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技術頂崗實習報告
關于園林類的實習報告很容易寫,大家都來寫一篇吧。在園林實習工作中,大家要結合自身優(yōu)勢,把握工作重點和難點,盡心盡力完成工作任務。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園林技術頂崗實習報告”,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園林技術頂崗實習報告1
一、實習內(nèi)容
我在____一家園林設計所做兼職。在實習期間我主要是參觀和學習一些公園花壇的設計和花卉的租擺等。實習參觀的主要地點是紫荊山公園,在實習期間我不但認識了很多花卉和樹種,還了解到一些常見的花卉在園林造景上的應用,花卉可應用于很多方面,可以作為綠籬造景、花壇造景、花鏡造景、行道綠化帶、小庭園造景、懸垂綠化植物造景等。下面是我通過實習參觀后所收集和了解到的花卉在園林造景上的一些應用。
1、綠籬植物及其造景設計
在園林綠化中,把植物密植成行,形成不同形式的樹墻或籬狀,即是綠籬。它常用來作境界、空間分隔、屏障、或作為花壇、花鏡等背景、增添景色、減輕噪音、凈化空氣、幽靜環(huán)境的特殊功能。綠籬的類型,依作用可分為隔音籬、防塵籬、裝飾籬;依觀賞價值可分為常綠籬、花籬、觀果籬、采葉籬;依本身高矮形態(tài)可分為高、中、矮3個類型;依生態(tài)習性可分為常綠籬、半常綠籬、落葉籬等。而在紫荊山公園里比較多應用的是中綠籬。
高綠籬的作用主要用以防噪、防塵、分隔空間之用。它是等距離栽植的灌木或半喬木,單行或雙行排列栽植,不通視線,為規(guī)則林帶。設計高度在120—150厘米。常用樹木可選擇構樹、龍柏、法國冬青、大葉女貞、珊瑚樹、油茶、檜柏、簸箕柳、榆樹、蜀檜等。
中綠籬在園林建設中應用最廣,栽植最多。設計高度在50—120厘米、寬度不超過1米,多為雙行幾何曲線栽植,起著分隔大景區(qū)內(nèi)風格不同、主景各異的小園、小景的作用,達到增加綠色質(zhì)感、美化景觀、引人入勝的目的。中綠籬宜多營建成花籬、果籬、觀葉籬。造籬材料依功能可選梔子、彩葉蘭、含笑、木槿、紅桑、吊鐘花、變?nèi)~木、金心女貞、金邊珊瑚、小葉女貞、七里香、海桐、大葉黃楊、火棘、枸骨、茶葉等。
矮綠籬用于小庭園、組字及構圖案,高度在0、5米以下,寬度在0、4米以內(nèi)。游人視線可越過綠籬腑目園林中的花草景物。矮綠籬變化性較大,總的要求植株低矮,花、葉、果具有觀賞價值,香氣濃郁,色彩鮮艷,可變性強。常用的植物有月季、黃楊、赤楊、矮梔子、六月雪、千頭柏、萬年青、地膚、一串紅、彩色草、朱頂紅、紅葉小檗、茉莉、杜鵑等。
還有常見的花籬是主要種植花灌木,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常用的樹種有六月雪、金絲桃、迎春、金鐘花、珍珠梅、繡線菊、黃刺玫、錦雞兒、月季、米蘭、紅花檵木、杜鵑、貼梗海棠等。
觀賞綠籬的橫斷面可剪成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球形、弧形,頂部縱斷面可以是直線、波浪形或階梯式等等。通過刻意修剪,能使綠籬型體各異,圖紋美與線條形式美結合,高低起伏與終端藝術造型完美結合。通過修剪,使綠籬不斷更新,長久地保持生命活力及藝術價值。
2、花壇植物及其造景設計
花壇是將同期開放的多種花卉,或不同顏色的同種花卉,根據(jù)一定的圖案設計,栽種于特定規(guī)則式或自然式的苗床內(nèi),以發(fā)揮群體美。它是公園、廣場、街道綠地以及工廠、機關、學校、大草坪中央等綠化布置中的重點。
花壇的種類可根據(jù)花壇的形狀、性質(zhì)、布置方式、植物材料、觀賞季節(jié)等特點進行分類。如根據(jù)花壇的形狀可分為圓形花壇、帶狀花壇、平面花壇和立體花壇等;根據(jù)植物材料可分為一二年生草花花壇、球根花壇、五色草花壇(毛氈花壇)等。依布置方式的不同,分為以下兩種:
1、花叢花壇(盛花花壇)。就是集合幾種花期一致、色彩調(diào)和的不同種類的花卉,配置成的花叢花壇。它的外形可根據(jù)地形呈自然式或規(guī)則式的幾何形等多種形式。而內(nèi)部的花卉配置可根據(jù)觀賞的位置不同而各異。如四面觀賞的花壇一般是中央栽植植株稍高的種類、四周栽植株較矮的種類;單面觀賞的花壇則前面栽植較矮的種類,后面栽植較高的植株,使其不被遮掩。但是,必須注意使植株高低層次清楚、株型相近、花期一致、色彩協(xié)調(diào)。一般以一二年生草花為主,適當配置一些盆花。常用草花有一串紅、福祿考、矮血輪、矮牽牛、金盞菊、鄒菊、三色堇、孔雀草、萬壽菊、石竹、美女櫻、千日紅、百日草、雨衣甘藍等一二年生草花和風信子、郁金香、球根鳶尾、小菊、滿天星、四季海棠等球根、宿根花卉。
2、模樣花壇(毛氈花壇)。此種花壇是以色彩鮮艷的各種矮生性、多花性的草花或觀葉草本為主,在一個平面上栽種出種.種圖案來,看去猶如地氈。花壇外形均是規(guī)則的幾何圖形。花壇內(nèi)圖案除用大量矮生性草花外,也可配置一定的草皮或建筑材料,如色砂、磁磚等,使圖案色彩更加突出。這種花壇是要通過不同花卉色彩的對比,發(fā)揮平面圖案美,所以,所栽植的花卉要以葉細小茂密、耐修剪為宜。如半枝蓮、香雪球、彩葉草、石蓮花和五色草等。其中以五色草配置的花壇效果最好。在模樣花壇的中心部分,在不防礙視線的條件下,還可選用整形的小灌木、檜柏、小葉黃楊以及蘇鐵、龍舌蘭等。當然也可用其它裝飾材料來點綴,如形象雕塑、建筑小品、水池和噴泉等。模樣花壇既可獨立成為一個整體,又可分散在兩側成帶狀。但圖案紋樣要樸素大方,色彩鮮艷、簡潔明快。此類花壇除平面式之外,還有龜背式、立體花籃式和花瓶式等。
由于各種花卉都有一定的花期,要使花壇一年四季有花,就必須根據(jù)季節(jié)和花期,經(jīng)常進行更換。每次更換都要按照綠化施工養(yǎng)護中的要求進行。花壇更換的常用花卉介紹如下:
1、春季花壇:以4—6月開花的一二年生草花為主,再配合一些盆花。常用的種類有:三色蓮、金盞菊、雛菊、桂竹香、矮一串紅、飛燕草、月季、瓜葉菊、早金蓮、大花天竺葵、天竺葵、筒蒿菊、紫羅蘭、荷包牡丹、風信子、花毛茛、郁金香、蔓錦葵、石竹類、鳶尾類、鐵炮百合、大花亞麻、雛葉翦夏蘿、芍藥等。
2、夏季花壇:以7—9月開花的春播草花為主,配以部分盆花。常用的有:石竹、百日草、半枝蓮、一串紅、矢車菊、美女櫻、風仙、大麗花、翠菊、萬壽菊、高山積雪、地膚、雞冠花、扶桑、五色梅、蜀葵、射干、美人蕉、天人菊、唐菖蒲、姬向日葵、萱草類、矢車菊、玉簪、鳶尾、百合、卷丹、桔梗、晚香玉、蔥蘭、宿根福祿考等。夏季花壇根據(jù)需要可更換一二次,也可隨時調(diào)換花期過了的部分種類。
3、秋季花壇:以9—10月開花的春季播種的草花并配以盆花。常用花卉有:早菊、一串紅、荷蘭菊、濱菊、翠菊、日本小菊、雁來紅、烏頭、百日草、雞冠、風仙、萬壽菊、醉蝶花、紫茉莉、大麗花及經(jīng)短日照處理的菊花等。配置模樣花壇可用五色草、半枝蓮、香雪球、彩葉草、石蓮花等。
4、冬季花壇:常用羽衣甘藍及紅甜菜作為花壇布置露地越冬。
而在紫荊山公園里面,我就看到了不少的花壇,在正門前有2個小型花壇,以杜鵑為主。而進入正門就看到了有帶狀花壇,主要以月季等花色鮮艷的一二年生花卉,中間是以太陽花為主的帶狀花壇,使人一進入就感受到精致、愉快的感覺。色彩鮮艷,主要以紅、黃、橙為主色,搭配和諧,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二、實習體會
在實習期間我深感所學習到的知識的局限性。更為我在校期間沒有認真學習專業(yè)課知識而感到懊惱。所以我總結了一套最基本的學習方法。
1、講課前提前預習;
2、課后要復習,尤其是一些重要的理論和常見的花卉種類的相關知識;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經(jīng)常到植物園、花卉市場等地方將所學的花卉學內(nèi)容與實踐相聯(lián)系,分析具體問題;
4、通過網(wǎng)絡了解花卉學方面相關的前沿的內(nèi)容;
5、多交流,多討論。
三、實習建議
應該拓展教學內(nèi)容,強化能力培養(yǎng),拓展園林花卉綜合應用能力,通過實習實踐加強能力培養(yǎng),培養(yǎng)新型應用人才,滿足地方經(jīng)濟行業(yè)服務的需求。
四、實習總結
以前覺得所謂的園藝專業(yè)就是對各種花的認識、欣賞和了解,學習一些花卉種植、經(jīng)營的概念等,認為它只適合于花卉種植及開花店等專業(yè)人士所學習,與我們的將來的就業(yè)等沒有任何的關系。但自從學習了園藝技術以來,對它本身的概念和內(nèi)容都有了一個全新、深刻的認識,了解到了它不單純是一門研究花卉的裝飾與應用、市場營銷等基礎知識的學科,它還主要研究花卉的分類、植物學習性、生態(tài)學特征、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生長發(fā)育與環(huán)境條件的關系、繁殖方法、栽培管理技術、栽培設施以及病蟲害防治等專業(yè)內(nèi)容。在大學期間的學習雖然已經(jīng)結束了,可這些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僅僅是一個開始,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要利用所學知識繼續(xù)不斷地研究和探索,在實踐過程中去逐漸加深對園藝專業(yè)的認識和了解,然后進行更多的創(chuàng)新和補充。
最后感謝我系所有老師對我們這兩年來的教育和關心,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將會一生受用。
園林技術頂崗實習報告2
系部名稱:園林與林學院 專業(yè)班級:風景園林1101
姓名:________ 學號:________
實踐單位:GM市建設局
時間:2012年8月____號至2012年8月____號共____天
(一)、實踐目的:
了解GM市園林建設和規(guī)劃現(xiàn)狀。今年以來,GM市積極開展節(jié)約型園林綠化建設,大力倡導“三節(jié)一環(huán)保”的城市綠化模式,探索了一條生態(tài)節(jié)約的園林綠化之路。截至目前新增綠化面積140萬平方米,每平方米約節(jié)約10元,共節(jié)約資金1400萬元。
(二)、實踐內(nèi)容:
就我市園林綠化有關工作,采訪了市園林局局長蔣桂欣。我市積極增綠擴綠,建成區(qū)綠地率達32.4%,綠化覆蓋率達3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6.2平方米。我市園林綠化工作有了長足發(fā)展, 僅園林局管理的綠地就有300萬平方米。
(三)、實踐結果:
為不斷滿足群眾文化生活需求,完善公園基礎設施,今年有步驟地對公園進行建設和改造。改造自2007年10月開工,2008年4月底完工,投資1.2億元。這次改造,以增加公園綠量、突出景觀建設和完善基礎設施為重點,在功能上更加體現(xiàn)人文關懷。改擴建主園路2300多米,鋪裝卵石路、嵌草路等支路4000多米;拆除老舊設施、臨時建筑13處,新建了寓言長廊、五環(huán)廣場、木棧道、槐香苑等15處別具風格的新景點;修繕油飾了鳳凰閣、牌坊、園亭等10個仿古建筑;增添了造型各異的路燈、景觀燈、庭院燈等500盞,并對鳳凰閣、小西湖、牌坊等主要景點實施了亮化;改造更新綠地近10萬平方米,栽植雪松、櫻花、百日紅等觀賞樹2.8萬多株;新建門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等健身場地9處;同時修建了林蔭停車場,增設了路椅、果皮箱、公廁等,服務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
一是堅持節(jié)約用水。結合自然條件狀況和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因地制宜搞綠化,大力培育和種植耐旱、節(jié)水、涵養(yǎng)水源的節(jié)水型植物,積極開展節(jié)水型綠化。強化對園林綠化養(yǎng)護人員的節(jié)水知識培訓,提高其園林綠化節(jié)水意識和節(jié)水技能。進一步普及推廣了滴噴、滴灌等先進灌溉技術,充分利用中水管網(wǎng)敷設進行綠化澆灌,大大節(jié)約了綠化管護用水。
二是堅持節(jié)約資金。堅持“少花錢、辦大事”的原則,從規(guī)劃、建設、管護等各個環(huán)節(jié)入手,對園林綠化進行認真審查,層層把關,充分利用成本低、適應性強的本地鄉(xiāng)土樹種、草種、花種用于綠化,堅決杜絕高價設計、高價買綠、高價建綠等鋪張浪費現(xiàn)象,提高了園林綠化的經(jīng)濟性和實用性。
三是堅持節(jié)約用地。強化集約化綠化的觀念,積極實施喬灌木復層種植,綜合發(fā)揮綠地的景觀效益、經(jīng)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向空中要空間,積極推廣建筑物、屋頂、墻面、立交橋等立體綠化,進一步提高城市綠化的覆蓋率,推進城市綠化由單一的地面綠化向多形式、多層面的立體綠化發(fā)展。
四是突出園林綠化的生態(tài)環(huán)保功能。在綠化工作中,注重物種的多樣化,堅持禾、灌、草、花結合,溫、寒帶物種結合,突出高樹葉量,多種植大樹,同時加強對自然水面的保護與拓展,切實增強了綠化對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調(diào)節(jié)與保護。
(四)、實踐體會
________年以來,我市城市園林綠化工作與創(chuàng)建園林城市、環(huán)保模范城市、文明城市緊密結合,確立了創(chuàng)建省級園林城市的目標,提出了“全民動手、見縫插綠、苦干三年、綠化城區(qū)”和“大樹點點、楊樹鑲邊、灌木擴面”的總體要求,進一步調(diào)動全市各級各部門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態(tài)意識和綠化積極性,大力開展了城市道路、公園綠地、單位庭院、居住小區(qū)等綠化活動,分別啟動和建設了文體公園、南湖植物園、小康河綜合整治、鳳凰公園綜合改造、四環(huán)路綠化帶、夷安大道綠化帶、康成大街綠化帶、鳳鳴園、翠嶺園等一大批重點綠化工程,并在市區(qū)大力實施鮮花大道、增蔭增綠、拆墻透綠等工作,城市綠化實現(xiàn)了跨越式發(fā)展,城市面貌和精神風貌煥然一新,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居民生活質(zhì)量有了巨大提高。
園林技術頂崗實習報告3
實習目的:
通過本實習,從歷史、文化、人類現(xiàn)狀全方位了解了解并認識上海蘇杭園林的園林設計理念、建筑風格、植物造景等。同時提高學生對園林的鑒賞能力和判別能力。
實習行程:
上海南京路、外灘——上海世博園——蘇州園林(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wǎng)師園)——杭州西湖
實習內(nèi)容
上海
上海我之印象:繁華,現(xiàn)代,一座二十一世紀中國標志性的城市,同時也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一座標志性城市。
1 上海城市規(guī)劃
(1)道路
走進上海,如果問我第一印象特別深刻的是什么?那么我一定會回答:上海的交通,上海的道路,干凈,整潔,通暢,這是我的第一印象。
南京路
南京路是上海最熱鬧最繁華的商業(yè)大街,被譽為"中華商業(yè)第一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商業(yè)街之一。 位于上海市黃浦區(qū),東起外灘、西于延安西路,全長5.5公里,兩側商廈鱗次櫛比,云集著約600多家商店。以西藏中路為界,分東西兩段。西藏路以東稱南京東路,以西稱南京西路。每天約有150 萬人在這條街上游覽、購物。年銷售額超過20 億元。 南京路是上海開埠后,建立最早的一條商業(yè)膏,是中西文化交融的結果。
(2)建筑格局
上海建筑很具有歷史意義,外灘更是久負盛名,享譽世界!
外灘(The Bund),位于上海市中心區(qū)的黃浦江畔,它是上海的風景線,是到上海觀光的游客必到之地。外灘又名中山東一路,全長約1.5公里。東臨黃浦江,西面為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風格各異的大樓,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群”。
(3)設計理念
注重空間的設計理念
園林景觀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由一些景觀元素構成的實體,一是由實體構成的空間。實體比較容易受到關注,而空間往往容易被忽略。尤其是我們目前的設計方法,常常只注重那些硬質(zhì)實體景物,對軟質(zhì)實體景物相對忽視,對空間的形態(tài)、外延,以及鄰里空間的聯(lián)系等等注重不夠,形成各種堆砌景物的設計方法。因此,注重空間結構和景觀格局的塑造,強調(diào)空間勝于實體的設計理念,針對視覺空間領域進行整體設計的方法,對我們來說顯得尤其重要。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的第十一章說:“……故有之以有利,無之以為用。”也就是說,實體“有”之所以給人帶來物質(zhì)功利,是因為空虛處“無”起著重要的配合作用。
注重時效的設計理念
園林景觀設計與建筑設計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園林景觀是隨季節(jié)和時間變化的,是有生命的,是處在不斷地生長、運動、變化之中的。因此,設計師提出將運動中的花園作為自然持久的作品。所以風景園林師必須認真研究時間性和時效性因素,注重園林景觀隨時間變化的效果,以塑造隨時間延續(xù)而可以更新的、穩(wěn)定的園林景觀。一個園林景觀作品的誕生,就像一個嬰兒出世一樣,他本身的生長、變化過程就能給人們帶來極大的愉悅和滿足。不要期望園林景觀作品一次完成、一步到位,那樣將會失去很多樂趣。
注重地域景觀的再現(xiàn)
所謂“地域性”景觀,就是指一個地區(qū)自然景觀與歷史文脈的總和,包括它的氣候條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質(zhì)、動植物資源以及歷史、文化資源和人們的各種活動、行為方式等等。我們所看到的景物或景觀類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與其周圍區(qū)域的發(fā)展演變相聯(lián)系的。園林景觀設計應針對大到一個區(qū)域、小到場地周圍的景觀類型和人文條件,營建具有當?shù)靥厣膱@林景觀類型和滿足當?shù)厝藗兓顒有枨蟮目臻g場所。
注重場地的設計理念
尊重場地、因地制宜,尋求與場地和周邊環(huán)境密切聯(lián)系、形成整體的設計理念,已成為現(xiàn)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風景園林師的作用并非在于刻意創(chuàng)新,更多的在于發(fā)現(xiàn),在于用專業(yè)的眼光去觀察、去認識場地原有的特性,發(fā)現(xiàn)它積極的方面并加以引導。其中,發(fā)現(xiàn)與認識的過程也是設計的過程。因此說,最好的設計看上去就像沒有經(jīng)過設計一樣,只是對場地景觀資源的充分發(fā)掘、利用而已。這就要求設計師在對場地充分了解的基礎上,概括出場地的最大特性,以此作為設計的基本出發(fā)點。就像“潛能布朗”所說的,每一個場地都有巨大的潛能,要善于發(fā)現(xiàn)場地的靈魂。
注重簡約的設計理念
“少即是多”,簡約并不是簡單,相反卻是對本質(zhì)的深度挖掘和坦誠表現(xiàn)。高度概括設計方法和惜墨如金的表現(xiàn)手段,是簡約設計理念的基本要求。簡約的設計理念包括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設計方法的簡約,要求對設計對象進行認真研究、分析,從而抓住其關鍵性因素,減少細枝末節(jié)過多的糾纏,以求少走彎路,以最小的改變?nèi)〉米畲蟮某尚В词掳牍Ρ?二是表現(xiàn)手法的簡約,要求簡明和概括,以最少的元素、景物,表現(xiàn)景觀最主要的特征;三是設計目標的簡約,要求充分了解并順應場地的文脈、肌理、特性,盡量減少對原有景觀的人為干擾,也就是“最小干預”的原則。簡約的理念實際上是要求有的放矢,反對閉門造車的設計方法。
注重生態(tài)的設計理念
近幾年來,隨著全球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呼聲日益高漲,以及在近鄰德國的影響之下,法國風景園林師逐漸開始注重生態(tài)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運用。關于生態(tài),有幾點需要進一步闡述。首先,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惡化問題,不是光靠風景園林師就能夠解決的,園林景觀作品中體現(xiàn)出來的生態(tài)理念,更多的是呼吁政府、公眾的關注生態(tài)環(huán)境,更多的是表明一種姿態(tài);其次,風景園林師提出的生態(tài)理念與生態(tài)學家、環(huán)保組織提出的生態(tài)理念還有一定的差別,他們所關注的內(nèi)容雖有著一定的交叉和融合,但根本上卻具有不同的層面,否則社會就不需要風景園林行業(yè)了;最后,如若完全從生態(tài)原理出發(fā),設計師往往會陷于極端而難以被社會接納。
對立統(tǒng)一的設計理念
自然與人工,是貫穿整個園林景觀發(fā)展史中的對立統(tǒng)一體,是“以人為本”,還是“以自然為本”,是改造自然,還是順應自然,既是某種園林景觀形式、風格、類型的衡量準則,也是現(xiàn)代園林景觀設計因地制宜,根據(jù)場地狀況和使用要求來決定的,不能片面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一般來說,在城市環(huán)境中,應較多地考慮到人工與自然結合,考慮到自然的人工性手法,而隨著離城市環(huán)境的遠去,自然的作用在逐漸增強。
注重科學的設計理念
園林景觀設計是一門涉及面廣、錯綜復雜的邊緣性學科,與多門學科交叉并受到它們的影響,如生物學、生態(tài)學、土壤學、植物學、美學等等。因此,風景園林師應采取科學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充分研究和了解各個學科特征,運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強調(diào)科學的設計方法。
注重個性的設計理念
理解和個人情感的投入,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也是園林景觀設計多樣性和豐富性的保證。注重個性的設計理念,并非鼓勵個人剛愎自負或脫離實際的閉門造車,而是強調(diào)個人對自然、對社會、對生態(tài)、對藝術、對歷史等等的獨特理解、在旅行中的獨特體驗、以及個性化的設計表現(xiàn)手法,強調(diào)個人對園林景觀內(nèi)涵與本質(zhì)的獨特認識。
2 上海世博.中國館
上海世博已經(jīng)過去多時,大多會館已經(jīng)關閉,但中國館依然開放,幾個同學實習之余抽出部分時間買票進館,終于得償所愿,一睹中國館風采。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以城市發(fā)展中的中華智慧為主題,表現(xiàn)出了“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的中國文化精神與氣質(zhì)。 展館的展示以“尋覓”為主線,帶領參觀者行走在“東方足跡”、“尋覓之旅”、“低碳行動”三個展區(qū),在“尋覓”中發(fā)現(xiàn)并感悟城市發(fā)展中的中華智慧。展館從當代切入,回顧中國三十多年來城市化的進程,凸顯三十多年來中國城市化的規(guī)模和成就,回溯、探尋中國城市的底蘊和傳統(tǒng)。隨后,一條綿延的“智慧之旅”引導參觀者走向未來,感悟立足于中華價值觀和發(fā)展觀的未來城市發(fā)展之路。
設計理念:東方之冠、鼎盛中華、天下糧倉、富庶百姓。表達了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zhì)。
主體構思:中國館建筑外觀以“東方之冠”的構思主題,表達中國文化的精神與氣質(zhì)。國家館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區(qū)館的設計也極富中國氣韻,借鑒了很多中國古代傳統(tǒng)元素。地區(qū)館以“疊篆文字”傳達出中華人文歷史地理信息。在地區(qū)館最外側的國家館的精彩(17張)環(huán)廊立面上,將用疊篆文字印出中國傳統(tǒng)朝代名稱的34 字,象征中華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而環(huán)廊中供參觀者停留休憩的設施表面,將鐫刻各省、市、區(qū)名稱34字,象征中國地大物博,各地團結共同進取。
蘇州
蘇州我之印象:古韻悠悠,回味無窮,走在其間,就如同翻開一卷卷古老的書籍,一個個動人的故事,一張張埋藏在歷史塵埃中的臉龐一一展現(xiàn)。
1 獅子林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650多年的歷史,為元代園林的代表。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城區(qū)東北角的園林路23號,平面成東西稍寬的長方形,占地1.1公頃,開放面積0.88公頃。園內(nèi)假山遍布,長廊環(huán)繞,樓臺隱現(xiàn),曲徑通幽,有迷陣一般的感覺。長廊的墻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蘇軾、米芾、黃庭堅、蔡襄的書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詩》的碑刻作品。
東南多山,西北多水,四周高墻深宅,曲廊環(huán)抱。以中部水池為中心,疊山造屋,移花栽木,架橋設亭,使得全園布局緊湊,富有“咫足山林”意境。獅子林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臺、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盛名于世,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獅子林的湖石假山既多且精美,湖石玲瓏,洞壑宛轉,曲折盤旋,如入迷陣,有“桃源十八景”之稱。洞頂奇峰怪石林立,均似獅子起舞之狀。有含暉、吐月、玄玉、昂霞等名峰,而以獅子峰為諸峰之首。園內(nèi)建筑以燕譽堂為主,堂后為小方廳,有立雪堂。向西可到指柏軒,為二層閣樓,四周有廡,高爽玲瓏。指柏軒之西是古五松園。西南角為見山樓。由見山樓往西,可到荷花廳。廳西北傍池建真趣亭,亭內(nèi)藻飾精美,人物花卉栩栩如生。亭旁有兩層石舫。石舫備岸為暗香疏影樓,由此循走廊轉彎向南可達飛瀑亭,是為全園最高處。園西景物中心是問梅閣,閣前為雙仙香館。雙香仙館南行折東,西南角有扇子亭,亭后辟有小院,清新雅致。
2 拙政園
拙政園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朝時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進士、明嘉靖年間御史王獻臣仕途失意歸隱蘇州后將其買下,聘著名畫家、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參與設計藍圖,歷時16年建成,借用西晉文人潘岳《閑居賦》中“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取園名。暗喻自己把澆園種菜作為自己的“政”事。園建成不久,王獻臣去世,其子在一夜豪賭中,把整個園子輸給徐氏。400多年來,拙政園屢換園主,曾一分為三,園名各異,或為私園,或為官府,或散為民居,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才完璧合一,恢復初名“拙政園”。拙政園全園占地78畝,分為東、中、西和住宅四個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xiàn)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
拙政園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點是以水為主,水面廣闊,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為中心,樓閣軒榭建在池的周圍,其間有漏窗、回廊相連,園內(nèi)的山石、古木、綠竹、花卉,構成了一幅幽遠寧靜的畫面,代表了明代園林建筑風格。拙政園形成的湖、池、澗等不同的景區(qū),把風景詩、山水畫的意境和自然環(huán)境的實境再現(xiàn)于園中,富有詩情畫意。淼淼池水以閑適、曠遠、雅逸和平靜氛圍見長,曲岸灣頭,來去無盡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勝;通過平橋小徑為其脈絡,長廊逶迤填虛空,島嶼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園林建筑各具神韻。整個園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產(chǎn)生不同的藝術情趣,如春日繁花麗日,夏日蕉廊,秋日紅蓼蘆塘,冬日梅影雪月,無不四時宜人,創(chuàng)造出處處有情,面面生詩,含蓄曲折,余味無盡,不愧為江南園林的典型代表。
3 留園
留園(The Lingering Garden )在蘇州閶門外,留園是明萬歷年間太仆徐泰時建園,時稱東園,清嘉慶時歸觀察劉恕,名寒碧莊,俗稱劉園。同治年間盛旭人(其兒子即盛宣懷,清著名實業(yè)家政治家,南洋公學創(chuàng)始人)購得,重加擴建,修葺一新,取留與劉的諧音改名留園。科舉考試的最后一個狀元俞樾作《留園記》稱其為“吳下名園之冠”。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齊名,為全國“四大名園”。196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另一資料:留園修建于明天順四年(公元1460年)。原為明代徐時泰的東園,清代歸劉蓉峰所有,改稱寒碧山莊,俗稱“劉園”。清光緒二年又為盛旭人所據(jù),始稱留園。留園占地約30畝(另兩資料:2頃、約30000平方米),留園內(nèi)建筑的數(shù)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廳堂、走廊、粉墻、洞門等建筑與假山、水池、花木等組合成數(shù)十個大小不等的庭園小品。其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xiàn)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卓越智慧和江南園林建筑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建筑物將園劃分為幾部分,各建筑物設有多種門窗,可溝通各部景色,使人在室內(nèi)觀看室外景物時,能將以山水花木構成的各種畫面一覽無余,視野空間大為拓寬。
留園全園分為四個部分,在一個園林中能領略到山水、田園、山林、庭園四種不同景色:中部以水景見長,是全園的精華所在;東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勝,園的東部有著名的佳晴雨快魚之廳、林泉耆砍之館、還我讀書處、冠云臺、冠云樓等十數(shù)處齋、軒,院內(nèi)池后立有三座石峰,居中者為名石冠云峰,兩旁為瑞云,岫云兩峰;北部具農(nóng)村風光,并有新辟盆景園;西區(qū)則是全園最高處,有野趣,以假山為奇,土石相間,堆砌自然。池南涵碧山房與明瑟樓為留園的主要觀景建筑。
留園以水池為中心,池北為假山小亭,林木交映。池西假山上的聞木樨香軒,則為俯視全園景色最佳處,并有長廊與各處相通。
留園內(nèi)的建筑景觀還有表現(xiàn)淡泊處世之坦然的“小桃源(小蓬萊)”以及遠翠閣、曲溪樓、清風池館等。
4 網(wǎng)師園
網(wǎng)師園分為宅第和園林兩部分,是一座典型的江南住宅園林。作為古代蘇州世家宅園相連布局的典型,網(wǎng)師園東宅西園,有序結合。以池水為中心,由東部住宅區(qū)、南部宴樂區(qū)、中部環(huán)池區(qū)、西部內(nèi)園殿春簃和北部書房區(qū)等五部分組成。全園布局外形整齊均衡,內(nèi)部又因景劃區(qū),境界各異。園中部山水景物區(qū),突出以水為中心的主題。水面聚而不分,池西北石板曲橋,低矮貼水,東南引靜橋微微拱露。環(huán)池一周疊筑黃石假山高下參差,曲折多變,使池面有水廣波延和源頭不盡之意。園內(nèi)建筑以造型秀麗,精致小巧見長,尤其是池周的亭閣,有小、低、透的特點,內(nèi)部家具裝飾也精美多致。
其中中部為主園,名曰“網(wǎng)師小筑”,以全園以水池彩霞池為中心,面積約半畝。池岸西北、東南兩隅,各有水灣一處,曲折深奧,有淵源不盡之感。沿池布置石磯、假山、花木和亭榭,黃石假山“云崗”體量不大,但位置和造型得體。由于池岸低矮,臨池建筑接近水面,所置山石、花木也不高大,使水面顯得開闊。這里池水清澈,游魚戲水,花木爭妍。環(huán)池廊、軒、亭翼然,夾岸有疊石、曲橋,疏密有致,相得益彰。網(wǎng)師園以它精致的造園手法,深厚的文化底蘊,典雅的園林氣息,當之無愧地作為江南中小型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成為“小園極則”,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
池南主廳小山叢桂軒位于峰石木樨間,有廊左通住宅的轎廳,右達西側的亭榭。西南側的濯纓水閣和東北岸的竹外一枝軒隔水相望,東側的射鴨廊和西側的月到風來亭遙遙相對。這些建筑形體各殊,裝修精麗,其倒影又與天光浮云交映于碧波之中,增添了園中秀麗景色。再北為集虛齋、五峰書屋和殿春簃等建筑,都是舊日園主讀書作畫之所,布置疏朗清幽。
杭州西湖
西湖我之印象:如果說實習的三個地方哪一個地方,我最向往,必屬杭州西湖無疑。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它以秀麗的湖光山色和眾多的名勝古跡聞名中外,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也被譽為人間天堂。風景區(qū)以西湖為中心,分為湖濱區(qū)、湖心區(qū)、北山區(qū)、南山區(qū)和錢塘區(qū)五個地區(qū),總面積49平方公里。西湖的美在于晴天水瀲滟,雨天山空蒙。無論雨雪晴陰,無論早霞晚輝,都能變幻成景;在春花,秋月,夏荷,冬雪中各具美態(tài)。湖區(qū)以蘇堤,白堤兩個景段的優(yōu)美風光稱著。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在杭州。”曾今我一度懷疑,可是有此一行,我不得不承認這句話,西湖真的很美,美得讓我流連忘返,不愿離去。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
西湖之美,美在其如詩如畫的湖光山色
西湖之美,美在湖山與人文的自然相融:
西湖之美,更美在人們對她的呵護及對其歷史文脈的傳承
動人的傳說,悠久的歷史,讓人迷醉的環(huán)境,……等等,無一不是西湖之所以美的原因。
總結
本次實習在我看來已經(jīng)不是簡單意義上的專業(yè)實習了,一句話,收獲太多,表現(xiàn)出來的,潛在的。表現(xiàn)出來的是我們的專業(yè),園林、城市規(guī)劃,三個地方,三種不同風格,但卻有一個共同點,那便是都那樣吸引人,讓人舒適,回味,不同的是他們所代表的文化,所代表的歷史,所代表的時代。而潛在的,我感覺很多,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對古今文化有了一個實實在在的了解,這或許在短時間內(nèi)不能表現(xiàn)出太多,但是對于我們的未來,影響絕對不小。
一 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對于我們學園林的同學而言并不陌生,而且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可是當我從南站出,走進上海之時,車窗外所閃過的一抹抹綠色卻讓我突然有種陌生的感覺,看著車窗外那些貌似規(guī)則僵硬的植物配置但卻給我一種無比自然的感覺,我實在想象,一個鋼精水泥高度密集的城市卻又如此高的綠化率,心中不得不感嘆一句:這才是植物配置,這才是城市綠化!
上海植物造景獨具一格,群落分明,層次感強不管是,喬木、灌木,還是疊石與鋪裝,都令人感覺很清爽,而蘇州的植物造景在我看來更像是一幅幅山水畫,一首首無聲詩,每一處都顯得那樣自然,那樣富有深意,讓人神往,讓人迷醉,它們所表現(xiàn)的不僅僅是植物的美,它更多體現(xiàn)著歷史的韻味,深厚的文化,這種景即便是模仿也模仿不來。 而杭州,這里的植物配置讓人感到清新,自然。
二 設計理念
○1設計以人為本,體現(xiàn)人性化。在這里很多地方你不會感到不舒服,它的設計讓你覺得很透徹很具體,是一個休閑的好地方。
○2設計符合各景區(qū)設計要求,為景區(qū)更添色彩。
○3設計符合人類行為心理,令人清新舒爽。
○4設計環(huán)保健康,體現(xiàn)人類文明更進一步。
○5設計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的科技技術,更加體現(xiàn)人類文明。
○6設計結合歷史文化,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三 歷史文化
上海的歷史并不算長,至少與蘇州和杭州相比,它并不算長,但上海這個地方卻是一個世界文化交融之地,在上海外灘,哥特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風格各異的大樓,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群”,這些便是時間文化交融的產(chǎn)物,當然,上海并不止于此,從清代開始,上海便是一個風云匯聚之地,各種名列史冊的大事在這里發(fā)生,如今更是世界性的大都會。
蘇州,歷史文化悠久,我也不再贅述,不用去翻歷史,也不用卻查古籍,單從每一座園林之中那些古老的建筑,盤根數(shù)百年的老樹便可以知道,蘇州園林可以說就是一部實打?qū)嵉墓艜涊d著塵封在歷史塵埃中的一系列未知故事。
杭州,歷史悠久,由來已久,宋朝后期,更是成為了都城,杭州流傳的動人故事太多太美,“天堂”之名它足夠資格擁有。
四 建筑風格
上海的建筑風格可謂匯聚天下奇思妙想,世界各地風格的建筑在這里幾乎都能找到,而在蘇州和杭州,它們代表了中華人民在建筑上面的而獨特造詣,大多為中國古典建筑,精美別致,古韻盎然,透著無盡的神秘之感,雖精細但卻大氣磅礴,透著東方文化的深邃與博奧。
園林技術頂崗實習報告4
今年暑假,我利用假期參加了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從社會實踐中檢驗自我。這次的社會實踐是我收獲不少,是我明白在社會上要善于與別人溝通,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工作讓我認識更多的人。如何與別人溝通好,這門藝術是需要長期的練習。以前工作的機會不多,使我與別人對話時不會應變,會使談話時有冷場,這是很尷尬的。人在社會中都會融入社會這個團體中,人與人之間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過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別人給你的意見,你要聽取、耐心、虛心地接受。 在社會中要有自信在社會中要克服自己膽怯的心態(tài),戰(zhàn)勝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氣面對是關鍵,如某位名人所說:“勇氣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獄。”
江蘇蘇林園林工程有限公司所公司成立于____年,位于全國著名的“虞姬故里,花鄉(xiāng)沭陽”,自公司創(chuàng)辦以來,銳意改革、積極進取,得到了全方位的發(fā)展。公司____年被宿遷市沭陽縣工商局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業(yè),____年被沭陽縣人民政府評為“誠信花木企業(yè)”、被沭陽縣花木產(chǎn)業(yè)規(guī)劃管理辦公室、縣花卉協(xié)會授予“十佳花木大戶”稱號,____年獲得了“園林公司實習報告a級資信等級證書”并通過了“iso9001:____質(zhì)量體系”資格認證,____年度被沭陽縣建設局授予園林綠化工作先進集體、被沭陽縣園林市政管理處授予____年度園林綠化先進單位,____年被沭陽縣人民政府授予“重點工程建設優(yōu)秀施工企業(yè)”。我公司是專業(yè)從事苗木培育、園林綠化項目施工貳級資質(zhì)企業(yè)。本公司始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觀點,研究園林、花木發(fā)展方向,堅持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求實誠信為根本。
8月2號我頂著炎炎烈日來到我講參加社會實踐的地方,這里終將成為難忘回憶的地方。一開始我對這方面不太了解,所以他們就安排我接接電話什么的,很輕松的,過一段時間慢慢熟悉就好了,逐漸對這方面的業(yè)務有了解了,所以就開始接觸一些業(yè)務。我了解到,其實做這方面也不是很容易的,一般這些都是搞銷售的,首先你得把你的產(chǎn)品信息發(fā)布在網(wǎng)上,發(fā)布在網(wǎng)上也要講究很多,我們必須要在很多的網(wǎng)站上做,百度,阿里巴巴…比較好的,同時還要進行促銷什么的,這方面的花費還是比較高的。如果有人在網(wǎng)上詢價,你要給客戶報價,這時你要立刻在網(wǎng)上搜索這個產(chǎn)品在網(wǎng)上的最低報價,大小,然后你要報的比最低還要低一些,這個細節(jié)特別的重要,如果客戶滿意 ,他會過來看貨,這時我們就要進行接待什么的,等把他帶到苗木場看過產(chǎn)品后,下一步就是洽談合同的問題,如果客戶當天無法下單還在猶豫,我們就要緊緊看住客戶,直到把合同簽好了,合同簽好后,我們就要聯(lián)系各處的賣家,一般這些貨我們都是沒有的,都要從各個花農(nóng)那購買,每個地方我們都聯(lián)系人,把價格,尺寸給他,他再以比較低的價格收購,這樣他就可以從中獲得利益,等貨收好后,我們會派車去裝貨,等貨裝好后,客戶把錢付了,他就可以提貨走人了,這就是整個業(yè)務的所有過程,看似簡單,其實也不簡單的…
園林技術頂崗實習報告5
實習目的:通過對頤和園,北海,恭王府的實地參觀,加深對中國古典園林尤其是皇家園林的認識,并通過實地感受,體會皇家園林的體量感和設計手法,轉化吸收,應用于今后的設計當中.
實習內(nèi)容:15日——頤和園,紫竹院公園
頤和園:東門進入,依次游覽:仁壽殿,樂壽堂,邀月門,得和園大戲樓,長廊,云輝玉宇牌樓,排云門,魚藻軒,石舫,豳風橋,玉帶橋,佛香閣,智慧海,智慧海,知春亭,廓如亭,十七孔橋,龍王廟,東門返回。
紫竹院公園:逆時針游覽。
16日——北海,恭王府
北海:南門進入:團城,積翠堆云牌樓(橋),瓊華島,永安寺,悅心殿,白塔,瓊島春蔭碑,依晴樓,濠濮澗,天蠶宮,靜心齋,華藏界,西天梵境,九龍壁,五龍亭,出北門至恭王府。
恭王府:前宮后寢依次游覽。
17日——北京植物園
實習心得:一、頤和園
頤和園除了在氣勢和尺度上壓倒我之外,重要的是在一些細節(jié)上征服了我。如視線,踏步等。現(xiàn)面來詳細說一下。
氣勢:夢回清朝,皇帝在這里會見群臣,兩旁的禁衛(wèi)軍在背后幽深的宮殿的襯托下,給大臣們無限的敬畏感。高密度的高大建筑群給他們的不僅是皇權的威嚴,更是統(tǒng)治者的神圣。天下是他的,別人必須俯首。正所謂,宮苑深深深幾許,皇權浩大大幾分。夢醒了,眼前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凌亂中透著秩序,嘈雜中透著寧靜。當年面圣時的敬畏現(xiàn)在已被嬉笑所取代,好奇心驅(qū)使著所有的游人焦急的想進去探個究竟。兩種截然不同的環(huán)境,也象征著交替輪回的悲愴。
入園,迷惑,辨向。麒麟依舊矗立在那,只是失去了昔日的風光。環(huán)抱的建筑,讓我感覺又來到了故宮。舉目四望,高大的宮殿充斥眼球,敬畏感油然而生,壓抑感漸漸浮上心頭。園林在哪里?風景在哪里?游人帶著這樣夾雜著壓抑的好奇心向內(nèi)探尋,可高墻聳立,紅柱林立,那種特殊的感覺不減反增,壓抑凝在心頭,漸漸沉重。一路游覽,奇松怪柏雖將視線引上天空,但建筑的威嚴,絲毫不能讓我們放松心情。偶遇漏窗,瞥見墻外幽靜小景,心中一陣激動過后又被壓抑淹沒。即便到了樂壽堂,開敞的空間卻又被“青之秞”壓在心頭。仙鶴,銅鹿,吉祥缸靜靜的護衛(wèi)著皇家最后的記憶,將一絲悲傷又加在游人的心頭。邀月門的出現(xiàn)讓我們心頭一震,門后是什么?邀我們?nèi)ツ睦?疑惑與壓抑促使我們想盡快看個究竟。
豁然開朗!一切的包袱都隨著開闊的湖面,飄忽的柳條而煙消云散。不能不佩服皇帝的用心,一路與臣子們盡顯皇威,再壓抑到極致后又徹底的解脫,彰顯皇權的大氣。不知這728米蝙蝠形的長廊給當年的老佛爺帶去了多少福氣,廊頂彩畫,幅幅精彩,濃縮史詩在廊間并不夸張,美景與文化氛圍確實令人沉醉。遠望涵虛堂,在陽光照耀下的朦朧讓人向往。走下長廊,現(xiàn)代化的“大地呼吸”讓沿岸古樹繼續(xù)散發(fā)著光彩(鐵箅子)。駐足于云輝玉宇牌樓,恢宏氣勢讓人贊嘆,在排云門的遮掩下,佛香閣若隱若現(xiàn),透過黑洞洞的門廳,輝煌的琉璃瓦映入眼簾,吸引你的眼球,接近的欲望無限擴大,sorry,門票優(yōu)先,無奈只好繼續(xù)行進。接下來,借景經(jīng)典印入眼簾,玉泉山玉泉塔讓我們置身于一個無限大的空間之中。濃郁的柳堤襯托著高聳的白塔,頗有層巒疊嶂之感。駐足回望,知春亭,十七孔橋,南湖島初入眼界;碧波蕩漾,大船小舟泛于湖上成星星點點,波光粼粼,柳浪成蔭翻于岸上郁郁蔥蔥。走盡長廊,穿過一條小巷,石舫赫然在目!這位古園中的外賓,風光雖不及當年,但依舊散發(fā)獨特的魅力。岸邊柳枝舞動,像面紗一樣為石舫增添幾分婀娜。微風拂過,柳枝好似被玉手拂開,石舫美景盡現(xiàn)。細細看去,石舫具有當時效仿法國郵輪的一切特質(zhì),并結合了中國的元素。看到驅(qū)動輪,心中升起了一絲悲痛,我們只將西方的先進科技以景觀的模式引入了園林,余下的都緊緊的閉在國門外,悲呼,1860,無數(shù)美景付之一炬,引后人嘆惜。
游覽到這,似乎高潮已去,過了宿云檐城關,一株包裹嚴實的白皮松突然出現(xiàn),是什么讓它如此特別?一旁的導游道破疑惑,紅色標牌是700以上古樹,綠色為100-300年。他們是真正的見證者,朝代更替,喪權辱國,蓬勃發(fā)展,它們都歷歷在目。此時敬佩感頓生,凝視許久,它是一位老者,理應被我們尊敬。
閑庭信步,不知不覺間西堤已在眼前。兩邊密實的大樹將這里包得嚴嚴實實。西堤古柳沿湖而站,臨水起舞。走到岸邊,第一次看見佛香閣的全貌的我頓時激動。端起相機,按下快門,凝固瞬間的激動。繼續(xù)前行,來到西堤六橋第一橋——豳風橋,橋與亭的結合,縱有風雨壓境,我自亭中看景,好不愜意。這里是后湖景區(qū),有人鮮至,少數(shù)的游人在逃離了前山前湖區(qū)的喧鬧與壓抑之后,都在這里或漫步,或休憩聊天,節(jié)奏明顯慢了下來。在周圍大樹的環(huán)抱下,私密性大大提高,偶有情侶相依坐于湖邊耳語,輕松與舒暢遨游其間。這里如此幽靜,想必皇帝也留戀此處,真龍?zhí)熳右彩欠踩耍残枰粋€人靜靜地空間,這里遠離朝政,辟于宗教,正是短暫逃離的理想世界。腳步不停歇,玉帶橋出現(xiàn)在面前。漢白玉的橋身,恰似一條玉帶飄過湖面。作為園中唯一一座能過船的橋梁,高高的拱為景色添了幾分生動。走到這里,我已十分疲憊,可橋的踏步卻不配合我的體力,反而階階升高。但是神奇的事情發(fā)生了,當我踏上那已有些光滑的橋頂,一切的疲憊被壯麗的景觀沖刷得一干二凈。寬廣的湖面,飄舞的柳枝桑葉,多么生動的畫面!在這里漫步怎會疲憊?下橋小憩,佛香閣建筑群的雄偉迎面而來,在這里,你看不到人頭攢動的長廊,看不到壓抑的宮廷,進入眼簾的只有金碧輝煌的佛香閣。此時我感受到了那條隱含的軸線,以佛香閣為中心的軸線,此時凸顯得淋漓盡致。作為全園的中心建筑,讓所有人在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它的威嚴,就可能顯出它的高大與氣勢。佛香閣做到了。
此時我已不能再猶豫,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佛香閣。進門之后,高聳的佛閣頓時讓我覺得渺小,拾階而上,視線漸漸開敞。登頂,遠眺,全園盡收眼底,似有君臨天下的感覺。左摟知春亭,南湖島,轉輪藏,右抱玉泉塔,石舫,寶云閣,雖為身至,宛如親臨。走出寶塔,智慧海的輝煌讓人眼前一亮,在光與影的作用下,那里仿若仙境。除了贊嘆,我找不出什么詞匯來形容了。
下山,奔向十七孔橋(2006年暑期第一次來北京,第一次來頤和園),去尋找當年的記憶,一切依舊。回望佛香閣,那條軸線又浮現(xiàn)腦中,玉泉塔再次進入視線。這些當年忽視的東西,現(xiàn)在一股腦的來了,讓我興奮不已。興奮之余,在按快門的瞬間,心中不由贊嘆古人造園的技藝。欲揚先抑,欲看先掩,借景,漏景,對比,看與被看等等,各種手法在這里均有體現(xiàn)。皇家園林的大氣,被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也是皇帝想容納天下的縮影。前山前湖的喧鬧壓抑與后湖的靜謐形成鮮明的對比。后山的精致與前山的恢宏讓人難忘。大湖面與后湖的小湖等等。視線的處理也別具匠心,牌樓的的設置使重要建筑欲放還藏,至深園中,竟看不見外部現(xiàn)代化的都市。這除了北京市政府的大力保護外,還與園內(nèi)的視線引導有很大關系,真可謂處處細致,處處精彩。
小憩,回想剛才的經(jīng)過,仿佛重回歷史。1860的災禍,1886的重建,兵敗甲午,一系列的歷史,中國的命運,都與這里有得密切的聯(lián)系。它的存在不僅僅是保護一座園子工人研究觀賞,更在于保護這段歷史,讓后人不要忘記這段屈辱。
出園,看到唯一遺憾的事。園外的大樹并沒有得到同樣的禮遇,土地被踩實,卻毫無保護設施。題外話了,不扯了。
二、紫竹院公園
作為一個現(xiàn)代公園,它的優(yōu)秀在于將古典與現(xiàn)代進行了有機結合,值得稱贊。一池三山的設計在這里得到傳承。印象比較深刻的地方不多但都很精彩。一處為路邊小景,通過綠籬,視線通透但又被喬木樹干有所阻隔,很自然的向上仰望天空,十分愜意。另外這里的竹徑不得不提,江南的細致仿佛被復制,疊石,障景,跌水,飛瀑應有盡有。人性化路標被設計成竹葉,與全園主題統(tǒng)一。花境的設計也是一大亮點,植物配置豐富,再配以奇石點綴,令游人駐足。
園林實習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 冬天工地實習日記