,如果達不到溫度,用保鮮膜提高溫度,保鮮膜同時還具有保濕作用.夏季的時候,所有的種子都要放在陰涼的地方,要遮陰遮雨.冬季則要注意保暖與防霜凍.種子發芽前還沒有長根,需要人為補充水分來維持生命,土壤要保持濕度,但不能漬水。如果蓋有保鮮膜,待種子發芽后,要及時去掉,及時將花盆搬到有散射光的地方見光。并且,種子發芽后要及時施一些液肥,比如磷酸二氫鉀,肥的濃度在200倍左右,濃度不要太高.等長大些后根據植物的生長狀況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